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盛春光  高焕 《会计之友》2008,(16):104-105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一直保持双顺差,中国外汇储备节节攀升,巨额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从国际收支顺差、结售汇制度以及国内需求不足角度对外汇储备过剩成因进行分析,旨在找出产生外汇储备持续上涨的根源,巨额外汇面,临的风险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快速、持续的发展,我国国际收支连续多年出现巨额顺差,外汇储备迅速增加,200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经突破万亿美元的大关,超过日本,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均大幅增长,多年的双顺差和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也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巨大压力。最近美国在G20会议上即将大额贸易顺差看作汇率低估的一个重要标准。文章对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各个项目进行逐一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降低顺差,有效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持续的双顺差具有鲜明的特色,由双顺差引起的巨额外汇储备和不断增大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对于引起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双顺差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双顺差的可持续性,国内外学术界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本文旨在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开辟更新颖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储备增长的来源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观察一国外汇储备变动的重要窗口,因此,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差额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是影响该国外汇储备总量变动的来源.  相似文献   

6.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以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形成的巨额外汇储备为由,数次向中国施压,强迫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在巨大的国际压力下走上了升值的不归路。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的出口企业遭受了重创,分析国际收支双顺差与人民币升值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及影响程度,完善我国国际收支结构成为缓解人民币升值,促进出口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均大幅增长,多年的双顺差和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也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巨大压力。最近美国在G20会议上即将大额贸易顺差看作汇率低估的一个重要标准。文章对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结构进行分析,追溯顺差的深层根源,对加工贸易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在强制结售汇制及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下,这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连年增长,规模巨大。由于外汇储备所形成的外汇占款是基础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额的外汇储备会通过外汇占款造成基础货币及货币供应量的巨额增长,最终对物价水平的上涨形成压力。本文分析了外汇储备增长到物价上涨的传递机制,并据此提出缓解高额外汇储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双顺差"格局,顺差规模不断扩大,外汇储备余额持续增长,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逐渐加深.  相似文献   

10.
由于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和人民币汇率改革,我国的外汇储备超常增长,已跃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的增大,总体上反映了我国投资环境的改善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但这些巨额的储备也带来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特别是过剩的流动性追逐有限的资产,造成包括股市和楼市在内资产价格的快速膨胀,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形成严峻的威胁。从外贸角度来说目前导致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和及高增长率。因此,要解决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就应该从调整对外贸易政策上着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中国FDI发展现状和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双顺差"的结构变化基础上,探讨FDI流入对"双顺差"结构产生的影响,得出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产生的原因,最后从贸易政策和利用FDI政策两大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经济界》2005,(3):58-58
国家外汇管理局4月22日公布了2004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统计显示,去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保持快速增长。2004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686.59亿美元,同比增长50%。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出口5,933.93亿美元,货物进口5,344.10亿美元,顺差589.82亿美元;服务项目收入624.34亿美元,支出721.33亿美元,逆差96.99亿美元;收益项目收入205.44亿美元,支出240.67亿美元,逆差35.23亿美元;经常转移收入243.26亿美元,支出14.28亿美元,顺差228.98亿美元。2004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106.60亿美元,同比增长110%…  相似文献   

13.
第一是国际收支不平衡危机。发展中国家本来普遍存在国际收入经常项目持续逆差,因而会存在相当的货币贬值压力并很难使当局下调汇率。当金融市场急剧开放时,巨额的外资流入会形成较大的资本项目顺差,冲抵了经常项目逆差,外汇储备的增加掩盖了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会延误货币贬值的时机。第二是外资冲击国内金融市场的危机。大量外资为逐利而涌入发展中国家,它们的蜂涌而入或急剧撤出将随时抬高或打压证券价格。第三是外债偿付危机。发展中国家普遍资金短缺,致使存在着较大的存贷利率差和国内外利率差。国家企业为降低筹资成本必然会从国外借入…  相似文献   

14.
推进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模式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1万亿美元.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日益增长,与目前所处特定历史阶段及经济迅速崛起密切相关,带有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特点.  相似文献   

15.
张丽 《价值工程》2006,25(10):131-134
国际收支平衡表不仅综合记载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的情况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及其消长对比情况,而且还集中反映了该国的经济类型和经济结构。2005年,中国的国际收支巨额顺差,具有鲜明特色.透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发现中国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问题所在,进而提出改进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2001年至今,是美元沦落的10年,一直处于下跌长周期。虽然偶有短暂升值区间,但一直未能出现实质性高位突破。弱势美元也给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创造了机会,金砖国家的腾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弱势美元。中国的国际收支,10年始终处于顺差状态,积累起了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巴西、印度和俄罗斯的经历类似,也是高速经济成长和巨额国际资本的累积。  相似文献   

17.
自2005年汇改以来,基于中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高额双顺差,人民币不断升值,与此同时却仍然不能控制中国外贸出口增长额,特别是对美国贸易顺差居高不下,这有悖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长期的贸易顺差使我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我国国际收支处于非均衡状态.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在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下建立的,考察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并进而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一般均衡问题.本文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对该模型进行修正,并结合修正后的模型来探讨我国的汇率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等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多年“双顺差”,这种现象是极不正常的。文章通过对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的探讨,分析其存在的原因以及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持续多年“双顺差”,这种现象是极不正常的。本文通过对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成因的分析,得出结论,政府应该采取相关的措施缓解这种局面。  相似文献   

20.
谢自娟 《数据》2007,(8):53-54
国际收支双顺差是一国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与不包括官方储备的资本和金融项目同时出现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的盈余状态。中国国际收支过去十几年除个别年份外持续出现双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