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日本政府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透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战后5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巨大成就世人有目共睹,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日本政府高度重视占企业总数90%的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科技为先导的中小企业继续得到政府的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体系主要是以法规政策、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为主旨的。日本的经验证明,强化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必将为国民经济注入持续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论日本的区域经济政策及其特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战后,日本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实施了一系列区域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地区振兴与开发政策、区域产业布局政策、缩小地区差距政策及促进落后地区发展政策。日本在实施区域经济政策中,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进行统一规划协调指导,给予财政金融支持,加强基础设施推动和法律法规保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日本区域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3.
日美经济关系的失衡及其教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美两国之间出现严重的经济摩擦。日美经济关系从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转为金融领域的摩擦,日本被动地调整汇率和货币金融政策,并引发国内经济萧条。日美经济关系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与日美国内金融领域的深刻变化。为此,中国应汲取日本的历史教训,及时调整经济、金融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萧条的日本经济与困境中的凯恩斯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自步入80年代以来经济缓慢发展,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经济长期萧条。分析其原因,从日本经济的结构和制度的变迁以及政府政策方面得出:行为短期化和忽视经济结构及制度的良性变迁,是日本经济走向长期萧条的根本性原因。日本的政府主导型模式曾有力地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政府主导型模式下,当经济规模扩张之后,政府因结构及制度调整的成本增加,其结构及制度调整的动力日益弱化,并最终转向了以行为短期化和忽视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连续二十多年的快速增长,各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的提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由于区位、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人文、历史条件各异,各地的发展条件不同,发展基础不同,发展的速度不同,从而形成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收入的差距。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地区差距持续扩大,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经济学家也对中国地区差距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多数研究认为,中国的地区差距在上世纪80年代有所缩小,90年代以来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刘夏明,2004;李善同,2004;王小鲁,2004等)。但2000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增长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区域政策方面,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等政策相继实施。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这些政策对中国的地区经济增长格局的影响以及地区差距发展的趋势有何变化。本文主要讨论2000年以来地区差距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出现了日元升值冲击、泡沫膨胀及泡沫崩溃、通货紧缩、经济持续低迷等问题.近些年,中国经济也出现了和日本经济相似的一些情况和问题.对80年代以来的日本经济和当前中国经济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得到一些有意义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日本的多元化能源经济政策是进入70年代以来实施并迅速发展的。众所周知,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对严重依赖进口石油为主要能源来源的日本经济以沉重打击。危机之后,日本为了提高防范石油危机的能力,开始制定了综合能源政策——多元化能源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8.
日本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及对东北亚合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二战结束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日本关于经济集团化的政策取向主要表现为坚持非集卧化和批判集卧化。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尽管日本由经济集团化政策的坚定批判者转变为谨慎实践者,但是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努力维护自身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维护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和制衡中国的影响力、保护自身的弱势产业等方面,这必将对东北亚区域合作产生非常大的不利影响。在这种新形势下,中国应该积极发挥自身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主导作用,与相关国家共同推进该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税制改革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日本税制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改革时期,对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税制越来越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伴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自80年代末以消费税的引进为开始,日本进行了一系列以财政健全化和经济活性化为目的的税制改革.进入2000年以来,小泉政府对税制改革寄与了更高的期望,希望通过相应的税收调整来应对经济的不振。因为面对当前的财政困境,可采取的政策手段已很有限,能对当前景气对策起到明显作用的惟有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部分东亚国家和地区经历了高速经济增长,其经济增长率大约是美国和OECD国家的2倍。……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日本实现向海外派兵、强化美日同盟、共同研究与部署TMD、修改防卫计划大纲等政策与策略的实施,日本军工产业的发展问题被提上新的议事日程。战后以来形成的“军产复合体”推动日本强化军事实力的同时,也将修改、撒消武器出口三原则和开拓武器生产的国际市场作为长期维持产业基础的核心政策。日本长期奉行的“寓军于民”的政策使其军工产业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今后武器生产能力与出口意愿之间某种结合,可能会对日本安全政策与地区军备竞赛的态势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制度的缺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政府对经济的指导和干预政策促进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使日本经济发挥“后发优势”,在短期内“追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正是在政府对经济的判断错误及政策的失灵下才一步步走向长期萧条。面对日本政府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错误及政策的失灵,人们又开始反思“政府主导型”制度安排的弊病。本文认为,以政府主导为特色的强制性制度安排的积极效果必须以制度代理人正确地判断经济发展形势、并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为前提,否则,将会出现“政府主导型”制度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日本以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为目标。实施了包括地区振兴与开发、区域产业布局、缩小地区差距及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等区域经济政策。在具体贯彻和落实过程中.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进行统一部署,协调指导,给予财政金融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立法和规划制定.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日本区域经济政策.并对我国制定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富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一、东亚经济的繁荣东亚包括中国、日本、朝鲜、亚洲新兴工业国(地区)和东盟五国及其它东南亚国家,也可以称做是西太平洋地区。这一地区面积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10,人口却占1/3,GNP约占1/5。这个在近代世界文明发展历史上相对停滞和落后的地区,在近几十年内却取得了经济的飞跃发展,而成为当今世界“增长的中心”。如果追溯东亚经济的跃进,还应从50年代后期日本开始。日本从50年代到70年代石油危机之前,实现了举世瞩目的高速经济增长,进入70年代东盟  相似文献   

15.
朱英明  陆洪芳 《世界经济研究》2006,(10):82-88,F0003
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日本经济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国民经济体系中产业的集群化日益凸显,对日本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作用。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经济也进入了以重化工业为特征的快速增长阶段,为了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非常有必要借鉴日本经济的集群化发展经验。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分析了60年代日本经济的集群化类型、特征和]化,并与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经济的集群化相比较,以此为基础从政府层面上提出了促进中国经济集群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战后,日本的安全保障越来越主要围绕经济和其相关领域来讨论,在不同时代经济安全保障理论和政策体现出不同的特征。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安全保障政策的缝隙中寻求经济复兴与安定;60年代,安全保障政策中经济手段的出现;70年代,经济安全保障的提出;80年代,作为综合安全保障中心的经济安全保障;90年代后,处于“十字路口”的经济安全保障。任何理论和政策的产生与演变都是有其时代背景的,只有把日本经济安全保障的理论和政策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来考察,才对其有真正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行政改革一直是战后日本历届内阁的主要施政策之一,在战后50多年里,日本政府曾先后于40年代,60年代,80年代成功地进行过三次重大行政改革,限制了政府规模,提高了管理效率,促进了经济发展,进入90年代,历届内阁更以进行新的行政改革为己任力图革新政治,恢复经济,再造社会,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见成效,第二届桥本内阁成立以来,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改革计划,表现出极强的改革信心与决心,一改前几届内阁“雷声大雨点小”的形象,为日本的政改注入新的生机,本文欲立足于近年日本的社会状况,分析其改革的背景,原因,具体方案,并对其前景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财政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日本埼玉大学大学院宋日先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中,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特别是它在重视市场机制的同时,又以“官民协调”的独特政策来振兴产业,实现了赶超欧美的目标。本文仅对战后日本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金融...  相似文献   

19.
被誉为城市经济发展“引擎”的会议产业,对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城市资源的整合等,发挥了积极的拉动作用。在日本,国际会议产业自20世纪60年代起步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后,与IT业、旅游业共同成为推动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目前,日本的会议产业已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了会议举办地的知名度,有利地促进了区域振兴。除东京、大阪、福冈等大城市外,一些中小城市国际会议产业的专业化、国际化水平也比较高。总之,日本发展国际会议产业和构建新型国际化城市的事业方兴未艾,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20.
于潇 《现代日本经济》2002,122(2):26-31
发展援助对日本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逐渐由接受援助国转变为世界最大的对外援助国。在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情况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日本开始对政府发展援助(ODA)进行改革。在政府开展援助预算逐年减少的情况下,日本对华ODA在援助金额、援助方式、重点支持领域、地区分布等方面正处在调整时期,并且受日中关系波动起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