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污名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负面的刻板印象的过程,污名不仅对被污名化者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且易激化社会矛盾.本文首先对污名化的有关概念进行说明,介绍了污名化的含义和特征,污名化的演变,然后分别从框架效果、启动效应等方面介绍了污名化形象构建的心理机制,最后从在心理学视域下探讨去污名化的研究,旨在为去污名化的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探究心理污名对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设计干预方案,并未大学生心理污名对求助行为中责任推断和羞耻感的影响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2009—2018年间中国20座城市5 000个住宅小区的交易数据,探讨污染信息公开对周围住宅小区房价的影响。结果发现污染信息披露后公众显著降低了对污染企业周边住宅的支付意愿,不同的污染类型对交易价格造成的影响有较大差异。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由于污名效应的存在,公众对退出企业附近小区环境的支付意愿仍持续下降。本文扩展了污染信息公开而非环境质量本身如何影响市场支付意愿的研究,为政府评估污染信息公开效应提供了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媒所建构出来的女博士形象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知晓,而这与女博士自身对于这一形象的认同并不成正比。在这场污名化与反污名化的拉锯战中,对于大众传媒构建行为的解析以及女博士反污名化行为建构的解析将女博士建构成为新的女博士。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挑战,城管自身形象也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了污名化现象。对城管污名化的现象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和并提出相对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简介:有关污名的争端污名(Stigma)的存在是毫无疑问的。近十几年来,大量研究表明,潜在消费者厌恶并担忧正受或已受污染的房地产。更头疼的是,当地居民会提议在这些房产内部或周围新建相应改善设施,并反对用户或住户使用受污染住房。最后,周边地区的居民显然也会反对受污染的房产。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前后中国市内运输业的一些群体性事件,对当年该行业运行体制的形成与演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说明行政权力的不作为与权力的无所不为是产生问题最主要的因素。虽然在阶级斗争话语的指导下,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把闹事者污名化,可以在短期内平息许多冲突,但是并无法最终解决这一行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清末巴县档案中有关乡里首人"刁劣"行为的指控与论辩显示,基于乡里首人职役身份在良贱之间的社会政治语境,在日常的乡里公事中,"刁劣"成为对立面打击首人、维护私利的"身份化"的控诉手段。官绅乡民共同投入这一身份污名化的营造氛围之中。首人虽有应对策略,但因官府不致力澄清"细故"之真伪等原因,并不能扭转之。这一群体的整体"刁劣化"形象最终定型,成为时代风俗的标识之一。这不是诉讼过程中一般意义上的"虚构"和污名化问题,而是针对乡里首人这个拥有特定的社会政治身份的群体的形象塑造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加大建设规模的同时,保证保障性住房切实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使住户对居住情况感到满意,是实现保障性住房促进社会包容与和谐功能的关键。文章利用香港公屋调查数据分析影响公屋住户居住满意度的核心要素及其作用程度。研究发现,对于公共租赁房屋这类保障性住房的住户,其满意水平除了受房屋质量、社区环境等一般性因素影响外,政策性住房在社会标签上的污名化、社会关系上的弱势地位等,都会对其满意度体验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0.
VIE存与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坤 《新经济导刊》2012,(Z1):124-127
外资PE上演"步步惊心"云希望借机洗白污名和消除误解,而他或许没想到,自己的解释会带来更大的争议,即揭开了过去十几年普遍适用于互联网上市公司的协议控制的潜规则,置相当数量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于风口浪尖之上。因为,VIE(协议控制)曾被大批中国互联网公司仿效。VIE事件的升级,监管层的态度成为关键。在业内人士看来,VIE遭取缔的可能性犹存,为之惶恐不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