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做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工作,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是当前我国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政府要强化自身职责,加强政策与制度建设;其次要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最后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2.
刘卫  谭宁 《农业经济》2008,(5):15-1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已成为WTO的正式成员,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巨大差距凸现出来.因此如何解决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成为公共领域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对农村公共产品界定的基础上,提出要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应从建立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入手,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社会结构持续变化、农村利益格局不断重构的现实情况下,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农民本位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是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更好、更多地流动的核心问题。成都市通过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调整农村治理结构,协调平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政府、集体、农民三者关系。本文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对成都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民本位机制进行分析,认为这一模式达到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满足农户多元化公共需求的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风险。成都实践给予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启示在于:通过调整农村组织结构显著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通过给予公共资源推动农民在公共事务上的组织化建设、通过程序公正修正效率导向下的公平损失风险、通过农民受益的显性化和最大化提升农民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忽视广大农户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从而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求机制的失衡。因此,要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必须要选择最优的供给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5.
农村公共产品的充分有效供给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保持农村稳定,促进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政府的责任是保证农村纯公共产品的供给,形成政府主导、集体和农民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准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建立民主、科学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和公共决策机制.在当前形势下,探究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责任,对于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统筹城乡科学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管理,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充足而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奈件的基本保障。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缺口,公共资金投入不足、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机制、供给主体错位严重是产生供需不均衡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矛盾,应加大公共资金投入、合理界定不同供给主体的职责、建立完善的需求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得到不断完善,但在新的历史背景直仍然面临不少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公共间品的需求,必须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构建多层次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构建公开、透明的民主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实现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与生产的适度分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8.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政府责任担当:基于扩大内需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对于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又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关键。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仅能够缓解农村贫困、提高农民收入,而且能够直接提高农村消费能力。总量不足是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事业城乡差距明显。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政府责任的缺失。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政府应切实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合理界定纵向间政府职责、建立政府间责任分担机制,建立体现农民偏好的决策机制、提高供给效率,强化农村公共产品市场化改革中的政府责任。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产品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因农民缺乏自己的利益偏好表达而导致供给效率低下。因此,需要构建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激发公民意识和强化公民责任,是农民公共选择的路径基础;而基于村民自治基础上的利益表达和公民参与,建立各种农民组织,是公共选择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讨论比较多.而很少对农民这个需求主体的需求进行研究。只有很好满足需求的供给才是有效的供给。作者对需求总量暂不做深入研究,而是假定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总量基本能够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和农民需求的。作者探讨和显示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特征,从而为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以及发挥公共财政作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规模和结构有明显改善,但仍滞后于农民的现实需求,农村公共产品长期供给不足和滞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农村公共产品的内涵、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问题及影响、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效机制方面的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战略性和全局性,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公共职能,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政府和市场这两大主体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都存在相应的困境,因此要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该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市场力量进行投入,鼓励农民自主供给,形成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供给模式,尽可能满足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战军  谢梅 《农村经济》2005,(12):23-25
在农民对公共产品需求日益增加且需求多样化的现实背景下,迫切需要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有所创新,不论是从理论和现实经验,还是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来看,都存在着市场化供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本文在深入分析这种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倪杰 《农村经济》2008,(1):41-4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从财政角度来看,要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应着重解决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我国目前应该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建立农村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体系,加强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是一种利益分配机制,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农民对农村公共产的需求不断变化。特别是土地制度改革后,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适应不了经济环境的变化。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供给机制模式,正确认识供给体制优化过程中各种制约因素,探索和创新新型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及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公共产品的优化供给是改变我国农村长期落后、农民生活贫困的有效手段之一.而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整体数量较少与质量较低并存已不能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本文通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的调查,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多元化战略,以期为政府有效破解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讨论比较多,而很少对农民这个需求主体的需求进行研究。只有很好满足需求的供给才是有效的供给。严格地讲,人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才是产生政府制度和政府职能存在的理由。需求的满足程度可以通过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的满足来衡量。本文对总量暂不做深入研究,而是假定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总量基本能够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和农民需求的。笔者着眼贫困地区,从需求结构上,显示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倾向或指向,从而为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以及发挥公共财政作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具有总量增长性、结构变动性和不完全理性等特点,而由于长期忽视对需求的研究,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能完全适应农民的实际需求,现行供给体制存在一定的弊端.必须在充分研究需求特点的基础上,多元化、多渠道筹集资金,构建需求主导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的经济学研究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7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农村公共产品与农民私产品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机制失衡是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主要症结,必须从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公退民进等方面创造新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并对如何创造新机制退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行为缺失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村公共产品与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供给却严重不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稀缺,已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一大障碍。政府作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其行为缺失,是造成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本文着重分析了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行为缺失,提出了规范政府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