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杨山  徐刚 《经济研究导刊》2009,(23):278-280
安全、快捷、经济的公路网对翌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整体上分析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公路网现状,以高速公路网为重点研究该地区未来公路网的布局,提出2020年前公路网的路网规模、等级结构、空间分布、建设步骤,并评价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增强公路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文章在现有公路网评价理论与方法评述的基础上,提出公路网土地成本、公路网建设成本、公路网运输成本和公路网使用率四个方面因素的经济性评价指标,以此为出发点构建出基于运输需求的"四因素"分析评价模型,以期使路网系统的总成本费用最低且路网使用效率最高,可为公路网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佛山市禅城区步入成熟城市化阶段后即面临公路网规划方法亟待更新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公路网规划方法的比较分析寻求适宜禅城区公路网规划的以远近结合、城乡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复合分析方法布局路网,并对今后路网规划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9,(4)
为合理评估高速公路网的时间价值效益,文章基于单个高速公路项目与路网的差异性比较,利用"前后对比分析"法,通过分析节点筛选、路网构建,建立路径选择、流量时间延误和单位时间价值模型等综合分析手段,提出了路网出行时间价值效益的测算方法,并以广东省新一轮高速公路网规划为实例,验证了该测算方法的有效性。文章提出的基于网络视角的时间价值效益测算方法,充分考虑了路网内路网之间的相互影响,更符合实际中公路网建设成网情况下的运营状况,该方法可为各类公路网营运后评价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以及道路交通量的增长,城市道路的布局相应地扩展,路网的系统结构相应增大。结果导致系统内部的关系愈加复杂,矛盾愈加尖锐,如果不强调系统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必将严重地削弱系统运行的整体效能。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现状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各类各级道路的性质、功能不明确,路网结构缺乏层次,交通需求与供给不仅在总量上不平衡,而且在结构配置上也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从而严重的影响了道路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大大地削减了既有路网系统的总体效能。本文在国内外现有道路分类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从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的角度探讨、理清适合我国城市的道路功能分类方法,并明确不同等级的道路管理功能体系。  相似文献   

6.
井冈山风景区公路网络整体可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可达性方法定量研究井冈山风景区公路网络空间结构,考虑地形、道路等级、拥挤度等因素对车速的影响,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评价指标,分析不同旅游季节景点可达性和对外可达性变化。研究表明:1井冈山风景区景点可达性和对外可达性分别呈现"中心—外围"摄动变形的圈层结构与"东—西"摄动变形的圈层结构,可达性空间分布遵循空间距离衰减性、交通指向性、高等级路网指向性等。2旅游季节因素对可达性影响显著,旅游旺季可达性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可达性空间分布也受其影响。3路网结构、景点布局和节点规模是影响可达性分布的重要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达性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进步和公路的高速发展,对路网管理与服务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路网监测设备的不断增加,采集到的路网运行数据量越来越庞大,但没有很好地将数据利用分析及深入挖掘,存在数据利用率低、影响小,社会效益不明显等现象.本文针对这种现象对交通数据深度分析,科学评估每条道路运行状况、安全态势及整个路网运行形势,有针对性制定具体的工作办法,提高公路网安全防控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8.
《经济问题》2006,(5):I0001
2005年,孝义市交通局抓住省、市大办公路年的机遇,进一步优化全市农村公路网结构,整体提升公路网服务水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现了“周边大循环、纵横大贯通、城乡网络化、实现村村通”的工作目标全年累计投资2亿元,新增通油路、水泥路363公里。新增通油路行政村100个,顺利实现了村村通油路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9.
陕西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新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过境通道.国家规划的高速公路网,有7条在陕西省交汇,其高速公路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公路枢纽地位.近年来,陕西省综合经济实力全面提升,全省的高速公路建设成绩令人瞩目.陕西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陕西省公路网的整体技术水平,优化了交通运输结构,缓解了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作用,有力地促进了陕西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0.
城市是人地关系作用强烈、矛盾突出、演化复杂的高强度开发区域,城市空间功能格局认识及其优化路径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与难点。以福建省为例,利用30m土地覆盖数据识别城市核心区,结合OSM交通路网、高德POI等多源数据对城市核心区进行城市功能类型的划分,分析福建省主要中心城市主城区国土开发空间的功能结构和分布格局,提出未来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