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世民素有大志,年轻时读书,特别是史书,总觉得那些开国皇帝没有很好地善待功臣,尤其是汉高祖刘邦,很有点痞子作风,人一阔脸就变,把韩信等一批替他打天下的“狗”都给“烹”了,实在不像话。于是,他决心自己若有那么一天,一定要让那些追随自己的功臣旧部一个个都得到优待,让他们有福同享。等他真的做了太宗皇帝后,他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看了一篇小文章,联想到日常从事的财务工作,感触颇深,特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刘邦出身农家,且颇有顽劣之名,然而其能成为开创四百多年汉家王朝的开国皇帝,对其缘由人们议论两千年不绝,且难有定论。最近与友人聊天,偶涉这一话题,我把自己的看法与友人分享,竟获击掌称道,故此把主要观点罗列于下,供大家品评。刘邦"真"想得天下。刘邦想得天下。这话听起来特别像一句废话,谁不想得天下?所以我特别在前面加了  相似文献   

3.
骂人者刘邦     
刘建强 《中国企业家》2006,(19):112-112
左手铁沙掌,右手棉花套,刘邦把“天下”这个陀螺转得轻松自如中国的历代皇帝里,刘邦的语言风格独树一帜。见到秦始皇出巡的威仪,刘邦很羡慕:“奶奶的,做这样的男人,挺好。”面对同样的场景,他后来的对手项羽说得干脆利落:“彼可取而代之。”刘邦没有项羽勇敢,但是要比项羽从容得多。他总是被当时的民间精英们推着走,结果就走到了项羽的前面。  相似文献   

4.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去世,汉景帝继位.景帝刘启做太子时就习惯和老师晁错堂上堂下亲密无间.即位后,帝国的诸多政策法令不经过最高决策机构的集体讨论,而是由师徒二人以说悄悄话的方式敲定.但公元前154年,刘启必须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要么诛杀忠心耿耿的老师晁错,要么自己就得被势如洪水猛兽的七国盟军宰割,对他来说,似乎已找不出第三条路.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历史上的汉朝.有这么一位皇后,她的丈夫和儿子,分别是著名盛世“文景之治”的皇帝汉文帝和汉景帝,它的孙子是以雄武著称的汉武帝。她的一生,身系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她就是汉文帝的皇后窦猗房。  相似文献   

6.
李延杰生于1952年。他祖籍在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老乡。刘邦衣锦荣归的歌风台,离他老家不远。2200多年前,刘邦在歌风台上唱响“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凯歌,而今的共产党员李延杰迎着戈壁风沙,把天山当作歌风台,用自己的生命谱写改天换地的《大风歌》!  相似文献   

7.
明神宗“自辨甚悉” 明神宗朱翊钧,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前十年,大学士张居正辅助明神宗处理朝政,社会经济发展较快,黎民百姓也能安居乐业。十年后,张居正去世,明神宗开始亲政,有一段时间勤于政务,后期因和文官集团的矛盾而罢朝三十年。公元1620年驾崩,传位皇太子朱常洛。死后葬于十三陵定陵。  相似文献   

8.
樊树志 《中国企业家》2008,(12):116-118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很多,形式也很多,王莽和王安石改革的共同一点就是“向后看”。先讲王莽,王莽的身份是双重身份,外戚和经学家。他利用这个外戚的身份控制小皇帝,然后搞政变取而代之,自己做了皇帝,把汉朝废掉,建立一个“新”朝,这是他的外戚身份给他的上台造就的有利条件。他上台以后要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要改革,  相似文献   

9.
《乡镇企业科技》2011,(8):84-85
明世宗去世后,明穆宗朱载垕(hou)做了六年皇帝,只活了三十六岁。公元1572年农历五月的一天,穆宗,叫太监扶他靠坐在御榻上,皇后与太子的面,嘱托他们几人,子朱翊钧做皇帝,管好国家大事。病得很重,自知离死期不远的明召来大臣高拱、张居正等,当着在他死后,尽心辅佐十岁的皇太  相似文献   

10.
从并肩战斗到发号施令,新晋升的上司,也要逐渐适应,给自己重新定位。读史使人明智,也许我们能从历史上第一位出身平民的皇帝汉高祖刘邦身上获得些许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汉朝初年,大臣魏无知向刘邦举荐了降臣陈平。因为深信魏无知,刘邦立刻封阵平为护军中尉。然而没过多久,就有人偷偷对刘邦说:“陈平只有花拳绣腿,没有真才实学。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品行低劣的小人。他投魏不被魏所容.又投楚不合己意,无奈之下才投奔了您。他现在刚刚做了官,就收受别人的贿赂。重用这样的小人,后患无穷!”  相似文献   

12.
1572年夏天,天气似乎格外闷热,江南少雨,蟒蛇过道,边界锋火不息。朝野上下多以为异兆。5月25日,正在坐朝的大明第12位皇帝突然中风,翌日驾崩。6月10日,眼睑微肿、神情慵怠、年仅10岁的太子登基帝位.定年号为万历,并以次年为万历元年。这位在“异兆”中称孤的新君就是老皇帝的第三个儿子——万历皇帝朱翊钧。他贪婪成性,懒散拖沓,昏昏噩噩地驱使着权力的巨辇奔忙了48年,从而使大明江山彻底陷入末路。  相似文献   

13.
北宋(1100年)正月初八,寒风卷着漫天的雪花,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紫禁城中那些辉煌巍峨的飞檐斗拱间飘落。距紫禁城不远的瑞王府内,一个英姿飒爽的年轻王子,正焦急地在殿廊下踱来踱去,他时而侧耳倾听,时而翘首张望,时而望空合掌,祈祷着什么。他,就是这座王府的主人,宋神宗赵顼的第11个儿子——瑞王赵佶(jí,音吉)。这天早晨,他的哥哥赵煦皇帝驾崩。皇帝无子,皇位理应从弟弟中选一人继承,谁选呢?尽管赵佶为当皇帝早已铺好了通向金銮的道路,他挖空心思讨好后宫中最有权势的向太后;他装腔做势争取朝庭大臣的好感;他本轻浮放荡,但在皇帝面前他却装出端慎庄重的模样,但毕竟宝座还没有到手。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乘风而来,赵佶迫不及待的迎了出去,眼睛紧紧的盯着宦官的嘴巴:“太后圣喻,召瑞王即刻进宫。”话音刚落,赵佶翻身跳上早已备好的马,飞奔皇宫。  相似文献   

14.
汪红亮 《秘书》2014,(9):29-30
永乐皇帝是明朝第三任皇帝,也是明朝继太祖朱元璋之后又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即位不到两个月,就先后命解缙、黄淮、胡广、杨荣、杨士奇、胡俨、金幼孜等七人直文渊阁,参与机务。这七人品秩均未过五品,挂衔翰林而无公开身份,但从性质来说,近于皇帝的顾问或机要秘书。七人中的杨士奇著有《三朝圣谕录》,记叙了永乐皇帝对秘书的一些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汉文帝是一代明君,西汉“文景之治”就是从他开始的。他也是一个善于用人的皇帝,但是有一次他没有使用一个看来很有才能的人,有点奇怪吧?话说汉文帝平时比较喜欢打猎,有一次他带着大小随从到皇家园林上林苑打猎游玩,来到老虎园的时候,文帝就向那里的主管官员询问上林苑的面积以及动物种类。没想到这随口一问,那主管官员竟然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文帝很生气。旁边的一个管理老虎的人员对各种禽兽的情况非常熟悉,自告奋勇地跑了出来,口齿伶俐地回答了文帝的问题。文帝听了非常高兴,就打算撤掉原先的那个主管官员,改用这个管理老虎的人员。他刚…  相似文献   

16.
毫无疑问,孙振耀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当然,他也是一个非常有故事的人。 纵使在他离开惠普七年后的今天,很多人对他的认知,依然停留在前中国惠普总裁的阶段,以至于淹没了他后来做的那些自己认为的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中国总会计师》2013,(12):149-151
1715年路易十四驾崩,对44岁的苏格兰人约翰·劳来说是人生命运转变的良机,为这一天他已经等待了太久。他听闻讯息后迅速从荷兰阿姆斯特丹赶回法国巴黎,凭借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当时的摄政王奥尔良公爵接受他的金融改革计划。之后,  相似文献   

18.
李开周 《财会月刊》2014,(6):I0003-I0003
说孙权是“大皇帝”不是跟他老人家客气,这位东吴开国皇帝庙号“太祖”,谥号正是“大皇帝”。要说孙权这个人似乎有个“大”字瘾,皇帝要做“大皇帝”,钱也喜欢用大钱。  相似文献   

19.
在河南省郏县东北隅的许(昌)洛(阳)古道和郑(州)南(阳)公路交会的地方,有一个被人称为天裕物丰的古镇,这就是冢头。冢头镇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中原名镇,曾孕育出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如汉高祖刘邦的大将纪信、汉文帝之母薄姬、清朝诗人仝轨、近代抗日名将牛子龙等:  相似文献   

20.
张仓     
《中国总会计师》2010,(3):180-180
张仓是秦汉时期著名的会计专家。 秦时张仓任柱下史,主管郡国上计,明习天下图书计籍,是一个善于抓会计核算的老手。 西汉时归顺刘邦,萧何因他在秦国做过上计事务.能算计,对管理地方有经验,就推举他以列侯身份居相府主持郡国上计事宜。张仓走马上任后,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