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农业自1984年以后的几年徘徊,暴露出农业内部的深层矛盾,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如何提高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及农业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引发人们对土地规模经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农民以土为本,这个几千年来形成的并扎根于农民心中的传统观念,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而悄悄地改变着。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打破了“一大二公”的僵化体制,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干活“大帮哄”、劳动分配“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问题,使农民的生产劳动和经济效益实现了直接结合,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又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加深和商品经济的扩展,部分农民开始转向非农产业,而将原来承包的土地转包给别人,于是土地向种田大户手中集中正在成为一种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土地集中的结果,必然要引起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4.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但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不清、土地流转中制度的不完善和操作的不规范、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以及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的欠缺等因素,制约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地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达到了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解决温饱的目标,然而却形成了小规模分散的经营模式。承  相似文献   

5.
一、令人瞩目的成效一是农业生产"三率"得到明显提高,据33个试验示范村规模经营单位监测统计:农业劳动生产率,一般在15000到23000公斤左右,是当地一般农户劳均产粮的10~28倍,土地产出率,由1988年的亩均636.62公斤提高到1993年的796.9公斤,增长20.9%。需要说明的是,这部分土地主要是中低产田或边远田,原来产量很低现在已接近高产田水平。粮食商品率,一般在95%左右,比一般农户高出75个百分点。二是多渠道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试验区无锡、吴县、常熟3县(市),从1988年~1993年农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了新的态势,一是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突出表现为农产品卖难、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农民收入增势趋缓。二是分散的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突出表现为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较低,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弱。三是农田抛荒严重,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那么,如何使农业走出低谷,步入经济发展的快速轨道? 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深化农村改革的有效途径。《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在坚持…  相似文献   

7.
8.
《中国老区建设》2007,(2):32-32
黑龙江省克山县北联镇新兴村位于克山县西北部,距县城30公里,全村有耕地21300亩,926户,3926口人。村两委班子审时度势通过组建新兴村农机作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大机械的优势作用,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2006年,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700万元,入均收入达到5300元。  相似文献   

9.
10.
江建辉 《乡镇经济》2004,(3):33-33,4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是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一贯政策精神的进一步明确和重申。推行农村土地流转,是现阶段农民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多渠道增加收人,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个有效办法。这是农民首先创造与实践的,是对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民的致富意识进一步增强,农业比较利益低下的问题更加突出,许多农民不再“安分守已”,纷纷离土离乡,他们南下、北上、东进,打工潮涌动全国,  相似文献   

12.
一、实质土地规模经营的实质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农业责任制的延续和发展,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容量上的扩大。种田大户或家庭农场就是容量增大了的家庭联产承包;各种类型的集体、合作农场在管理上实行的也是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是新形成的“大锅饭”。正如邓小平同志在1990年3月所指出的:“中  相似文献   

13.
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现实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在土地经营的普遍形式是土地承包制,它是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核心内容。由于近年来农业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土地承包制出现了一些不同看法。土地承包制究竟有没有生命力?它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如何实现规模经营?这不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关系到农业与农村改革的方向和基本政策。 一、对土地承包制要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4.
15.
2008年11月9日,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播出了《一个教授的土地实验》。上海大学教授张炎夏讲述了自己如何通过土地流转进行规模化经营的经历。一个大学里的电信教授为什么要到农村去种地当农民?在农民种地大都不能赚钱的情况下,他是如何从种地中盈利的?又是如何从土地的规模经营中让当地的农民跟着他获利?教授的土地实验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什么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规模化经营。以下是这期节目主要内容的摘编,希望为读者带来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农产品价格低迷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普遍下降,土地势现象时有发生。为模清农村土地抛荒的具体原因,探索有效解决办法,最近我们在枣阳市了一次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要解决农村土地势荒问题,必须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正在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公司采用"四联动"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科学发展创新模式,利用土地整理后的农田生产条件,积极开展猕猴桃产业规  相似文献   

18.
19.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与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体制不完善有很大关系。我国实行的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一  相似文献   

20.
薛林荣 《上海改革》1995,(11):44-45
制约当前市郊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的难点是什么?笔者认为.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固然要有地区经济的发展作基础,但如果我们在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不及时加强对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引导和领导.那么,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样也会制约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