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数字经济浪潮汹涌澎湃、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国各地区都在抓紧制订跨世纪发展战略。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制高点的大背景下,区域数字化建设已成为各国各地区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焦点。基于此,有关专家提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概念。本文拟对“数字福建” 有关问题进行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2.
建设“数字福建”的切入点 21世纪初,加快规划和建设“数字福建”已列入福建省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议程。“数字福建”虽然仍然指的是福建信息化,但却是在新的、更高层次上的信息化,它突出了当代“数字”技术替代“模拟”技术的大趋势。目前已初步形成共识的是:建设  相似文献   

3.
送走的2005年,为实现“十五”计划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迎来的2006年,开始启动实施“十一五”规划。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它是中央统领“三农”工作的总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举措。推进新农村建设,从福建实际出发,就要加快建设新型发达的海西农业。海东是台湾,海西是福建。海西的经济总量只有海东的1/5,他们的农业也走在我们的前面。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福建“三农”工作取得重大发展。本文全面地比较分析福建十年间在农业、农民、农村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剖析了“三农”发展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数字农业"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数字农业”及其意义保障二十一世纪我国的国家安全,首先要保证我国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数字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及“数字地球”的重要内容,将是二十一世纪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农业必然选择的支撑技术。推动这一技术的发展,对于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字农业”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等数字化技术,对农业所涉及的农学、地理…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17年来,福建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此基础上,再努力奋斗25年(约到2020年),福建有可能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最关键的问题——也是最为艰巨的任务——是在于使至今还滞后的农业能加快赶上和适应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坚定不移地走建设集约、持续、高效的现代农业之路。 一、福建农业的特殊地位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国“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77页)他正是以这样坚定、敏锐、科学的战略眼光,首先启动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现在,我们要继续发展福建农业,还必须进一步搞清楚福建农业(包括种植业、水产业、林产业和畜牧业)在福建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中究竟处于何等地位?是处于一般的地位,还是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与全国一样,1997年以来,福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出现连续4年下降,这既有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民增收渠道难以进一步拓宽的客观原因,更是福建农业技术创新相对滞后,农产品品质不佳,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的具体体现,因此,加快农业技术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推进农业发展,就成为福建农业实现现代化、应对“入世”竞争,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一条最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闽台农业合作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连战的“和平之旅”和宋楚瑜的“搭桥之旅”启动了两岸全新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台湾农产品零关税直航人闽,给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福建应根据闽台农业合作的新形势,尽快建立健全闽台农业合作的政策激励机制,以加快福建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福建省情和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为背景,从工业化过程中工农关系和城?考系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提出以制度创新推进农业工业化,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转型,把农业发展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顺应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趋势,调整工农关系,进行观念创新、农业保护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经营制度创新,统筹解决福建“三农”问题,从而构建和谐福建。  相似文献   

10.
数字农业不仅是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而且是打造新农业、培养新农人、建设新乡村的发力点,其凸显数据效应和技术效应。中国数字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存在数字农业自主技术薄弱、数字农业体系发展滞后、数据互联互通机制缺乏、数字农业要素投入不足、农产品服务化有待加强等问题。发达国家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可归纳为:全方位体系化、设施化、信息化的运维管理;凸显高技术、强创新、高标准的互动机制;“层→重→化”正反馈的多元协同逻辑;“四重维度”推进的多层次、复合化保障体系。中国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完善需要不断强化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创新、全方位培育与发展数字农业生态、积极推动数字农业的多维运转、着力推进数字农业的多层机制整合。  相似文献   

11.
盘点"十五"福建经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年,福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在遇到许多预料不到的困难、遭受多次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省经济运行稳健、质量明显提升、活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持续、协调、有序、有效的良好势头。经过五年的发展,全省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体制活力继续增强,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十五”目标画上圆满句号。  相似文献   

12.
易恩文  王军  朱杰 《现代财经》2023,(12):20-37
数字经济为缓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阐述了分析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效应,从资源配置理论的视角,在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框架下分析数字经济通过产业融合效应、资源匹配效应和技术乘数效应纠正传统农业资源配置扭曲从而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并运用2011—2019年全国216个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数字红利”,且优化产品、资本与劳动力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是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核心路径;农业高质量发展能够通过城市间内生交互与邻近城市“数字红利”外溢实现区域协调;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效应在地形坡度较小的城市作用更为明显。本研究为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也为探寻数字经济背景下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概念与框架 “数字县”是指县(市)信息的数字化,它以县(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框架为载体,整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实现区域范围数据组织和信息共享,为实现县(市)中观管理和重大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及手段,为政府各级部门、  相似文献   

14.
李惠 《经济师》2023,(11):113-114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是资源和技术密集的产业。数字经济是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以科技创新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数字经济的引领力量,通过数字经济对传统农业各领域、各环节的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改造,促进农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新旧动能转换,构筑覆盖全产业链、全过程的农业新形态。文章分析了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逐步加快,现行的农业税制与其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和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大障碍。改革现行的农业税制,应该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把农业税制纳入公共财政框架,融入城乡一体化格局,并在逐步减轻农业税负、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上,根据统一税法、公平税负、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总体目标,为新型农业税制的出台疏通渠道、搭建桥梁。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期间,福建省有效推进国有资产监管的各项工作,扎实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为福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十二五”时期,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国有资产监管的体制和制度,形成有效的国有资产的监管模式和监管方式,同时要培育一批“四强四优”的企业,促进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推动福建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江旖琪  贾海薇 《新经济》2023,(11):127-143
新兴信息技术驱动的数字农业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已成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水稻智慧直播”为典型案例,研究发现:数字技术通过赋能农业生产体系使其数字化、智能化程度加深,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竞争力;通过赋能农业经营体系推动耕地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经营过程的现代化和专业化,推动三大产业全链条专业化融合;通过赋能农业产业体系使其更具商业化和品牌化,创新产业发展形态,进而激发农业科技新动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通过案例分析后所形成的理论框架,本文解析了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促进机理,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建议:加快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创新,推动数字技术与第一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全领域制度资源的整合力度,构建数字技术服务长效机制;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合作机制,推动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效能。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09—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借助门槛模型实证探析农业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农业高质量发展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且该作用具有持续增强的动态规律特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共同富裕促进效应存在空间异质性,表现为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影响分别呈现出边际递增非线性、倒“U”型以及正向线性特征;数字普惠金融、公共财政支农偏向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关系的调节作用呈“N”型特征,数字农业生产力对二者的调节效应则呈倒“U”型特征。  相似文献   

19.
“十五”时期是福建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时期,创新社会稳定工作新思路,创造一个安定祥和的政治局面,是顺利实施“十五”计划,促进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深入进行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20.
一、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由于区位、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生产条件、生产历史和交通等多方面的特定优势,中部地区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但目前却成为“三农”问题最突出的地区。主要表现为: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农民负担过重;农业生产增长缓慢,农业竞争力较低;乡镇企业与非农产业发展落后;农业产业分工不明显,产业结构趋同。最终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大大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因此,中部“三农”的解决,不仅关系到中部崛起,甚至直接关系到全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