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审计信息系统联网审计模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在电子数据的环境下并不改变审计的总体目标和范围,但是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财务资料的处理和存储,且审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明显滞后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步伐.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等信息直接利用网络传送到审计中心进行审计这是审计信息系统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审计信息化是指被审计对象运用网络技术进行财务工作和经营时,审计人员为了实现其审计目的,收集必要的审计证据,采取必要的审计程序,对企业的网络信息系统的合规性以及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生成的财务信息进行审计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到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其特点为信息化、数字化、知识化。飞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使得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与网络信息企业飞速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经营模式。本文通过分析网络环境下的审计工作内容,提出审计工作在财务电算化系统风险控制中的研究和完善安全可行的审计制度,增强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合理化建议,以此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和审计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刘豫 《经济师》2005,(9):230-230
采用战略系统审计方法,对知名的国际网络公司LYCOS的财务状况进行财务业绩审计。由于战略系统审计方法(SSA)是一种强调通过全面分析评价企业的战略系统风险,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财务业绩审计的模式,所以,在对LYCOS进行审计时,注册会计师主要将审计过程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是对企业经营的“全面、深入的了解”;二是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整理、修正和分析,这不但要有专业的会计和审计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充分的商业知识。  相似文献   

5.
一、网络安全审计及基本要素 (一)安全审计是一个新概念 它指由专业审计人员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财产所有者的委托和管理当局的授权,对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有关活动或行为进行系统的、独立的检查验证,并作出相应评价。  相似文献   

6.
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何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性是社会审计最本质的特征之一,但是近年来社会审计的独立性正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威胁,这种现象在国内外审计界普遍存在。美国独立审计准则委员会(ISB)将这些挑战和威胁概括为:①自我利益(self-interest)——来自审计人员工作时有意识或潜意识的偏向个人情感、金钱或其他个人利益的威胁;②自我检查(self-review)——来自审计人员有偏见地检查自己工作或事务所其他人完成的工作时的威胁;③倾向威胁(advocacythreats)——来自审计人员或事务所的其他人员在倾向支持或反对某被审计单位的状况或观点而不是作为被审计单位财务信息的公证见证人时的威胁;④熟悉或信任(fa—miliarityOrtrust)——来自于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密切关系所影响时的威胁;⑤胆怯威胁(intimidationthreats)——来自审计人员正被或他人认为被被审计单位或其他相关群体公开强制时的威胁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魏书君 《经济论坛》2004,(10):135-135
网络审计就是基于互联网,运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人机结合,对被审单位进行远程审计。面对网络审计,原有的审计理论要素,如审计对象、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主体、审计技术、审计风险以及审计准则等等,都需要我们重新加以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8.
适应审计环境的发展,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已成为当今审计方法发展的新趋势。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被审计单位所处环境的日益网络化和信息化,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也有了新的特征。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导向模式是以评估重大错误风险为核心的现代风险导向模式,与早期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相比,在导向性、审计目标、对象和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9.
生态效率--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环境绩效审计概念及其评价标准英国行业联盟的《缩短差距:企业环境审计指南》(伦敦:CBI,1990)对“环境审计”的定义是:“对任何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它的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系统查核。它包括查核所有排放到空气、土地和水中废弃物;法规的限制;对周边环境、土地和生态造成的影响;以及公众对公司在当地经营的看法等等……环境审计并不仅仅限于验证合法性。”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开罗宣言》中对环境审计提出了一个框架,认为环境审计应包括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环境绩效审计是指审计组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被审计单位…  相似文献   

10.
黎四龙 《经济论坛》2002,(19):27-28
21世纪是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其特征是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迅猛发展。而以会计信息为主要监督对象的审计必然受到挑战,审计网络化是21世纪信息时代审计发展的未来趋势。电子商务的成功,使经济信息被卷入了互联网中所经历的无纸、快速、开放的轨迹,作为商业语言的会计信息的网络化已是大势所趋,而一旦会计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得以解决之后,网络审计必将应运而生。美国的AICPA和加拿大的CICA开始为电子商务网站安全制定标准,并实施网络审计,预示着审计已步入网络审计的新阶段。一、网络审计的特点网络审计是指…  相似文献   

11.
管理审计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内部审计的职业化、市场化、规范化而产生的内部审计的一个崭新领域,是一种与财务审计对立的审计,是由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业绩和管理工作进行的审查和评价,主要是对业务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判,是受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发展的影响而逐步兴起的。  相似文献   

12.
一、网络财务的概念 “网络财务”是一种基于Internet/Intranet技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支持电子商务,能够实现各种远程操作(如远程记账、远程报表、远程查账、远程审计、远程监控等)和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能够处理电子单据和进行电子单据及电子货币结算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网络会计与网络审计难点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光凤 《经济师》2003,(2):88-89
在网络环境下应运而生的网络会计系统 ,使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为保证网络会计数据的真实性 ,网络审计成为必然。文章主要从网络会计系统的特点角度 ,就网络对审计的影响及网络审计的难点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绩效审计不同于传统的财务审计,它是对公营部门管理资源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即“三E” )所作的评价与监督。绩效审计被广泛认为是控制政府行政开支以及评价政府受托经济责任的利器。在20世纪下半叶,绩效审计就被引入国际审计领域,瑞典在1970年第一个实行绩效审计,1972年美国正式开始绩效审计,目前,美国已有约80%的审计为绩效审计,只有约20%的审计为传统的财务审计,之后加拿大、新西兰、荷兰等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纷纷采取绩效审计,可见绩效审计有着与传统财务审计明显不同的效果,使各国先后效仿。中国的审计也与时俱进,与国际审计潮流接轨,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探索财务审计向绩效的审计转变,并且通过了《审计法》,并于1995年1月开始实行。该法规定:审计机关必须根据法律,通过审计来监督收入与支出的正确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意味着推行效益审计(即绩效审计)的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15.
一、网络财务的概念 “网络财务”(1)它所指的“网络”概念既非企业传统的自成体系的局域网或广域网,也非单纯的因特网Internet,而是工nternet/Internet相互协同形成的开放式网络;(2)“网络财务”并非单纯的财务系统,而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协同的综合系统;(3)“网络财务”是企业级的财务应用;(4)“网络财务”应完全支持电子商务:(5)“网络财务”的各项功能基于管理,而非核算。  相似文献   

16.
网络经济环境下网络审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英 《经济师》2004,(3):233-233,235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 ,网络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得以迅速发展。传统审计遇到了空前的挑战而必然地走向网络化 ,对网络审计的有关问题加以探讨就很有必要了。文章就网络审计的优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电子商务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从本质和表象两方面更加深刻地改变着审计的对象和环境,使审计的对象隐性化、数字化、网络化并呈现出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趋势,促使传统审计向计算机网络审计方向发展。目前网络审计在拓展审计空间、提高审计效率、降低成本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内部控制、信息风险、自身安全等问题。研究表明:提高审计人才素质、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加强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能有效解决应用中存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和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主要包括资产的内控、负债的内控、净资产的内控、收入与支出的内控。对内控制度的审计应分步骤进行,一是确定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的标准模式;二是评价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的健全性、科学性;三是综合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审计的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琴 《当代经济》2004,(12):97-98
计算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后得出的审计结论与被审计事项实际情况相背离的可能性。也可以理解为审计人员不能正确合理地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从而导致审计结果与事实不相符,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网络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诞生并得以迅速发展。传统审计遇到了空前严重的挑战而必然走向网络化,网络审计在酝酿中呼之欲出。本文阐述了网络经济对传统审计的影响,论证了网络审计产生的必然性,对网络审计的优势作了归纳和总结,最后分析了开展网络审计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