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孙士林;姚柳杨;赖煜 《宏观经济管理》2025,(3):35-42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因素演变复杂交织,对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需求更加迫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既统一于城乡融合发展,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三维支撑。从产业视角选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个指标以评估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成效,所有省份的统筹水平均呈现显著的动态增长特征,但尚未实现“橄榄型”统筹结构,仍处于“增量”阶段,尚未达到追求空间协调的“提质”阶段。建议通过探索构建“空间-要素-资源”为核心的实践路径体系,充分发挥优势地区带动作用,促进空间耦合、区域协调;促进要素平等交换、合理流动,实现要素适配、动能互促;把县域作为重要切入点,实现公共资源普惠共享。 相似文献
3.
4.
5.
现代装配式建筑施工要更加重视环保,可以采用先进的PC预制构件生产技术,将BIM技术融入施工管理模式中,全方位地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流程做好管理工作,强化各个施工环节的环保力度,充分发挥施工技术于现代建筑行业的优势,便可有效地提升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同追求,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本文对装配式建筑在...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爱林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4,1(2):5-11
“城镇化”和“工业化”两个经济词汇都是舶来品,中外学者对其涵义与特征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表述;对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关系可以运用经典模型和理论模型进行分析;把推进城镇化与推进工业化结合起来,使两者保持同步发展,才能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基于新型工业化的企业信息化模式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信息化是全面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新型工业化与企业信息化的互动关系,并提出了基于新型工业化的企业信息化模式以及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内部与外部两种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8.
绿色建筑产业新城助力新型城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现阶段推动我国实现内向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尽快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模式进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成为迫切要求.文章通过分析绿色建筑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关系,指出绿色建筑产业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绿色建筑集中建设及其产业的集聚发展是探索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有效途径,并重点阐述了绿色建筑产业新城在新型城镇化模式探索中的独特优势.然后将绿色建筑产业新城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概念进行全面解析,并详细回答了为什么建设、如何建设、是否可以推广、如何推广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绿色建筑产业新城作为重要模式为全国不同地区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对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四化两型”战略,是富民强省的必由之路。在湖南省政府规划的新型城镇化模式下,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创新思路,完善制度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城融合,以民生福祉为根本,大打生态环境牌。 相似文献
10.
11.
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本文以青岛市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为基准,利用国际上常用的IU、NU标准法对青岛市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997-2012年青岛市城镇化滞后于城镇化的进程,二者不协调发展的矛盾突出,进而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最后提出促进青岛市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型工业化的投资机制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要求我们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将后代人的利益作为当代人利益的函数,以使当代人的决策避免最大的后悔。重视人力资本投资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它不仅对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有倍数效应,而且符合后代人利益最大化要求,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二元经济结构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两大难题。通过提高城镇化率,将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既缺乏足够的支撑基础,也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性。城镇化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单纯的地理概念。大力推行“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政策,是缓解大中城市就业压力,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14.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与新型工业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11)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的精髓在于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高度,指出工业化是人类从农业社会走向更高社会形态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更为可贵的是,在工业化蓬勃兴起之时,马克思分析工业化所隐含的一系列深刻危机。基于人类工业化道路的反思,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的硬约束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我国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和平台,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本文首先对台州工业化所处阶段进行判断,之后分析了台州城镇化进程及其基本特征.其次在梳理两化互动发展机制基础上,深入分析台州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程度.然后以英国、美国等国家为代表,探讨了发达国家两化互动的发展模式,并总结出相关经验以及对台州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城镇化与工业化紧密联系、互相促进。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改革开放后这种滞后现象趋于缩小,2003年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最为协调,但自2003年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又有逐步增大趋势;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受自然基础和政策因素影响,各个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其中东中部地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东北地区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但却与工业化发展最为协调。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区际差异性,要求在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政策,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城镇化有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人类的城市化道路,实际上已经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大阶段是英国的城镇化,由工业化推动城镇化。英国的城镇化用了200年的时间。第二阶段是美国和北美 相似文献
19.
工业化与城市化融合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文章对防城港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现状及二者融合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近年来,防城港市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无论工业化还是城镇化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表现为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工业化水平超前而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认清防城港现阶段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阶段与水平,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防城港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与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