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加快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创新型企业在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全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工程。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必须全面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其核心是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是实施企业制度创新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创新人才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品牌创新战略和文化创新战略等。  相似文献   

2.
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创新型经济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发展创新型经济。发展创新型经济对于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核心作用、引领作用和促进作用。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应以创新产业为核心,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加大投入为重点,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集聚人才为突破,精心构筑创新人才高地;以集成资源为支撑,全力打造城市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3.
自主创新,观念创新是前提,制度创新是基础,机制创新是核心,创新型人才是关键。政府人才服务机构作为人才市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吸引、培养和使用各类型创新型人才,构筑区域创新型人才高地,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4.
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分析与培育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为了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我国于2006年7月正式启动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创新型企业在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全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工程。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大背景下,创新型企业要健康发展就必须进行持续不断的创新,持续不断的创新是其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障,特别是持续创新能力的强弱是衡量企业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企业市场地位和成长潜力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5.
"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战略决策,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的省会,正面临着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率先建成人才强市的重要任务。加快科技创新高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省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是提高石家庄市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需要和战略关键。因此,对科技创新型高端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进一步加强石家庄市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今年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主席提出了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到2020年我国要跻身于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胡主席特别强调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中央提出的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充分地表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的国策;充分地显示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充分地明确了企业在自主创新道路上所扮演的角色和应起的作用。近百年的世界产业发展史证明,真正起巨大推动作用的技…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创新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要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构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准确把握创新人才的特点和素质结构,更新传统教育观念,完善教育资源创新支撑体系,培养学生自主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8.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山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山东实际,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突破口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一项根本措施,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就是创新,而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创新是推动国家不断创新的重要动力。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创新无可替代,只有千千万万个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使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企业必须将创新作为新的理念和新的定位,必须把企业打造成创新型企业。  相似文献   

10.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自主创新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要以推进自主创新为核心和主线,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使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力量在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充分涌流,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主导力量。因此,需要实施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宁波创新战略。1.形成自己的技术专利和品牌创新战略要以科技园区为核心,以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为突破口,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和整体产业竞争力,建设知识创新高地和技术创新源泉,形成辐射全市的创新体系。通过形成自己的技术专利和品牌,鼓励当地…  相似文献   

11.
一、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创新型国家是指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的国家。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在5%左右);此外,这些国家获得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与创新型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还明显处于弱势。根据有关研究报告.目前中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设备投资60%以上依靠进口.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只有39%左右.我国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只占其销售收入的0.71%。在这些关键性指标上的巨大差距表明,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与团队的培养,是一个既紧迫又重大的任务。当今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持之以恒地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大批创新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目前,第六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分论坛“创新型国家与高技术产业发展”论坛在武汉召开。会议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与自主创新战略的必然性、中国自主创新的现状与问题、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推动力量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制度安排四个方面展开。本文是此次论坛的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展示各地各行业在推进自主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培育自主品牌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营造有利于创新技术不断涌现、创新人才健康成长的舆论氛围,推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就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规划把自主创新、创新型国家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新的形式下怎样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又该如何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7.
在今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地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从现在的39%提高到60%以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讲话中强调:要发挥国家高新区的重要作用,增强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的战略利益出发,向国家高新区发出的新的号令,国家高新区理应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率先建成创新型园区。  相似文献   

18.
吴娟 《审计文汇》2006,(4):24-25
胡锦涛总书记在前不久结束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的创新型社会,是由创新型组织和创新型个体构成。创新型社会强调人人具有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人人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勤干创新,社会尊重创新、鼓励创新。建设创新型社会的核心是培育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19.
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战略关系国家的竞争力,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关系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城市形态出现了转型并积极倡导构建创新型城市,并从整体上实施了城市创新战略。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也纷纷积极倡导创新理念、发展新经济、引进创新战略,构建创新型城市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本文从创新和创新型城市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建立创新型城市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第二要坚持科技主导、自主创新;第三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积极参与;第四要有制度的保证;第五要有大量的创新人才;最后要逐渐形成创新文化。这样才能成功建立创新型城市,并不断增强创新型城市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