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6年来,股权分置和股权激励改革,为公司治理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从盈余管理角度来研究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可避免内生性的干扰,令检验结果更加可靠。本文对2002至2008年间上证和深证1187-157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研究发现:CEO持股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地低于CEO不持股公司,CEO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表明CEO持股能有效降低盈余管理,存在正的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CEO变更前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变化,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CEO变更当年进行显著的负向盈余管理,调低利润;在变更次年进行正向盈余管理,调高利润,并进而恢复到变更前一年的水平;其中外部继任在继任当年的负向盈余管理程度更大,而在继任次年的正向盈余管理程度更大;并且来自大股东的外部继任与内部继任企业之间的盈余管理政策类似,但来自经理人市场的外部继任与内部继任企业之间的盈余管理政策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商》2015,(28)
CFO作为公司的重要管理层,对于公司的财务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并参与到公司的重要决策中。基于现代公司两权分离制度,本文研究CFO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发现CFO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存在相关关系。此外,通过对比CFO股权激励与CEO股权激励的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CFO比CEO盈余管理更具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王锋 《商》2014,(1):22-22
盈余管理的研究比较成熟,但CEO声誉定量研究较少,有两者的相互研究也就更少。本文简单的梳理了CEO声誉的含义及度量,盈余管理的含义及度量,然后梳理了盈余管理的三大动机,最后将落脚点为CEO声誉和盈余管理的文献回顾。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ESG表现与各维度表现、媒体关注及产权和行业异质性视角,分析了ESG表现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对象为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并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同时进行产权和行业的异质性检验、中介效应检验,并通过缩尾处理、替换检验方法、增加控制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ESG表现抑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其中环境与社会表现影响效应显著;国有企业与非重污染行业企业中,ESG表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效应更加显著;媒体关注在ESG表现与企业盈余管理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文章基于媒体关注新视角,补充了ESG表现及盈余管理相关研究,并对企业重视ESG表现及抑制不规范的盈余管理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琴 《商场现代化》2022,(10):131-133
外部公司治理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是会计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通过对外部公司治理和盈余管理文献的梳理,本文系统地将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分为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及对盈余管理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并从外部公司治理视角梳理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为发挥外部公司治理因素的治理效应和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提供借鉴,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匹配了2006—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记录和地区方言多样性数据集,以方言多样性作为中国地区文化多样性的衡量方式,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研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方言多样性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倒U型的关系,且该关系在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均成立;方言多样性主要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影响本地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在适度范围内,方言多样性作为地区文化包容性与开放程度的重要体现,对吸引外资进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过度的方言多样性则会加大心理距离,阻碍人力资源积累和外资进入;完善的法律制度会放大方言多样性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正向影响。本文的结论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为理解企业"走出去"的动机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私募股权投资入股期限与IPO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募股权投资对企业上市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的影响日益成为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然而由于行业发展时间较短,且数据不易获得,国内在该方面的全面实证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以2003~2011年间上市A股为研究对象,首次探讨不同期限私募股权对企业IPO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私募股权投资能够发挥正面的公司治理效应,有助于抑制上市公司在IPO前一年的盈余管理行为。其中,长期私募股权投资能够抑制正向盈余管理,发挥公司治理效应;而短期私募股权投资抑制负向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9.
对董事会规模、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选用2011至2013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通过修正的Jones模型测度盈余管理水平,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盈余管理行为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同时基于公司治理效应的研究,探究企业董事会规模对盈余管理行为及审计意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燕  赵汪金 《商》2013,(9Z):153-153
国内外学者认为盈余管理能够影响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价值的判断,盈余管理行为将会导致盈余质量的降低,从而增加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然而以发达资本市场为制度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经典理论假说以及经验证据,能否有效地解释我国的企业财务安排及其信号传递效应,还不清楚。本文根据债务人的产权性质,将企业划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以研究不同的企业性质是否会影响银行识别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两方面视角深入分析2012年退市制度的重大变革对其盈余管理方式的影响,并研究探讨出2012年退市制度变革会对ST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方式起到一定有效的治理作用,但对其应计盈余管理方式的治理效应可能尚未体现。因此我国退市制度仍需积极消除有关诱导因素,并进一步增强实施有效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盈余管理是企业在有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自由时,在合法的前提下选择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是企业作为追求市场价值最大化的经济主体。只有对盈余管理理性对待与恰当运用,才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正面效应,实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创始人CEO初始继任指作为企业CEO的创始人离任,由专业CEO接任的创业企业首次权力变更。创始人CEO是创业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创始人CEO的初始继任可能直接影响到创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鉴于创始人CEO初始继任的特殊性,及其对于从初创期向成长期专业化管理转变的创业企业发展的关键性,本文通过介绍传统CEO继任研究的新发展——创始人CEO初始继任,探讨创始人CEO初始继任的驱动因素及其影响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创始人CEO初始继任发展的综合模型,旨在为创业领导研究和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统一富国和强军两大目标的国家战略,具有从军经历的高管是军队人才资源与地方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事实样本。本文切入公司真实行为视角,详细考察和分析了高管从军经历对应计和真实两类盈余管理的影响效应和调节因素。首先,对影响效应的考察发现,相比无从军经历高管的公司,具有从军经历高管的公司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更高,销售操纵型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更高,这表明具有从军经历的高管所在公司财务表现更加激进。其次,对调节因素的考察发现,高管从军经历对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正向影响在国有企业以及高决策权力公司中更加显著。最后,对高管从军经历的细分特征考察发现,高管从军的年限越长、从军时取得的军衔越高,则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这表明高管从军经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效应受到从军深入度和军队认可度的影响。本文研究在理论上拓展了"文化与财务"的研究范式,补充了盈余管理文献的决定因素,在实践上为军民融合战略背景下军队文化对公司财务行为的经济后果及作用机理提供了微观个体层面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
盈余管理是会计学领域乃至信息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已有的文献对盈余管理作了系统的研究,本文回答了一个本源问题:为什么会出现盈余管理?本文认为两个根本的原因是会计准则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和会计准则的灵活性要求。总体上来说,盈余管理暂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完善已有的会计准则以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来减少盈余管理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利率市场化对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及金融发展程度和法治化水平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能够有效遏制企业应计盈余管理,且企业所在地区较高的金融发展程度和法治化水平能够显著强化利率市场化与应计盈余管理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延长债务期限遏制企业应计盈余管理。文章研究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促进资源配置、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7.
行业专长是审计师所具有的核心能力之一,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具有更多行业知识和经验,有助于其发挥对研发活动中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本文以2008-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审计师行业专长对研发活动中盈余管理的监督效应,发现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能够有效抑制企业异常研发支出削减的真实盈余管理,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客户更不可能将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进行资本化,抑制了会计政策选择的盈余管理。因此,具有行业专长审计师的外部治理效应对研发活动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管理层薪酬激励制度的建立对调动管理层积极性、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过管理层也存在运用盈余管理操控公司业绩以提升自身薪酬水平的动机。考虑到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可能会产生利益侵占效应或利益趋同效应,有必要对大股东的存在及其在公司治理层面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鉴于此,可从大股东治理视角出发分析大股东控制程度对管理层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影响机制和内在机理,并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7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管理层业绩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而结合我国股权结构现状探究大股东控制程度对两者关系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已经普遍建立了与企业业绩相关联的管理层薪酬激励制度,该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且在大股东控制程度较高的上市公司,其管理层业绩薪酬激励机制降低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效果更加明显。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薪酬激励机制确实能够在公司治理方面产生积极效应,且伴随着大股东与企业利益的趋同,大股东会借助自身所拥有的对企业的控制权对管理层实施有效监督和约束,从而增强薪酬激励机制对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治理作用,即大股东控制与管理层业绩薪酬激励机制在约束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方面存在互补效应。  相似文献   

19.
探讨流动人口的方言能力和收入关系对于理解人口流动的经济社会后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方言的认同效应和替代效应,提出并证实了方言水平和收入的非线性关系命题:总体而言,流动人口的收入和方言水平呈倒U型曲线关系;同时,随着流动距离增大,两者关系由U型曲线转变为倒U曲线;当满足一定流动距离条件时,收入和方言水平的关系亦表现出一定的线性特征。上述关系在不同性别、教育程度、行业、区域样本中具有异质性。在控制了方言测量误差、工作经验和普通话水平等因素后,结论仍然是稳健的。研究表明,流动人口掌握适度的方言有利于实现收入最大化,这也为认识普通话推广和语言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关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面临国际市场的冲击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企业盈利能力普遍降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越来越多,成为企业管理中的焦点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是一对孪生兄弟,盈余管理的根源在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公司治理是为了调节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减少盈余管理的行为。我国企业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具体体现在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董事会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监事会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管理层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外部环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