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2011年至2014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行为与信贷资源可获性的关系。结果显示,企业通过盈余管理行为上调利润越多,获取的银行信贷额越大。结合企业产权性质和金融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深入探究盈余管理行为对信贷融资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偏向于通过应计盈余管理获取更多的信贷资源,非国有企业偏向于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获取更多的信贷资源;金融市场化强度高的地区企业偏向于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获取更多的信贷资源,金融市场化强度低的地区企业偏向于通过应计盈余管理获取更多信贷资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12-2014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自然事件研究的思路,考察新三板扩容及该背景下做市商制度对公司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以此揭示新三板制度发展对挂牌公司盈余质量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新三板扩容显著降低了挂牌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但是在高速扩容之下,做市商制度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剧了企业进行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股票流动性提升后,企业实施费用操控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也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3.
我国股市自2007年来爆发大规模的股价崩盘,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遭受重大挫折。结合实际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使用我国上市公司2004-2011年的样本资料,本文发现:实际盈余管理应用程度越高,越可能发生股价崩盘;实际盈余管理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程度显著强于应计盈余管理。通过研究,本文丰富了我国的实际盈余管理与股价崩盘风险文献,建议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措施遏制企业滥用实际盈余管理操纵盈余的行为,对如何降低我国股价崩盘风险、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程冬雪 《中国市场》2023,(28):149-15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高效运作的保证。会计稳健性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盈余管理简单来说就是管理员损害股东利益的一种常见的方式,上市公司在早期大多都是进行应计盈余管理,但是随着这些年来投资人和证券监管部门等针对应计盈余管理的行为督促不断的增强,真实盈余管理渐渐地成了管理者的第一目标。文章研究真实盈余管理,利用Roychowdhury、Khan和Watts(2009)的模型来分析会计稳健性。选取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能够有效地减少利益相关者所产生的在利益之间的冲突矛盾问题;如果公司治理水平提高,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会相对降低;通过会计稳健性的中介影响促进了公司治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这一发现有助于企业、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认识,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便于加强公司治理和实施稳健会计政策,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鉴于中国证券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识别难度不同,以及投资者非理性共存等问题,本文分别将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与投资者情绪结合起来,进而研究其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以我国2008年~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不同方式盈余管理和投资者情绪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应计盈余管理与股价同步性正相关,真实盈余管理与股价同步性负相关,投资者情绪与股价同步性正相关。投资者情绪能够增强应计盈余管理与股价同步性的正相关关系,但不能显著增强真实盈余管理与股价同步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7-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揭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其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上的差异特征。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对企业融资约束具有明显缓解作用,在成长期和成熟期中有显著效果。机制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能够通过降低企业金融化、财务费用和短贷长投三种方式来缓解融资压力。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嵌入了金融部门发展状况后,无论银行部门发展好坏与否,利率市场化均能以其为载体对融资约束缓解有所裨益,而在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发展较差的环境下,利率市场化效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最后,从推进利率市场化建设、实施差异化政策供给和完善金融体系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2012—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短期薪酬和长期薪酬两个视角探究高管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及偏好。研究发现,高管货币薪酬与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即高管货币薪酬会抑制盈余管理,高管采用两种盈余管理不存在偏好;高管股权薪酬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与应计盈余管理呈现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高管股权薪酬会抑制真实盈余管理,对操纵应计盈余管理的动机不强烈,高管采用两种盈余管理存在一定的偏好。  相似文献   

8.
以黑龙江省23家A股上市公司共138个子公司为样本,选取2006-2011年的数据对应急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所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各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相差较大;有一半以上的公司倾向于采取应计盈余管理进行正向操控,而采用真实营盈余管理进行负向操控;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变化总体呈相反趋势;各行业、地区的盈余管理相差较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对公司盈余管理的遏制,从而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盈余管理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可以相互替代使用的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两种方式,管理者如何权衡决策以及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是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识别和防范盈余管理行为的核心和关键。本文以2001-2009年微利上市公司为样本,在Hausman设定误差检验结果的基础上构建联立方程,研究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时间次序和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管理者在进行盈余管理决策时,真实盈余管理决策和应计盈余管理决策是同时做出的,两类盈余管理程度相互影响;盈余管理成本影响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当企业处于缺少行业竞争力的地位时,真实盈余管理的空间较小,管理者会采用相对较多的应计盈余管理,而当企业本身的会计业务受到严格监管时,管理者则会倾向采用较多的真实盈余管理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闫亚男  周瑞 《商业时代》2012,(23):80-81
近年来,随着我国上市监管制度的日益完善和审计质量的提高,应计盈余管理被揭露的风险越来越大,真实盈余管理以其不易被察觉的优势逐渐成为上市公司利润管理的新的手段。本文试图从所有权安排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真实的盈余管理。研究发现,国家控股的企业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负相关,管理层持股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研究还发现,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呈现正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以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为目的,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盈利预期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以使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本文通过分析新准则的具体规定,讨论了新准则在遏制企业进行盈余空间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我国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文章实证检验了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企业内部薪酬差距会增加审计收费。在机制检验中发现,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扩大增加了代理成本和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从而提升了审计收费,薪酬差距的扩大对于应计盈余管理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两个视角剖析了应计质量对于投资效率的作用机理;然后基于固定效应模型采用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来检验盈余质量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应计质量的提高能显著降低企业的非效率投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上市公司通过实施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改变报告盈余的现象突出。目前针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以应计盈余管理居多,涉及真实盈余管理的较少。本文以2011-2012年我国A股制造业154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公司治理与审计质量因素对上市公司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应计盈余管理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高质量审计工作对应计盈余管理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真实盈余管理没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赵晨瑶 《中国市场》2024,(2):143-146
文章以2017—2021年A股制造企业为样本,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关键审计事项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就制造企业而言,资产减值类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显著抑制其实施应计盈余管理,收入确认类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显著抑制其实施真实盈余管理。此外,文章引入所有权属性这一变量。研究表明,就国有制造企业而言,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能更加明显地约束被审单位实施真实盈余管理;就非国有制造企业而言,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则能更加明显地抑制被审单位实施应计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上市公司配股中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998-2000年231例中国上市公司配股融资的盈余管理进行研究,发现在配股当年及前三年上市公司确实从事了盈余管理,且操控性应计利润显的大于0,但在配股后,没有发现盈余管理的证据。同时还发现盈余管理与企业规模、负债,经营现金流量和非流通股股东配股参与程度负相关,与融资规模和非流通股比率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快速发展步入新时期后提出的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金融改革,能够有效地影响我国金融市场格局,改变企业的融资现状,通过各种有效的作用机制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基于此,本文对利率市场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相关内容展开了研究,先从第一部分展开了对利率市场化这一概念和改革举措的论述,分别介绍和解释了利率市场化的含义,国家采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然性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因素。第二部分对企业融资约束展开了相关概念的探究,指出了融资约束含义,企业融资约束的相关因素以及企业融资约束所带来的影响。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企业融资约束的成因,从信息不对称、现代企业的委托代理结构、信贷配给不均衡、金融双轨制等方面进行了成因分析。第四部分紧接着讨论了利率市场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具体影响。最后在第五部分综合以上部分的分析探究提出了利率市场化下企业融资约束管理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秀婷  陈岩 《消费导刊》2013,(4):107-107
盈余管理是指会计准则限制的范围内,为了把报告盈余调整到满意水平而采取有计划行动步骤的过程。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采用的盈余管理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应计盈余管理方式和真实盈余管理方式。应计盈余管理方式是指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手段的选择来调节盈余的行为。应计盈余管理方式主要是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对企业的盈余进行适度的调整;真实盈余管理方式是指企业通过构造真实交易或者改变交易的时间来调节盈余的行为。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主要有:关联交易、非经常性损益调整等。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本文对两种方式对企业盈余的影响分别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2016—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进行研究,探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两种盈余管理方式之间的关系,以及股权集中度在两者关系中起到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与应计盈余管理负相关,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股权集中度越高,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与应计盈余管理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越强,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  相似文献   

20.
会计盈余系统分为应计和经营性现金流量两个方面,那么从盈余管理的—实施手段看,盈余管理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就目前的研究看来,主要围绕着应计盈余管理,而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研究较少,新会计准则施行后,两种盈余管理方式普遍存在于上市公司的实务中,单纯地研究应计盈余管理或者是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较片面,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将应计盈余管理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相结合,探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