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跨境电商综试区是我国通过区域先行先试推动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体现,也是结合新发展格局推进数字贸易的有效路径,科学评估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贸易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10—2020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将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的贸易促进效应,得到如下结论:首先,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显著扩大了城市的进出口规模,该结论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其次,城市物流体系完善、信息化建设推进以及跨境贸易企业集聚,是跨境电商综试区促进贸易发展的重要机制。最后,异质性分析显示,跨境电商综试区对于经济基础较弱和内陆城市的贸易促进效应更加明显,具有包容性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在进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为应对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各地逐步申请建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其中杭州综试区成为全国首家。由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初步建立,属于试验试点阶段,文章指出影响跨境电商综试区发展的具体因素,并着重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建设路径进行了研究,以期促进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是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战略举措,更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潜在动力。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我国跨境电商综试区设立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综试区设立显著提升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机制分析表明,综试区设立通过“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和“激励效应”提升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分析发现,综试区设立对制度环境较好地区的企业,以及小规模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最后,提出我国需要加快推进综试区建设,进一步拓展和优化政策作用路径,助推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  相似文献   

4.
2018年7月13日长沙获批成为第三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论文在分析长沙跨境电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长沙跨境电商发展存在问题,并提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路径,以期为长沙综试区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价值链相关理论,对跨境电商综试区如何提升地区国内价值链地位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基于2012年、2015年及2017年中国省区区域间投入产出表30省份42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跨境电商综试区对国内价值链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1)跨境电商综试区对国内价值链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该结果稳健;(2)跨境电商综试区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集聚与外资进入实现国内价值链提升;(3)跨境电商综试区对国内价值链提升的有效性具有地区异质性,北部地区效果明显大于南部地区,这一发现对进一步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具有参考价值。本文结论对于调整与制订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跨境电商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点培育方向之一。2020年设立的第五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大多位于一些次发达地区,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与前四批综试区相比有较大差异。本文分析了这些地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面临的主要瓶颈,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长三角地区截至2020年底设立的23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来论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对长三角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加入控制变量,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都能够显著促进长三角地区的出口贸易,同时该模型还通过了安慰剂检验和样本排除极端地区的检验。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内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综试区内区域经济差距明显及各城市之间开放程度差异较大等。因此,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应继续加大对综试区的建设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配套资源,努力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建设中国(呼和浩特)跨境电商综试区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助推内蒙古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跨境电商综试区对内蒙古外贸的驱动效用至关重要。综合内蒙古区位特征及其电子商务起步较晚的现实情况,从政府、通关监管、外部环境三个层面分析中国(呼和浩特)跨境电商综试区推动内蒙古外向型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其他区域综试区发展经验,提出几点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南通作为苏中地区唯一获批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城市,必将成为苏中地区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引擎,对地区间跨境电商联动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南通跨境电商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收集相关资料并运用扎根理论构建起南通打造苏中"跨境电子商务核心区"的影响因素模型,进而归纳出影响因素模型主要包含宏观环境、微观环境、跨境平台、综合竞争力等四个范畴。最后,对影响因素模型进行逐层分析,并阐明南通打造苏中"跨境电子商务核心区"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开展跨境电商业务较早,而且发展速度很快。无论是跨境电商规模、应用水平、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水平均稳居中西部首位,全国前列。伴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数字化产品和服务贸易日益成为我国跨境电商的重要内容,由此带来的数字贸易不仅有利于跨境电商贸易结构的优化,而且符合我国绿色低碳经济的要求。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深入,河南省跨境电商也面临着提速增值的需求,以货物贸易为主的跨境电商需要尽快提升数字贸易所占比重,实现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要求。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开展数字贸易的优势进行分析,并且指出河南省发展数字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动河南省发展数字贸易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跨境电商产业在综合试验区背景下,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通过对四川省跨境电商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并从利用综试区和自贸区叠加优势,优化营商环境;科技赋能,加快信息共享;培养和引进龙头企业,完善跨境电商产业链;加强跨境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完善金融扶持;建设海外仓,发展多式联运,提高供应链效率;加强跨境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四川省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分析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趋势,阐述了哈尔滨市跨境电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哈尔滨市应加快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力争建成对东北亚和北美的跨境电商枢纽城市,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和资金扶持、加快培育跨境电商主体、推进跨境电商集聚发展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跨境电商发展势头良好,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引擎。综试区和自贸区助推黑龙江省走向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黑龙江省跨境电商要化危为机,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新征程中,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培育跨境电商产业,打造智慧供应链体系,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方面持续发力,以促进黑龙江省跨境电商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这几年来,跨境电商产业发展迅速,同时也遇到一些制约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的难题。从产业链的视角,分析杭州出口跨境电商的发展历程,杭州综试区的创新经验。杭州将跨境电商作为贸易新形式,从上游着手,把它逐渐融入到制造业当中去,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应用于全产业链,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跨境电商在中国蓬勃兴起,湖北省跨境电商发展较为落后。先基于中国跨境电商发展背景,分析湖北跨境电商发展的特点,即跨境电商起步晚、全国占比低、发展后劲足;接着分析湖北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的困境,主要表现为缺乏政策环境支持、缺乏本地的知名的跨境电商平台和配套服务企业、湖北特色商品种类与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主流商品不尽吻合;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包括培育跨境电商平台及跨境电商企业、充分挖掘武汉跨境电商综试区和湖北自贸区潜力、跨境电商和地方特色产业群高度融合、大力培养跨境电商人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外贸中占据的比重逐年增加,对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黑龙江省近几年在自贸区和综试区建设等利好因素的推动下,跨境电商的发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总体交易规模、跨境电商平台发展、在线纠纷解决能力、跨境电商物流建设和专业人才储备上还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跨境电商的长远发展。因此黑龙江省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以及地域优势,走上一条富有地域特色的对俄跨境电商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跨境电商的爆发式成长使得我国对外贸易在下行形势中重现生机。安徽省是制造大省,其对外贸易同江浙等沿海地区及全国发展水平相比虽显薄弱,但随着合肥综试区的设立,跨境电商将推动我省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助力"安徽制造"走出去。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杭州面临着跨境电商人才资源短缺的问题,如何构建多方协同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杭州市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的现状,建立了"政府引导、高校主管、企业参与"的互动合作机制,提出了校政企协同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具体措施,以期助推综试区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下沙园区为例,中小外贸企业在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中仍存在业内同质化竞争加剧、监管政策有待系统化明确、跨境电商人才缺口严重等问题。中小外贸企业应运用大数据加强跨境电商监管,加强部门协作,提升跨境电商监管合力,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复合型跨境人才培养,构建跨境物流体系。同时,政府部门应逐步建立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特点的政策体系和监管体系,叠加更多的贸易便利化政策,激发发展活力,形成产业集聚,促进中小外贸企业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已基本得到控制,而在国外正处于暴发蔓延阶段,波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我国外贸主要辐射区域的欧美,形势更为严峻。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许多国家采取了"封国封城"的策略,订单延迟、合同取消、供应链熔断……我国外贸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冬。4月1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我国为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祭出的三大"杀手锏"。第一大杀手锏为新增设46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增设跨境电商综试区的目的是什么,会给企业带来哪些政策利好?企业如何利用跨境综试区自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