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凸显出现行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的种种弊端。该文指出,现行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的根本缺陷在于高度垄断,为此应通过加强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推动现有评级行业的改革,并推动国际信用评级行业新秩序的建立。中国应从宏观政策层面出台措施,扶持和推动本国自主信用评级体系的做大做强,并参与到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的重建中。  相似文献   

2.
信用评级是解决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在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运行中起着风险揭示、市场定价、防范信用风险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国际信用评级领域形成了以美国三大评级机构为主体的寡头垄断格局。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凸显出现行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的种种弊端。本文分析了现行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所存在的缺陷,探讨了国际社会及我国政府为进一步完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所采取的措施、信用评级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要作用及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佩佩 《中国金融家》2010,(10):130-131
从全球金融海啸、到希腊债务危机,继而到欧洲债务危机,这一系列全球性事件日益凸显出现行国家主权评级的缺陷和弊端,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改革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已迫在眉睫。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日前G20多伦多峰会上指出:要制定客观、公正、合理、统一的主权信用评级方法和标准,使有关评级结果准确反映一国经济状况和信用级别。  相似文献   

4.
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权威性受到质疑.在国际信用评级面临危机的同时,中国的信用评级业应抓住时机,加强信用评级的公开、公平、公正、独立性、专业精神的建设,强化对评级机构本身的监管,逐步建立具有公信力的本土评级机构.  相似文献   

5.
朱悦蘅  叶兵 《西南金融》2011,(12):70-73
次贷危机中信用评级"失效"的教训,正在推动着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新一轮改革。如何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监管,从而更好地实现风险预警功能是改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在解析信用评级机构角色冲突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信用评级机构实施法律监管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的现实困境,最后对完善我国信用评级行业法律监管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国际和国内信用评级体系的现状,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使得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评级行业,我国信用评级业也急需改革。本文列举了近几年关于推进信用评级改革的措施,探讨了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是导致次贷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评级机构的信誉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扮演的独立性与利益性两难角色,并结合国际评级机构的运行及其监管的教训,为规范和发展我国的信用评级市场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张鹏  朱珠 《新金融》2013,(4):44-48
目前,国际信用评级机构遭遇了自其建立以来最严峻的信任危机。本文研究了主权信用评级的决定因素,并从近几次危机中评级失真的原因分析入手,提出了信用评级机构的规范化方法。研究表明:正常年份中,债务国发展的基本面情况是主权信用评级的主要决定因素;评级行业的垄断与评级机构特殊的政治目的固然是近年来评级失真频现的原因,但国际投资者对于评级机构的过度依赖亦是危机中"评级结果决定主权走势"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要辩证地看待评级机构,既不能一概否认,也不能无限夸大,应该在提高投资者自身风险评估能力的基础上,强化评级市场的竞争,并且努力构建内外监管相结合的全方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际信用评级机构遭遇了自其建立以来最严峻的信任危机。本文在简要介绍信用评级机构与主权信用评级的基础上,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研究了主权信用评级的决定因素;并从近几次危机中评级失真的原因分析入手,提出了信用评级机构的规范化方法。研究表明:1、正常年份中,债务国发展的基本面情况是主权信用评级的主要决定因素;2、评级行业的垄断与评级机构特殊的政治目的固然是近年来评级失真频现的原因,但国际投资者对于评级机构的过度依赖亦是危机中"评级结果决定主权走势"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3、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评级机构,既不能一概否认,也不能无限夸大,应该在提高投资者自身风险评估能力的基础上,强化评级市场的竞争,并且努力构建内外监管相结合全方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针对信用评级业暴露出来的种种缺陷和问题,欧美各国及国际主要评级机构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正确分析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下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暴露出的种种弊端,充分借鉴国际信用评级行业改革经验,对加快推进本国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家新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成立,是否足以撼动标普、穆迪和惠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的实际垄断?力量稍显不足,但行动已经开始。10月24日,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三家信用评级机构在北京联合发起成立"世界信用评级集团",致力于推进国际评级体系改革,建设独立的国际评级体系,通过向世界提供公正的评级信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针对信用评级业暴露出来的种种缺陷和问题,欧美各国及国际主要评级机构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正确分析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下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暴露出的种种弊端.充分借鉴国际信用评级行业改革经验,加快推进本国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对正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我国信用评级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次债危机以及正在蔓延的欧债危机,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金融市场表现出对现行国际评级体系的不满。而在"炮轰"和斥责的同时,中国评级业更要深刻反思并引以为鉴,加强对本土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的评级,提升信用风险预警的准确性和信用评级的专业性,更好地承担起我国资本市场信用服务和社会信用安全的责任。为此,本期专门策划一组"民族信用评级发展特别报道",通过传递金融监管部门的声音、国内评级公司负责人的言论以及业内专家学者的建议,总体展示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成就,思辨发展问题,提出改革方案,进而将中国信用评级思想理论和实践推向新的高度,使民族的评级机构"直起腰杆",在国际舞台上彰显魅力!  相似文献   

14.
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主权信用评级结果备受国际投资者的质疑。文章以中国和美国在2008年8月至2018年9月期间发行的固定利率附息国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真实利息成本模型来分析主权信用评级对中美两国国债发行成本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标普信用评级的变动并未对国债发行成本产生预期影响。进一步,文章结合2017年9月标普下调我国主权信用评级的案例,对现行国际主权信用评级体系的不合理性及破除主权信用评级霸权的重要性进行剖析,并提出提升我国在主权信用评级市场上话语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此次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全球流动性过剩造成的投机性资金膨胀,也有低利率环境催生的房地产业过度繁荣,还有衍生品交易泛滥导致的资产泡沫.除了上述原因以外,信用评级机构在此次危机中的表现也广受非议.本文首先探讨了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然后分析现有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得出若干对中国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完全平息,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再度显现,主权债务危机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不断深化与升级,牵动着全球金融市场的敏感神经.此次债务危机固然与世界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普遍实施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使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快速增长有关;但对以标准普尔(S&P)、穆迪(Moody's)、惠誉国际(Fitch Ratings)三大传统国际评级机构为代表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由于未在历次金融危机中形成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信用评级,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全球信用资源严重错配和信用风险过度积累,加剧了金融市场动荡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乃至世界各国的政府官员的诟病,其背后的信用评级市场监管体制也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信用评级发展的形势与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构国际信用评级秩序的大背景下,加快推进我国的信用评级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也是中国由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的时代要求。当前,国际三大信用评级巨头的信用危机为中国信用评级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我们亟需打破信用评级领域的外资垄断,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必要的政策扶持等措施,加快民族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完善我们的金融体系,维护国家的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8.
美国控制中国2/3信用评级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正在大规模收购中国的信用评级机构,目前已经控制了中国信用评级市场2/3的份额,严重威胁中国的金融安全."6月27日,在新华社等机构主办的"中国信用评级高峰论坛"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巡视员、<信用评级与国家金融安全>课题组组长吴红如此警告说,目前中国亟待建立独立自主的信用评级体系,掌握资本市场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2月,惠誉、标普、穆迪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先后下调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敲响了西方国家主权信用危机的警钟。希腊成为10年来欧元区唯一遭"降级"国家,  相似文献   

20.
梁涛 《征信》2011,(6):43-4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信用危机激发了社会对“信用评级悖论”的关注.声誉溢价模型与美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历史说明了声誉机制对破解“信用评级悖论”、促进信用评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由于竞争过度、评级方法不透明、声誉信号传递不通畅和付费方式的影响,我国评级市场声誉机制难以发挥其作用.因此,应改革现有的信用评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