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家河煤矿401111回采工作面具有强冲击危险性。本文采用综合分析与即时监测预警相结合,将区域预测与局部监测相结合来对401111回采工作面冲击地压进行监测。区域监测预警通过ARAMIS M/E微震监测系统实现,对于有冲击危险的局部区域开展局部监测预警,采用ARES-5/E地音监测系统、KJ470矿山地震波监测系统、KJ24支架工作阻力监测系统联合监测,综合确定401111回采工作面冲击地压的危险等级后,为选择防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刚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7):137-137,139
为了解决煤矿工作面采掘期间瓦斯超限及其带来的危险性,对煤矿综采工作面地质进行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提出采用高瓦斯低透煤层深孔爆破和尾巷倾斜大直径钻孔抽采相结合的技术进行区域瓦斯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综合指数法是用统计学方法对一组相同或者不同的数值进行处理,使不同性质及计量单位的数值标准化,最终使之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指数,对工作综合水平进行评价。针对某工作面发生的冲击型突出事故进行研究,通过对动力现象的机理及冲击特征分析,以及对冲击、突出危险性的实验室研究,利用综合指数法确定该采区总体上属于中等冲击危险,为后续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划定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范围是有效防治自燃发火的关键,判定切顶留巷采空区的自燃危险区域,以青龙煤矿21802停采线切顶留巷采空区为例,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通过模拟得到采空区漏风场及氧浓度场的分布规律,分别利用漏风风速和氧气体积分数两个划分标准对自燃危险区域进行划定。结果表明:根据不同划分标准划定的范围略有差别,取其合集并结合遗煤分布情况,得到自燃危险区域范围:以工作面为界沿煤层走向,进风侧采空区32~62m;工作面中部采空区47~67m;回风侧采空区26~53m;高度范围为0~40m。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多断层矿场一、二采区留设的隔水煤柱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本文基于工程概况,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手段将五处隔水煤柱分为三种类型,并通过计算煤柱极限宽度的煤柱宽度安全系数分析圈定煤柱对采掘区域的影响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除“Ⅱ”号隔水煤柱能够保持稳定外,其他四处煤柱均具有安全风险。此外,FLAC3D软件模拟结果表明:煤柱“Ⅱ”因宽度较大、塑性区较少,发生失稳的可能性较小,冲击危险等级低,而随工作面推进一定距离后,煤柱“Ⅰ”“Ⅳ”“Ⅴ”区域均存在冲击地压风险。据此,本文针对该矿隔水煤柱的理论分析结果和数值模拟结论,提出煤柱区域冲击危险监测及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6.
冲击地压危险掘进工作面具有一定特殊性,不仅挖掘开采的难度相对较大,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冲击地压危险掘进工作面贯通期间,如果贯通技术不到位,安全防护力度不足,受动载压力和静载压力的叠加影响,很容易诱发冲击地压。对此,本文结合各冲击地压危险掘进工作面的机理,对贯通技术以及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石港煤矿的具体情况,分析讨论了工作面回采期间高抽巷、内错尾巷气体成分变化情况与采空区自燃发火危险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采空区自燃发火危险性预测的理论指导,并进一步明确了其有效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自煤炭开采以来,煤矿井下过空巷问题始终没有被很好解决,一直困扰着矿井安全高效发展。空巷是在矿井开采混乱或在煤矿煤炭资源濒临枯竭时,回收区域煤或上、下山等较大煤柱时存在的老巷,或由于综采工作面更改回采方案之后在回采工作面中间留下的巷道。回顾总结国内外工作面过空巷的发展历程,矿井工作面过空巷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始终是围绕空巷支护工艺、巷道变形与巷道围岩相互作用关系这一课题进行的。本文重点介绍巍山煤业150119工作面过空巷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5110工作面主采5#煤层具有强冲击倾向性,结合工作面的地质构造和矿压显现等因素,划分了冲击危险区域,提出通过人为制造工程缺陷,消除冲击危险。根据数值模拟可知,工程缺陷结构对巷道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采用钻屑法对卸压效果进行检验,最大的钻屑量未超过冲击地压危险临界值3.4kg/m。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王家山煤矿近年来矿压动力显现日益严重现象,根据冲击地压强度弱化减冲理论[1],在E11202-2工作面掘进过程中,采取工作面正前施工大直径钻孔进行卸压,然后利用钻屑法进行效果检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解决了工作面正前煤体冲击危险,确保工作面的正常掘进。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分析了应对北一四层轨道中巷突出煤层施工,工作面指标测定均有超过防突预测敏感指标临界值,最大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2达到392Pa,最大钻屑量Smax达到8L/m的实践情况。采取具体防突措施保障安全施工,对突出煤层危险区域安全掘进施工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新安煤田的孟津煤矿主采的二1煤层为单一低透气性突出厚煤层,工作面瓦斯含量高,瓦斯涌出量大,针对工作面瓦斯防治的实际情况,矿井采取了工作面回采前的瓦斯预抽和回采期间的瓦斯抽采综合瓦斯防治技术措施。在工作面回采前,采用底板巷穿层钻孔水力冲孔预抽和采煤工作面本煤层顺层钻孔预抽的"交叉立体"瓦斯抽采技术,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用工作面浅孔抽采、上隅角埋管抽采、沿空留巷处采空区抽采、采空区"小立井"抽采、高位钻孔抽采、工作面煤层注水等瓦斯防治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瓦斯治理效果,实现了综采工作面的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应用水平,研究“110工法”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矿压及围岩变化规律。布设观测站,观测沿空留巷区域矿压变化规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双龙煤矿201综采工作面相关数据进行模拟,分析该工作面的围岩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显示,综采工作面推进距离越长,支护前架受到的矿压越大;液压支架前架受到压力越大,沿空留巷受到的矿压越大,强度不同,围岩变化规律不同。说明了综采工作面推进距离、液压支架受压程度对矿压影响较大,充填体宽度、强度对围岩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该研究对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期间的安全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使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成功应用于综采厚煤层工作面,从而提高矿井煤炭采出率及经济效益,细致进行了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施工设计,并在新三矿162506工作面进行了现场实际应用。采用高水速凝材料留巷技术后,成功留巷320米,留巷高度保持在2.5—2.8米,巷宽保持在1.4米,效果显著。表明无煤柱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适合综采厚煤层工作面的围岩条件,高水材料也满足厚煤层巷旁充填沿空留巷需要。  相似文献   

15.
7213综采工作面机巷处有火成岩,会对机械设备造成严重损害,同时影响工作面的推进速度。针对此难题,尝试在7213工作面机巷应用深孔松动爆破技术,在分析深孔松动爆破技术原理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钻孔布置方式、施工工艺及效果评价要求。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提高工作面推进速度,极大改善综采工作面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6.
空巷是小煤窑无序开采或由于方案改变在回采工作面中部留下的巷道.当综采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经过空巷时,容易造成大面积冒顶,影响安全生产,若不开采空巷区域的煤层,又会造成资源浪费.掌握综采工作面过空巷关键技术对提高资源回收率、避开搬家等方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现通过我公司黄白茨矿0920工作面过大断面空巷(中切眼)的实践,对综采...  相似文献   

17.
化学实验室及其储藏间内使用和存放的危险化学品,存在着品种繁多、性质各异、存放地点分散、使用人员较多等情况,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实验室及其储藏间火灾危险性、爆炸危险区域的合理分类和划分,有助于降低其固有火灾危险性和爆炸危险性的等级,把发生事故的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空巷是以前小煤窑无序开采或布置综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留下的巷道、硐室,当综采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经过窄巷时,容易造成大面积冒顶.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如果不开采空巷区域.又会造成资源浪费。在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掌握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空巷关键技术.不断提高资源回收率,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消除端氏煤矿3105回采工作面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对该工作面实施了本煤层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的区域消突措施。为了检验区域防突措施消突效果,分别对工作面抽采钻孔布置、残余瓦斯含量和瓦斯预抽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抽采钻孔布置均匀,无预抽空白带;抽采后的残余瓦斯含量最大为6.13m3/t;瓦斯预抽率达到69.35%,远超30%的要求。评价结果表明3105回采工作面经过区域抽采后,已经消除了突出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引进使用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研制的ZDY-6000LD千米定向钻机,结合我矿实际生产,在东翼皮带巷1#钻场施工425工作面区域预抽钻孔,对425工作面4#-2煤层瓦斯进行预抽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