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航天产品的质量 ,早在 1 994年 ,航天系统就提出推行零缺陷管理。从那时起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简称动力所 )勇于实践、大胆探索 ,并结合本企业特点摸索出一套实现零缺陷管理的模式。笔者认为零缺陷管理制度实际上是一个全员的、以逆向为主的、有效的质量监督系统 ;实现零缺陷管理必须对质量行为进行量化考核 ,规范质量责任制 ,引入质量竞争机制。本文将介绍一下动力所的做法。一、对质量行为进行量化考核美国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比所著《零缺陷的质量管理》一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个核心要求 ,要求每一个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四…  相似文献   

2.
(3)安全责任体系 根据工序间技术工艺上的关联性,为防止上道工序将隐患传导到下道工序,新汶矿业集团协庄矿打破过去粗放式的安全管理模式,积极推行“岗位区域安全联责、职工安全联保”管理制度,制定了实施细则及安全责任追究考核办法,层层签订联保合同,将安全区域细化到每个岗位,对安全责任和安全区域进行细化量化考核,用“联责联保”安全责任链把每个职工牢牢地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航天产品的质量,早在1994年,航天系统就提出推行零缺陷管理.从那时起,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简称动力所)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并结合本企业特点摸索出一套实现零缺陷管理的模式.笔者认为零缺陷管理制度实际上是一个全员的、以逆向为主的、有效的质量监督系统;实现零缺陷管理必须对质量行为进行量化考核,规范质量责任制,引入质量竞争机制.本文将介绍一下动力所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本刊1996年第8期卷首语(从“倒逼成本”到“倒逼质量”》一文曾提出了“倒逼质量”的概念:依据“下道工序是用户”的市场理念,将用户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需求按工艺规程层层分解、落实到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班组、各环节,倒逼到制造这件产品的每一道工序上。对上道工序而言,下道工序就是用户。只有每一个上道工序都符合、适应下道工序的质量要求,从最后一道工序出来的产品,亦即企业的产品才能符合、适应用户的质量要求,产品才能进入市场,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上一迁工序不能符…  相似文献   

5.
一、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创造条件的内涵 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创造条件,就是上道工序的劳动者严格按照本工序的要求进行生产活动,不为下道工序留下隐患,使下道工序一开始就进入正常生产状态。从广义上讲,是指上道工序的班组或生产线要为下道工序的班组或生产线创造条件。如煤矿的巷道掘进作为上道工序,它要把巷道掘直、掘平,这就会为下道工序的运输系统创造好条件,皮带机和溜子的安装就会平直,保证运输正常。从狭义上讲,就是上道工序的岗位为下道工序的接续岗位创造余件。如采煤工作面的放炮问题,放炮后支护的柱子不倒,煤冒  相似文献   

6.
文惠 《中华商标》2003,(12):57-58
一、在区域名牌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打一场攻坚战 一个优秀的商标必须要有一个优质的产品作为支撑,山东玲珑橡胶有限公司首先确立了自己的产品质量承诺“不合格产品不出厂,出厂产品全合格”。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以产品质量为中心,坚持“严”字当头,一是责任落实严,按照ISO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的要求,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促进管理职责的实施;其二,进厂材料及生产工序和产品质量检验严,先从材料上确定合格供货方,实行供应链管理,在生产工序质量监督检查上,采取企业中每一名员工的工作都是在为自己的用户服务,生产过程中车间是处室的用户、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用户,质监员监督全工序的管理程序,极大增强员工的精益求精思想,树立了“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其三,考核奖惩制度严,打破了原有等级工资制.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有效地克服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激发员工出精品,创名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同时还不定期地请国家橡胶轮胎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产品进行检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质量保护体制。  相似文献   

7.
新虎威鞋厂一直坚持“将先进的技术应用于生产,致力于品质的追求及完善,把优质的产品奉献给用户,以高质量的服务拓展市场”的质量方针,几经风雨,几番拼搏求实、自信的虎威人用坚定的质量理念、高品质的产品,高质量的服务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赞誉和信赖。名牌源自过硬质量新虎威鞋厂从来就把质量管理放在企业工作的中心位置上,对产品质量提出苛刻的要求——“零缺陷”,这也是虎威产品在市场中树立品牌的法宝。他们在1995年即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生产中提出:“上道工序是下道工序的客户”,把完善质量体系与稳定提高产品质量密…  相似文献   

8.
零缺陷管理是当代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也是集团公司2003年重点推行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它和ISO 9000质量管理标准有很多相通之处,但要求更高,其要求的“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最经济”为我们减少事故、停工、返修、返工、重做等质量损失,实现管理增效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由美国质量管理大师菲利浦·克劳士比(Philip.B.Crosby)提出的零缺陷理论,要求企业建立以零缺陷为标准的质量预控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按照零缺陷的标准进行产品和质量管理,坚持质量持续改进,力求在产品生产的每个环节中"第一次就做对"。  相似文献   

10.
打造本质安全型的发电企业,实现可控、在控,长治久安,笔者以为,必须开展以“设备零缺陷、管理零漏洞、人员零违章、考核零宽容、事故零意外”的安全“五零”目标管理。设备零缺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设备健康是基础、是关键。一是加强设备巡检。采用厂、车间、班组三级抽查挂牌,使用安全检查表、巡检仪等提高值班巡检与设备点检质量,对重要设备、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以及危险源作重点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消除。二是强化检修质量监督。凡参加检修的设备,严格三级质量验收,尤其在自检上把好关。坚持对关键工序、隐蔽部件、频发性缺陷的…  相似文献   

11.
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克劳斯比(Crosbyism)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后来,零缺陷的管理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使日本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并继而进一步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现在零缺陷管理已风行全球。本文结合工作实践简述其在航天方面的应用。一、零缺陷概念和零缺陷管理基本思想1.零缺陷概念零缺陷又被称为无缺点。零缺陷管理思想主张企业在经营管理时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设计者、生产者、经营者要努力…  相似文献   

12.
加强质量教育工作,是当前深化改革形势发展的要求,也是企业职工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企业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企业和职工的素质,必须把质量教育工作作为“第一道工序”来抓,并且要联系实际,不断深化。笔者认为在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应抓好“三个教育”。 1 强化全员的质量意识教育 质量意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灵魂,是职工主人翁责任感、职业道德、思想状况、工作态度的集中反映,也是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3.
一、工序能力指数及其经济性 任何产品都是由一道道工序加工制造出来的,每道工序的质量好坏,最终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的质量。在质量管理中常用工序能力来衡量工序在质量上可能达到的质量水平,说明工序质量的波动可能达到的实际范围。更进一步,人们用工序能力指数来反映工序能力满足产品设计或工艺设计对工序质量要求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克劳士比先生的“零缺陷”思想使美国人的质量意识发生了变革,改变了美国人做事的方式,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和工作没有缺点,并向着高标准的目标奋斗。■“零缺陷”质量文化的核心就是要改变对待错误和缺陷的态度,由把已发生或发现的问题隐藏起来,转变到把问题拿到桌面上来解决,防止再犯。  相似文献   

15.
专题文萃     
零缺陷管理的实施零缺陷管理要求生产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与传统的质量观点相比,零缺陷质量管理有四个特点:一.质量就是符合“要求标准”。达到这个目的的关键在于清楚地把规则穴要  相似文献   

16.
零缺陷管理就是强调管理的核心是做好预防工作,借以消除各种可能出现的隐患、缺陷。工作上高标准、严要求,倡导高度的质量意识。通过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力争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确保产品质量,适应新形势下武器装备质量更高的要求,结合武器装备产品生产的特点,在军工产品生产过程中开展质量精细化管理是适应目前形势的重要举措,只有推行质量精细化管理,才能改变目前管理粗放的状况。应用于产品的质量精细化管理,更强调"零缺陷"理念,强调质量管理能力的系统提升,强调对  相似文献   

18.
张强 《冶金财会》2001,(7):29-30
<正> 一、实施质量成本考核的目的 质量成本是综合反映生产过程中各环节质量投入和质量损失的价值量指标,其优点是具有综合性和可比性,缺点是质量成本不能直接反映产品的质量状态。石家庄钢铁公司拟采用这一办法考核各生产厂主要产品未达到质量要求所产生的损失,各种质量缺陷给下道工序带来的损失或公司对用户的价格让步。  相似文献   

19.
鲍店矿掘进一区积极推行工序管理,由过去管结果变为管过程.使施工过程中的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五个因素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保证了动态质量标准化,工程优良品率达91.1%,提前100天完成1992年进尺计划,有两个头岩巷过十米,32个队次上纲要,节支降耗30万元。这个工区自1990年推行光爆锚喷施工新工艺以来,工程质量大大提高。进入1992年后,他们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出发,参照资料,对施工中各道工序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掘进工序的支配要素47个,锚喷工序的支配  相似文献   

20.
由于地震勘探工作的复杂多样,尤其是它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的系统工程,因此,地震勘探工作对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的质量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物探企业更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包括必须建立严密的质量监督体系、加强员工质量意识、严格执行技术标准、保证每道工序质量等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