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航天工业管理》2010,(3):45-46
国际发射服务公司(ILS)2010年2月中旬宣布,该公司将于2011年进行第一次一箭2颗商业通信卫星的发射。届时,一枚“质子”M火箭将发射SES公司的SES-3卫星和哈萨克斯坦的Kazsat-2卫星。2009年一枚非经营性的“质子”火箭发射了2颗俄罗斯的Express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2.
2011年,俄罗斯一共遭受了5次航天事故,其中发射失败4次,如果算上2010年12月“质子”-M火箭未能将3颗“格洛纳斯”-M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的事故,俄罗斯已在13个月内发生了6次航天事故,损失巨大。在巨大的压力下,俄罗斯于2011年12月28日使用“联盟”运载火箭成功发射6颗美国Globalstar-2卫星,完成了2011年的最后一次发射。  相似文献   

3.
《航天工业管理》2011,(12):41-41
2011年11月28日,俄罗斯使用“联盟”火箭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将一颗“格洛纳斯”-M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成功完成2011年“格洛纳斯”导航卫星的最后一次发射。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航天工业近年来的发展可谓步履维艰,近期又接连出现发射故障。2012年12月9日,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的一颗"质子"-M运载火箭由于发射后火箭上面级发动机出现故障,未能将搭载的Yamal-402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已是"质子"-M运载火箭4个月来第二次出现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的事故。上一次是在8月7日,"质  相似文献   

5.
《航天工业管理》2006,(3):42-42
2006年2月14日,阿里安公司CEO与俄罗斯航天局局长签署了一份“联盟”火箭4次发射的供应合同,2008年起“联盟”火箭将从丰亚那航天中心发射。  相似文献   

6.
《航天工业管理》2010,(10):42-42
国际发射服务公司(ILS)2010年9月初宣布,该公司将使用俄罗斯“质子”火箭在2014年底之前为SES公司发射6颗卫星,扩大了原于2007年6月签订的协议。  相似文献   

7.
<正>自2014年7月9日成功完成Angara轻型火箭的首次试验飞行后,俄罗斯2014年12月23日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成功进行了Angara 5A重型火箭的首次试验飞行任务。按照计划,Angara 5A重型火箭在投入使用前将进行10次试验发射,其中前2次均搭载模拟载荷。  相似文献   

8.
《航天工业管理》2000,(8):45-45
以研制小卫星闻名的英国萨里卫星技术公司最近研制出一种重仅6公斤的“纳米卫星”,取名“快照”(SNAP)。SNAP-1定于2000年6月28日启程赴俄罗斯做发射前准备,8月份由俄宇宙号火箭送入高65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与它一起发射的还有中国的清华1号小卫星以及俄罗斯的一颗军用卫星。  相似文献   

9.
《航天工业管理》2005,(4):41-41
法国总理拉法兰2005年3月21日签署4项文件,涉及俄罗斯联盟号火箭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的计划。欧洲投资银行、阿里安航天公司以及欧洲航天局也签署了这份文件,为欧洲使用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奠定财政和司法基础。首次发射预计2007年进行。欧洲投资银行已经为该计划贷款,包括以法国政府担保品相抵的1.21亿欧元。根据阿里安航天公司预计,在库鲁建造“联盟号”火箭发射平台的费用将达到3.34亿欧元。  相似文献   

10.
《航天工业管理》2007,(6):F0002-F0002
从1970年4月20日“长征”一号火箭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至今,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了100次发射,首都航天机械公司为此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航天工业管理》2010,(2):45-46
销售俄罗斯“质子”火箭的美国国际发射联盟公司(1LS)称,它可以以欧洲版的“联盟”火箭1/3的成本发射“伽利略”卫星。作为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ILS正在权衡是否向欧盟出价“质子”火箭。该战略还包括让“质子”同时携带2颗中型通信卫星进入静地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12.
2008年4月25日23时35分,我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火箭发射25分钟后,星箭分离,测控数据表明,卫星准确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天链”一号01卫星是由“长征”三号甲家族的最后一位成员“长征”三号丙火箭送人太空的。据悉,此次发射为中国航天2008年航天发射任务的“首战”,同时也是“长征”三号丙火箭的首次飞行,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05次飞行。本年度,“长征”三号丙火箭还将有2次飞行。  相似文献   

13.
《航天工业管理》2011,(7):46-47
据SpaceNews网站2011年6月27日报道,日本首颗小型对地观测卫星Ansaro-1将于2012年12月发射,这比原计划推迟了一年,而且卫星发射所使用的火箭也由原计划的日本Epsilon火箭改为俄罗斯第聂伯(Dnepr)火箭。  相似文献   

14.
《航天工业管理》2011,(10):40-41
一个独立的NASA调查小组评审了俄罗斯有关2011年8月24日“联盟”火箭发射失败的原因,认可了俄罗斯方面对事故作出的分析,以及在10月30日进行下次火箭发射前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航天产品     
《航天工业管理》2011,(5):46-46
据阿里安航天公司网站报道,2011年4月22日,阿里安航天公司使用Ariane5火箭成功发射了Yahsat Y1A和New Dawn2颗通信卫星。这次发射是Ariane5火箭2011年6次发射计划中的第二次发射,也是该火箭的第57次发射,其中43次成功。  相似文献   

16.
政策与计划     
《航天工业管理》2013,(7):59-60
发射事故将加速俄罗斯航天工业的改革步伐 2013年7月2日,一枚搭载3颗“格洛纳斯”导航卫星的俄罗斯“质子”-M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后随即发生爆炸。此次发射事故预计将给俄罗斯方面造成高达60亿卢布的损失,同时也给俄罗斯航天工业敲响了改革的警钟——必须对航天工业进行一场深层次的改革。这已是俄罗斯自2010年以来发生的第10次航天发射事故。  相似文献   

17.
《航天工业管理》2013,(12):41-42
随着SpaceX公司的Falcon 9 v1.1火箭将SES-8商业通信卫星成功送入轨道,标志着美国本土4年来第一次完成商业通信卫星发射。这期间,俄罗斯和欧洲的火箭几乎包揽了全球商业发射合同。其中原因不是美国火箭的可靠性,而是成本问题。正如SES的总裁称,目前从商业的角度看,只有2家发射服务商可选,一个是国际发射服务公司的Proton火箭,另一个是Ariane 5火箭。  相似文献   

18.
《航天工业管理》2000,(8):46-46
推迟两年之久的国际空间站服务舱恒星号发射日期,近日已被美俄航天官员敲定。发射日期定在2000年7月2日,由大推力质子号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9.
2008年3月15日,一枚“质子”-M火箭按预定时间起飞,搭载着一颗美国商业卫星——SES美洲通信公司的AMC-14卫星,但因上面级提前关闭导致发射任务失败。AMC-14卫星被迫停留在远地点28,000千米的椭圆形转移轨道上,未能抵达地球同步轨道。随后承担“质子”火箭商业任务市场运营的国际发射服务公司宣布,火箭上面级在执行第二次点火时出现故障。AMC-14卫星的所有者SES美洲通信公司在4月11日宣布该卫星“完全丢失”。  相似文献   

20.
在经历了2年半痛苦的发射暂停时期之后,“发现”号航天飞机终于在2005年7月26日美国东部时间10点39分从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2分零5秒后,火箭助推器与轨道器成功分离,随后顺利进入轨道。“发现”号此次飞行携带了7名航天员,其中1名是日本航天员。这次飞行任务将历时12天,航天员们将于8月7日返回地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