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人类的新技术革命是21世纪初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确实如此,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人,也是目前被城市化的速度最快的人群,这意味着每年有一批农民兄弟成为城市人,有一批乡村被城市化。但在这样快的被城市化过程中,我们的建筑和城市建设速度太快,很多事情未来得及细细思考,就已经实现了,而且在很大范围内又被复制了。在城市被快速建设过程中,人的尺度和人的全面需要往往被放在不重要的地位甚至被忽略。  相似文献   

2.
近三十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世界同期平均水平的两倍。除京沪穗外,深圳、南京、大连、成都等一大批城市迅速崛起,它们代表着一股新生的经济力量,以其独特的面貌,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捕风捉影     
《人力资源》2010,(5):58-58
我国成为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联合国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极为迅速,目前全球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中,有四分之一都在中国。中国在过去30年中的城市化速度极快,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城市世纪,“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最振奋人心的口号。 近三十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世界同期平均水平的两倍.除亩沪穗外.发展可圈可点的城市实在太多:滨江近海的南京,  相似文献   

5.
与世界上各国相比,中国的城市人口增长率是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城市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和城市所致,可以视为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城市是我国经济增长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和现代化因素最密集的地区,城市人口承载能力最高,经济产出最大,经济效益最好。城市化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后也仍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中国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城市化,城市化是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峰 《国土经济》2011,(9):68-70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城市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和发展。但只有发展的速度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并以民生作为根本,这样的城市化才是有意义的。据报道,现在全国有16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在此目标鼓动下,有的城市急功近利,大拆大建,把一场应该循序渐进的城市化运动演变成了一场“城建大跃进”。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未来 2 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将对全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许多国外学者把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 2 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城市迅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两倍。但是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城市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 ,1 995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为75% ,中等收入国家为 6 0 % ,低收入国家为2 8% ,而中国城市化率还不到 30 % ,与低收入国家相近 ,低于中等收入国家三十个百分点 ,…  相似文献   

8.
陈菊 《房地产导刊》2003,(72):28-31
近几年住房投资每年以1000亿的速度增长,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态势,这是一个人的经济环境。房地产行业发展与国家的人均GDP有关,中国人均GDP只有800美元,城市人均GDP不过1300美元,房地产刚刚进入起步阶段,在人均GDP由目前的水平上升到8000美元过程中,我国的房地产行业都会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另外,中国面临的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过程,目前中国城市化水平还低于第三世界的平均水平,所以城市住宅的发展是长久的、持续的。城市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有潜力的市场。  相似文献   

9.
《科技与企业》2004,(2):74-75
城市是全球发展的焦点所在,世界上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且城市化的速度仍在加快,亚洲国家的这一现象尤为突出。由于城市是商品和服务的主要消耗和集散地,所以城市又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考虑对象。目前,许多城市正成为商品和服务的越来越大的消耗者,而这些消耗的资源都来源于这些城市所依赖的周边区域。随  相似文献   

10.
《蜀都房地产》2004,(A03):3-6
一、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从选择城市化模式开始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潮。全国每年约有1800万人从农村迁往城市。每年城市新建建筑面积约10亿平方米,农村建筑面积也在10亿平方米左右。一般来说,当城市化比例达到30%时将进入起飞期,在30%至75%期间处于高速发展期,到75%以后人口迁移速度则减慢。我国现在的城市化比例是39%,已处于起飞期。这一时期可能持续30至40年。  相似文献   

11.
《企业与市场》2005,(2):33-34
2004年一本对中国当代城市建设进行反思的《中国城市批判》(长江艺出版社出版)中,作海默从当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16个城市的化个性和城市伤口切入,对每个城市的化与命运进行鞭辟入里的剖析、反思,人与经济并举,理与哲思辉映,嬉笑怒骂,诙谐幽默,亦庄亦谐,是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第一部城市化反思的惊世之作,被称为“来自中国民间最尖锐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小城镇迅速崛起,在此期间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是同期世界城市化平均速度的二倍左右,2007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4.9%。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而且对经济结构、社会结构都产生了新的影响。进入新阶段,面对新矛盾新问题,有赖于重新审视政府在城市改革中的职能定位和作用,更需要各级政府以开创性的思维进行变革和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13.
系统观在城市品牌建设中的折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茫茫无尽的荒野走进楼宇林立的城市,人类不断从无知走向文明,又继续从文明迈向更高的文明。城市,作为人类历史进程的见证,处处散发着智慧之光。21世纪有“城市世纪”或“城市时代”之称,未来的世界被认为是一个城市化的世界。早在1993年联合国东京“大城市管理”会议就宣告:“21世纪将是一个新的城市世纪”。1996年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人居大会,与会的各国元首、政府首脑和政府代表团通过的宣言中指出:“城镇是文明中心,他们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精神及科学的进步”,并再次提出“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这些预言阐明了城市化是现代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在世界城市化进程日趋加剧的今天,城市要想取得发展就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没有品牌的城市,等于一座没有生命的孤城,必将被滔滔的历史洪流所淹没。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性格,也许岁月会随风飘逝,可打上品牌烙印的城市的脸孔却会永远清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认为应吸取城市化的历史教训,重视城市化的质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应保持适宜的城市化速度、城市化的有序性,衡量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水平不仅要有经济指标。还要有社会指标,要保护和发展城市-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的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化滞后根源新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 ,很多人认为城乡户籍制度、重工业化战略和城市建设不力是中国城市化滞后的主要原因。实际上 ,这只是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现象和结果 ,其根源在于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工业结构处于世界产业体系中下游 ,城市化进程缺乏强大的经济基础 ;城镇流动人口经济收入较低 ,不能跨越城市化最低门槛 ,完成城市化的彻底转变 ;作为城镇人口就业的主要渠道———服务业———达不到人口城市化起跑的经济、人口的临界点。这三点决定了中国城市化滞后现象必将长期存在 ,而合理加速城市化进程的重点是确定有希望城市化的流动人口阶层 ,让这部分人口先城市化  相似文献   

16.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苏联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大规模工业化有计划地配置生产力,消除地区间经济社会不平衡以及加强落后地区开发建设的方式,迅速地推动了苏联城市化。七十年来,城市人口共增加了一亿五千万人,城市人口比重增加48个百分点,大大超过了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同期速度,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苏联城市人口比重目前已达到66%,有些地区的变化远远超过了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平均水平的41.3%,而接近了发达国家的70.5%。目前苏联城市已发展到2170座,3864座工人型城  相似文献   

17.
刘迎 《城市经济》2004,(3):38-41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从城市形成之日起,它便有了自己的历史,其遗留下的一批历史化遗产都是这座城市形成与发展的见证。当今,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注重对历史化名城的保护,深入挖掘城市化价值,延续城市历史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中,苏联城市化持续高速发展是引人注目的。1980年苏联城市人口比重已达百分之六十二,苏联东部的城市人口已增长到了六千多万。而西伯利亚,已有百分之七十的人住在城市里。这个数字说明,西伯利亚城市化更为迅速,已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现在,年轻的西伯利亚城市基本上都已形成了自己的风貌。例如,托博尔斯克是历史最古老的,新西伯利亚市是人口最多的(1312000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被人称为西伯利亚现代工业的一面镜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不久前提出建设世界城市,成都市要做国际田园城市,而珠三角则提出建设世界的城市群。值得自豪的是,珠三角现在已是世界级城镇群,但这些镇还不都是城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珠三角并未完全实现城市化,今天仍是一种半城市化。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的过程是农村居民减少、城市居民增加的过程。随着各地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的问题表现得相当突出:一批得不到完善就业、社会保障的失地农民,有可能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一批既向往城市生活又滞留于农村的农民,也有可能成为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障碍。以苏州市为例,该市至2004年底约有30万左右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占该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总量的5-6倍,其中由于征地建设造成的绝对剩余劳动力有21.54万人,并且还在不断地增加。同时,因生产工具改进带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14.1万人,这部分人员实际上仍处于农业生产之中,是一种潜在的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人口减少以及外来劳动力的渗透,这部分劳动力将成为显性的失业者。同时由于征地建设造成的绝对剩余劳动力有21.54万人,并且还在不断地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