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增长,居民收入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也在不断增长,消费结构在不断优化.周发明、杨婧(2010)运用ELES模型,从基本需求量、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等方面,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吴瑾、周博雅(2011)以我国全体居民为研究对象,从平均消费倾向、恩格尔系数的变动、各项消费品的消费结构变动和消费结构贡献率四个方面,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的结构变动趋势和特征.  相似文献   

2.
王志美 《技术经济》2002,21(2):17-19
随着经济的增长,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的需求欲望,需求结构将发生变化。而需求结构的变化,会导致产业结构的转变。导致第一次产业国民收入及劳动力比重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低。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对食品的需求增加,不断落后于工业消费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的增加,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使第一产业的产品的消费额在人们的消费总额中不断下降,从而导致了第一产业产品所实现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不断下降。而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服务”等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高,“服务”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为劳动力进入第三产业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3.
猪肉价格周期变动主要是受到劳动力价格水平的变动影响。农民工的工资变动会导致对劳动力价格敏感的养猪户做出放弃养猪(去打工)或增加养猪(放弃打工)的变化,进而导致猪肉价格的升降变动。工业部门中的可贸易部门的工资变动,使猪肉价格周期变动效应放大。关注可贸易部门的劳动力价格的工资变动,可以预测猪肉价格周期,进而可以预测通货膨胀走势。  相似文献   

4.
劳动年龄人口增量持续下降、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劳动力价格不断攀升,是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供给出现的三大变化。这些变化将导致我国劳动力供给趋于减少的长期特征,从而改变我国作为经济发展基础要素劳动力数量的变化,并由此对我国长期经济发展造成深远影响。劳动力供给数量减少意味着抚养比的提高,由此造成的消费人群增加将带动消费服务业发  相似文献   

5.
农业的深层危机来源于农民和土地。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使农村大量耕地被占用;伴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文化程度低、以女性为主的特点导致农业生产技术利用率低,单位面积产量低;土地质量的下降又进一步制约着农产品产量增长。然而,在农产品市场供给降低的同时,人口消费、饲料消耗、工业用粮的增长却使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失衡是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其对劳动力需求的巨大影响正日益显现.信息产业化通过价格补偿效应、引致需求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多重作用可以使产业总量迅速扩张,从而带来对劳动力需求水平的大规模提高.同时,信息产业的发展还可以通过其内部结构演进中的双重转变过程促进劳动力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从而保证劳动力需求增长的可持续性.不仅如此,通过积极参与产业内的国际分工,信息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在不断提升信息产业核心就业水平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对外贸易水平来带动劳动力需求的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7.
家庭因素、现代化经济环境及人口迁移和城市化度都是影响子女需求多少的因素,由需求而导致人口总量的变动,又关系到未来人口劳动力的供给。本文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但是随着经济的发达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深入,人口素质不断地提高,同时技术进步、生产要求效率的提高,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减少不会影响到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经济运行与增长中的中小企业作用机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如果偏重于发展大工业企业 ,由于资本利润率下降和工资成本逐年上升规律 ,其资本有机构成随之要提高 ,就业的劳动力相对就越来越少 ,会发生严重的失业和消费不足 ;农业的土地资本有机构成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 ,也要逐年挤出大量的劳动力来。中小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 ,其变动不遵从于大工业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动规律。因此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可以转移和吸收大工业和农业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剩余出来的劳动力 ,使资本、就业和消费达到平衡 ,避免出现严重的失业和生产过剩现象。从经济增长看 ,中小企业发展不足 ,将会导致民间投资渠道不畅而使相当一部分储蓄不能正常转化为投资需求。发展中小企业 ,疏通投资渠道 ,变劳动力过剩劣势为劳动力密集便宜竞争优势 ,以及城市化中中小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带来的聚集效应 ,将是未来 1 0— 1 5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货紧缩是影响当前我国经济走势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分析近年来我国价格变动的原因入手,从消费需求、投资、出口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影响价格走势的因素。对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进行了比较和界定,提出从改善供给质量、刺激消费需求、促进投资需求等几个方面来治理通货紧缩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繁荣态势资本市场的经济增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便于分析,笔者假定:(1)经济中只有资本市场发生变化并与消费需求发生联系,其他任何因素都不变。(2)资本市场分为两类:一类是繁荣态势资本市场,表现为运行态势平稳,秩序良好,交投活跃,资产价格持续上升,投资回报丰厚,市场规模扩大等;另一类是萧条态势资本市场,表现为波动剧烈,秩序混乱,人气不旺,资产价格持续下跌,投资回报率低,市场规模萎缩等。一般来说,一个经济变量的变动如果使消费需求趋于扩张,会引导经济活动增加总供给,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反之则相反。因此我们可以从理论上认为消费需求变动和经济增长效应变动是同方向的。  相似文献   

11.
孙超 《经济经纬》2008,(3):62-64
房地产是一种具有消费和投资双重属性的特殊商品,其需求和供给都会受到金融政策变化的影响。如果提高利率必将减少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如果降低利率必将增加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另外,贷款的首付比例,汇率的变化,股市的变化等,都和房价的变化具有十分明显的互动效应。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对于合理制定金融政策、控制房地产商品价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环境的变化,企业有时候要调低产品价格。本文针对一些企业错误地应用关于降价与总收益关系的传统结论的现象,结合数学和经济学,提出了很多命题,对降价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揭示得很清楚,对于传统的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关于降价与总收益之间关系的不完全准确认识的一种修正,也是对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应用的拓展;且本文分别用图形形象地表示出降价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结合企业在调低价格后给予一定的指导——企业降价后还要进行跟踪调查、还要根据效果采取相应措施、要关注客户需求量的变化、降价不是拍脑袋的事情,这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价格由供求决定是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的必要条件。可是,从交叉科学的观点看,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的优化性是有限的,因为在不利的工资-私人利润比率条件下,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组合的优化性没有什么意义。而从数学的观点看,所谓供求决定价格是一个伪命题,供求均衡的条件最多不过是规定了一个对应关系,它无法决定价格;价格是由其他变量决定的。对于处于转型期的国家而言,价格是首先由社会根本制度决定的。社会根本制度是因,而价格水平是果。由此,我们论证了马克思在100多年前提出的供求决定价格规律假意识性质理论命题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综述房价与地价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市场与住宅市场二者属性,构建一个认识房价与地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表明,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地价是房价上涨的一个重要但非决定性因素,土地需求作为引致需求受房价影响较大。同时,本文利用1998年至2009年季度数据对房价和地价进行G ranger因果关系检测,计量结果表明:短期内房价与地价互为影响,房价对地价影响更为显著;长期内,房价是地价的G ranger因,而不是相反。计量结果可以揭示房地产市场信号短期与长期传递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房地产市场治理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5.
均衡价格--动态市场价格的形成与变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介绍了用来模拟动态市场价格的微分方程模型,此模型反映了价格对需求与供给的影响,而需求与供给反过来又影响价格确定的过程,并说明了均衡价格是市场价格的最终变化趋势,并用蛛网理论对产量和价格的波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IPO发行价溢价异象与投资者情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3—2011年沪深两市所有A股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可以发现,IPO发行价与IPO溢价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IPO发行价越低,IPO溢价现象越明显,称之为“发行价溢价异象”。采用受限因变量Tobit模型对投资者结构进行分析又可发现,IPO发行价越低,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由此表明,正是由于低发行价股票投资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个人投资者易于受到投资者情绪影响,高估股票价值,增加非理性投资需求,寸导致了“发行价溢价异象”产生。  相似文献   

17.
We investigate the degree of price competition among telecommunication firms. Underlying a Bertrand model of price competition, we empirically model pricing behaviour in an oligopoly. We analyse panel data of individual pricing information of mobile phone contracts offered between 2011 and 2017. We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price differences as well as reputational effects serve as a signal to buyers and significantly affect market demand. Additionally, we find that brands lead to an increase in demand and thus are able to generate spillover effects even after price increase.  相似文献   

18.
价格是调整水资源供需平衡的重要经济杠杆,是引导用户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最为重要的经济手段。面对我国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严峻形势,本文借鉴电力部门用电管理采用的需求侧管理技术,探讨了实施水资源需求侧管理的水价制度,着重分析了高峰负荷定价、论质水价在水资源需求侧管理中的作用,同时指出建立水资源需求侧管理的水价制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房地产价格泡沫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冬梅  刘兰娟  曹坤 《财经研究》2008,34(1):126-135
文章首先对房地产价格泡沫进行了理论界定,并对基础价值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随后在检验变量之间协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商品房供给与需求的状态空间模型,基础价值作为一种状态变量被纳入到模型中,从而对上海市房地产价格泡沫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房地产价格泡沫已经出现,并且近四年来平均泡沫程度达到22.5%。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房地产价格走势与宏观调控策略选择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房地产价格形成的基础具有其他商品所没有的特殊性。面对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态势,为了既不伤害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又能有效满足广大城市居民对住宅的需求,应当把宏观调控的切入点放在直接调近代房地产供求。稳定房地产价格的关键在于实现有效供求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