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近年来,广西桑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桑蚕业逐渐成为各地的支柱产业,但部分农户由于缺乏种桑养蚕的经验及应注意的防范措施,导致家蚕农药中毒事件在广西各地不断发生,如鹿寨、象州、金秀等地今年就发生了家蚕农药中毒索赔事件,给广大蚕农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现就桑蚕生产中造成家蚕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业上化学农药大量使用,桑蚕农药中毒残废的现象时有发生,尤以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氮制剂和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引起的残废更为普遍。预防桑蚕农药中毒的有效方法,一是在采摘桑叶前两周内,停止在桑树上和桑园附近的农田内施用化学农药;二是在蚕室附近严禁喷洒和存放化学农药。 桑蚕一旦发生农药中毒,就会吐出大量胃液,且表现为头胸突出,胸部膨大略向下弯曲  相似文献   

3.
中国桑蚕产业主产区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桑蚕产业空间格局发生的以"东桑西移"为特征的演变,中国桑蚕产业主产省份以及各自的比较优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方法]文章借助产业集中度、产业比较优势等指标分析方法,对我国桑蚕产业主产区的比较优势进行研究,分析我国桑蚕产业主产区比较优势变迁的影响因素。[结果](1) 2003—2015年间,我国蚕茧产业集中度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特点;(2)广西、浙江、重庆、云南、陕西、四川6省份桑蚕产业具有显著规模优势(SAC 2)传统桑蚕产业大省浙江省的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明显下滑,广西和云南两省综合比较优势持续提升,产业生产明显出现向西部和中部地区转移的现象;(3)资源、经济、市场、技术、生态、政策等6个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了我国桑蚕产业主产区比较优势的形成和变迁。[结论]要加强西部茧桑蚕产业链建设,加大桑蚕产业宏观调控力度,加快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桑蚕产业综合开发水平,巩固和推动广西、云南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桑蚕产业新兴主产区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西桑蚕产业组织管理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立新 《南方农村》2012,28(5):20-24
广西创新组织管理方式,有效地推进了桑蚕产业的发展。但是技术创新主体不明确,企业与蚕农利益分配不合理,桑蚕产业区域化、规模化生产程度不高。本文将国内外桑蚕产业组织管理与广西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广西桑蚕产业组织管理创新的对策,认为只有确立龙头缫丝企业的主体地位,建立和健全桑蚕产业组织管理体系,推广产业化经营模式,才能进一步促进广西桑蚕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分析了家蚕农药中毒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分析了家蚕农药中毒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骅  陈永华 《农家之友》2010,(20):29-29
永胜县是云南省蚕桑基地县之一,家蚕的农药中毒现象时有发生,蚕农对家蚕中毒症状识别不清。本文对家蚕常见的农药中毒症状作了简明阐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农村偶尔会发生误食农药、喷药时中毒、农药误入眼睛等农药中毒事件,要减轻农药中毒后果,掌握急救处理方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河池桑蚕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东蚕西移”战略的实施,河池桑蚕业循环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作为广西桑蚕基地建设值得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宜州区完善提升"桑-蚕-茧-丝-绸一体化生产+桑蚕综合利用+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桑蚕茧丝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保持广西县域第一,桑蚕生产、茧丝绸加工、资源综合利用及电商销售总值突破60亿元;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东部发达地区的蚕业在不断地缩减,广西很好地承接了东部的蚕业转移,使得河池的桑蚕产业突飞猛进,已成为中国第一大桑蚕基地,河池所辖的宜州市90%以上农户种桑养蚕。"东桑西移"带来产量翻番位于广西西北的河池市,境内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属于南亚热带养蚕地区,桑树生产期长,产叶量高,产出高,  相似文献   

12.
正种桑养蚕是石漠化地区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善生态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广西因地制宜,积极引导石漠化地区群众发展桑蚕产业,蚕桑生产实现跨越发展。目前,广西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河池、百色、来宾、南宁、柳州等广西蚕桑主产区,大多数处于石漠化地区。2019年12月,世界著名蚕学家、  相似文献   

13.
我国桑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桑蚕生产面积、生产产量和区域布局发生了明显变化.该文从我国桑蚕生产现状出发,归纳总结了桑蚕产业的发展优势条件包括地理的、经济的和技术上的,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蚕业因其产业链条长、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而著称。在南国广西,蚕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最近几年,在国家"东桑西移"、西部大开发战略指引下以及区内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广西蚕业的发展迅速,成为了当地农业新支柱。回顾广西桑蚕业十年发展历程,我深深地体会到,广西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有着巨大的区域合作和加快发展的机遇与潜力,展望"十二五",广西蚕业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15.
天蚕进村记     
瞧,这是什么昆虫?全身上下绿色透明,头部还长有黑斑,胖乎乎、慢悠悠地啃食着树叶儿,这很像我们经常见到会吐丝的桑蚕宝宝呀.嗯,您说对了一半,它叫南岭天蚕,是家蚕的近亲,俗称山蚕、野蚕,原种生活在我国南岭山脉一带,喜食天然栎树叶并在林中作茧繁衍,是世界稀有的野生绢丝昆虫珍贵资源.  相似文献   

16.
<正> 夏季是鱼病和污染事件的频发季节,鱼塘农药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如果广大养殖户能对鱼病、污染、中毒进行准确判断,出现问题时就能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下面谈谈三者的区别。 鱼类生病死亡总是先少后多,再逐渐减少,同时各种鱼病都有它明显的季节性,各自有它独特的病症;可是农药中毒死亡的特征,具有明显的不  相似文献   

17.
《农家之友》2014,(4):11-11
近日,南广西南宁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简称北部湾公司,下同)生产的姬菇、秀珍菇等有机桑枝食用菌鲜品首次敲开东盟国家大门,出口新加坡市场。该公司通过在深圳挂号出口,成为广西首个向东盟国出口食用菌鲜品的生产企业。北部湾公司位于广西桑蚕生产大县——横县,具备生产有机食用菌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据《广西日报》报道:近日从广西农业厅获悉,2005年广西蚕茧产量达到14.03万吨,占全国蚕茧总产量的25%左右;排名从2000年的全国第6位跃居到第1位,成为我国最大的桑蚕原料茧产区。全区60.26万养蚕农户有11万多成为养蚕万元户,小蚕虫结出了“大元宝”!截止2005年底,广西逐步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由广西南宁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简称北部湾公司,下同)生产的姬菇、秀珍菇等有机桑枝食用菌鲜品首次敲开东盟国家大门,出口新加坡市场。该公司通过在深圳挂号出口,成为广西首个向东盟国家出口食用菌鲜品的生产企业。北部湾公司位于广西桑蚕生产大县——横县,具备生产有机食用菌的独特优势,特别是拥有丰富优质的桑枝屑原料资源,公司计划在此次  相似文献   

20.
发展生态型优质稻、水果、桑蚕、中药等产业,在农民中推广“猪 沼 果 灯 鱼”生态链种养模式,广西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加快。到去年止,广西各生态产业产值均超过100亿元,196个农产品获得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82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这是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区推进高效农业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