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92年至今,大湄公河次区域(简称GMS)经济合作已历经15年的历程,中国积极参与了亚洲开发银行倡导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东盟倡导的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并成为湄公河委员会的对话国。大湄公河次区域中的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和柬埔寨五国都已成为东盟成员国。云南既是泛珠三角区域中的成员,又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参与者,今后必将成为泛珠三角区域与东盟合作的天然桥梁和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2.
杨沐 《经济问题探索》2006,(12):145-147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国境线长达4060公里。“走出去”加强与周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无论是对于促进本省经济的发展、推进云南与全国同步建设小康社会,还是促进与合作对象的共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合作、南向互  相似文献   

3.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亚行称之为“大湄公河次区域”,以下简称“澜湄次区域”)横跨中国(云南、广西)、缅甸、老挝、泰国、束埔寨、越南六国,面积256.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2亿,连接起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地区,地理位置十分最要。区域内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4.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亚行称之为“大湄公河次区域”,以下简称“澜湄次区域”)横跨中国(云南、广西)、缅甸、老挝、泰国、束埔寨、越南六国,面积256.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2亿,连接起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地区,地理位置十分最要。区域内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00-2008年云南省和GMS国家贸易数据建立引力模型,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对云南省与GMS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和未来发展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促进了云南与GMS地区的双边贸易合作,实际贸易水平明显高于预测水平;云南与老挝、越南贸易也得到大幅的提升,在边境贸易方面也大大促进了云南省与老挝、缅甸和越南贸易发展;预测对比也表明,云南省与GMS地区潜在着发展空间,特别老挝与越南市场突起所带来的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加强区域合作、物流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亚行称之为"大湄公河次区域",以下简称"澜湄次区域")横跨中国(云南、广西)、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面积256.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2亿,连接起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区域内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经济潜能和开发前景巨大。1992年,在亚洲开发银行(ADB)倡议下,6国举行首次部长级会议,共同发起了  相似文献   

7.
2002年11月1日至4日,国务院总理出席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召开的第六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和首次大湄公河领导人会议。会议期间正式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农业部和东盟秘书处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向柬埔寨、老挝、缅甸提供特殊优惠关税待遇的换文》、《中国和老挝政府关于建设昆曼公路老挝境内部分路段项目的协议书》、《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大湄公河次区域政府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云南民营企业如何进入、开拓、发展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及竞争优势产品,帮助云南民营企业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发展,为云南省政府和云南民营企业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双赢”合作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9.
次区域合作中云南贸易与投资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包括中国、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在内的次区域国家有着长期的友好交往和悠久的历史渊源。近年来,中国与次区域其他国家的双边经贸联系日益加强,贸易额增长、贸易结构改善、投资增长,发展局面良好。云南在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也在日益显现,为此,云南应当制定自己在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贸易与投资战略。  相似文献   

10.
跨境经济合作区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种新兴发展模式,也是云南省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缅甸、老挝、越南三国开展跨境经济合作的试验田。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进建设中越河口—老街、中缅瑞丽—木姐和中老磨憨—磨丁三大跨境经济合作区。这三大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目前进展顺利,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基于这些问题和困难,并依据国内外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的成功经验,本文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杜涛  齐欢 《经济问题探索》2004,(11):142-144
20 0 3年是云南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十分重要的一年 ,在各个领域的合作进展成效显著。充分展示了云南在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桥头堡的作用 ,也为合作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1国际合作的动机1.1背景在全球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大趋势下、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和最稳定的地区。“睦邻友好、经贸合作、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与繁荣””成为中国、东南亚地区和其它毗邻开展国际合作的主流、澜沧江──湄公河纵贯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东联太平洋.西接印度洋、南临南亚诸岛国及澳洲、并处于东南亚、甫亚和中国西南经济圈的结合部、成为ZI世纪“太平洋时代”多边经济合作的生长极。同时、在次区域、区域乃至全球政治格局中、均占有重要战略地位。加之丰富的资源、广阔的疆域、巨大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3.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国际旅游发展前景的预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回顾了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泰国、缅甸、老挝、越南、柬博寨近十多年来的国际旅游发展历史,并结合以上各国的外国游客人数时间序列分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对务自的旅游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云南企业投资缅甸的项目形势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为背景,对云南企业投资缅甸的项目形势进行SWOT分析,为云南企业在缅甸的项目实施及风险规避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澜沧江--湄公河欠区域国家的合作(Cooperation of Lancang and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GMS) countries)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亚洲开发银行(ADB)倡导并资助的一项次区域合作项目(简称“澜--湄合作”)。其目的是推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个国家之间以、科技为主的合作,即柬博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和中国(中国境内以云南为主)。上述区域人口为2.5亿,国内生产总会120亿美元。区域合作的发起者是泰、老、柬、越四周,时间始于1957年,合作的启动时间是1992年。“澜--湄合作”规划的指导方针是“促进次区域贸易与投资、提供区域发展机会、促进跨边界问题的解决,促进实现资源共享或满足其它需要”。目前,经过区域内各国各方的努力,“澜--湄合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在建立连接湄公河流域各国的公路和铁路,开通澜沧江--湄公河航运,进而开展旅游、贸易和投资方面的合作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云南的对外开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进程正式启动.云南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友好往来的重要通道,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前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发为云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7.
张恬嘉 《经济研究导刊》2009,(25):168-171,174
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的贸易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引入两个虚拟变量进一步阐述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的贸易效应问题。结果表明,GDP和距离两个变量对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双边贸易有显著影响;从贸易效应方面来看,中国参与次区域经济合作使区域内产生了显著的贸易创造效应,但它对中国与非成员国间的贸易额度影响较小,贸易转移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对能源需求量逐年增长。为了保障能源安全,中国和次区域各国不断加强国际能源合作。近年来,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能源合作不断深化,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但总体上看,合作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要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昆明的金融业已有了长足发展,目前昆明地区已有许多不同性质的金融机构,其数量在省内名列首位,特别是随着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得昆明建立区域性泛亚金融中心成为可能.因此,笔者认为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创造一切条件,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经验,健全相关金融机构和机制,就能够为昆明在今后10 - 15年逐步建成泛亚金融中心、并进而为构建云南多层次资本市场奠定核心基础.  相似文献   

20.
2005年7月在昆明召开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通过的《领导人宣言》,批准了《大湄公河次区域(GMS)贸易投资便利化战略行动框架》(以下简称《行动框架》),并要求切实执行。该《行动框架》确定了海关制度、检验检疫措施、贸易物流和商务人员流动四个优先合作领域,是指导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未来10年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由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为总体掌握目前中国海关参与GMS合作的现状,衡量中国现状与《行动框架》之间的差距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在未来5~10年实施《行动框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