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致富之友》2004,(11):30-30
赵俊平是井陉县孙庄多西元村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电是一位在农村广阔天地靠科技致富的女强人。她第一个利用冶两水源优势把江南水鸭引到北方山区水域喂养;第一个创办养鸭协会.成为全县“靠养鸭起家,靠养鸭致富”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面对新的形势,解决云南农民增收问题,从根本上说,要靠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非农产业,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近期和当前情况看,应把推动畜牧业的发展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重点来抓,用畜牧业串起农村致富产业链,把畜牧业建设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以及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产业。  相似文献   

3.
在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由吴江市委编印《农民增收致富事例选编》一书,赠送给全市广大农民,该书介绍了22位农民增收致富的经验,其中,靠养殖致富有10位,占总数46%;靠种植业致富有6位,占27%;靠营销服务业致富有4位,占18%;靠加工业致富有2位,占9%,这些致富典型的共同经验是——  相似文献   

4.
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当前摆在农村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民增收,一要靠产业结构调整,二要靠科技进步,三要靠非农产业的发展等多途径来实现,但这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目前上海郊区农村的实际情况看,可否换一种思路谈增收,即:把农村回流劳动力的再转移放上工作位置,这对增加农民收入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农民想要致富,一靠科技,二靠信息,三靠资金。国家的农村政策好,农民科技意识也在增强,但资金却显然成为制约农民致富的一个瓶颈。一方面,农村正在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农民急需资金;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需要有效化解金融风险。需要钱的得不到钱,有钱的又不能有效运用。该怎样打破这个瓶颈?1999年5月,人行郑州中心支行和郑州市农金体改办决定在辖区实施信用工程,中牟县为活动试点县,信用工程的创建实施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循,一切都需要当地农村信用社摸索实施。中牟县农村信用联社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决定以评定“信用户…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农村低龄老人(年龄60~69周岁)是农村留守人员的主要群体之一,他们大多身体状况良好,劳动能力尚可,有着较大的就业需求,但是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特殊技能,如何帮助农村低龄老人增收致富也一直是政策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200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社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广大的农村劳动力来讲,积极参加有针对性、适应自身需求的培训课程,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才能有效依靠科技增收致富和转移就业。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机探索和实践,更是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的建设具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今后一段时期,是我省促进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农村牧区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牧业、全面建设农村牧区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青海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农牧业作为基础产业必须要率先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9.
您想致富吗?请订阅《致富之友》《致富之友》月刊是内蒙古农业厅主办,内蒙古农业杂志社编辑出版,国内外发行的综合性刊物。其办刊宗旨是围绕农村牧区深化改革,遵循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递致富信息,开拓致富门路,推广致富经验,介绍致富技能,为农牧民脱贫致富达小...  相似文献   

10.
农业的出路一靠政策,二靠科技。面对当前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和自然资源紧缺三个刚性的约束,要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科技正当担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贵阳市自云区结合实际,把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载体,创造性地在全区开展“双带致富”工程活动,以“双带致富”工程活动为切入点,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实现农民增收致富铺就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普及科技  相似文献   

12.
您想致富吗?请订阅《致富之友》《致富之友》月刊是内蒙古农业厅主办、内蒙古农业杂志社编辑出版,国内外发行的综合性刊物。其办刊宗旨是围绕农村牧区深化改革,遵循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递致富信息,开拓致富门路,推广致富经验,介绍致富技能,为农牧民脱贫致富达小...  相似文献   

13.
<正>为更好地宣传党的农村政策,指导交流农业和农村工作,普及农业科技和传播市场信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省农委要求各级农业和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做好2011年度"三刊"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时下,在贵州省德江县荆角土家族乡农村,许多以前烧香拜佛的农民“香客”,如今经常集中到一起“讲经说法”,但不同的是,他们讲的已不再是“道法佛经”,而是能使大家致富的“科技经”。 近三年来,随着荆角乡农村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批农民“香客”也把信仰转到了科技上。他们虚心学习科技知识,靠科学发展种植养殖业,不仅自己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还充当起了科技示范户的角色。角口村下东门坡村民组土家族农民冯仁国以前经常“烧香许愿”,希望自己尽快致富,但总是不能如愿。1993年以来,他在乡农技人员的指导帮助下…  相似文献   

15.
调整结构必须瞄准市场依靠科技吴宗王君农村在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的前提下,如何有效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使群众达到增收致富的目的,这是摆在各级党政组织面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最近我们对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眉山县登云村50户固定调查...  相似文献   

16.
龙云 《致富之友》2003,(11):1-1
农民要致富,靠什么?靠党的好政策,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但最重要、最紧迫的还是靠科技。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实现小康生活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实施“富脑工程”,不断地学  相似文献   

17.
<正>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两个强化”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要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激发农村各类要素潜能和主体活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增动力、添活力。  相似文献   

18.
资讯     
<正>汪洋在青海考察调研时强调:加强生态保护发展特色产业本刊讯国务院副总理汪洋24日至26日在青海考察调研牧区发展和扶贫工作。他强调,牧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牧区工作方针政策,创新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机制,大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特色农业、旅游业等优势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努力建设生态良好、生活宽裕、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新牧区。汪洋很关心贫困农牧民生产生活状况,他强调,要认  相似文献   

19.
时下,农民朋友盼科技知识、盼致富信息的呼声屡见报端,这既与农村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有关,也与农民自身有关。据调查,有些农民朋友总是抱怨致富没技术,经商没信息,可让他们订阅农业科技报时,他们又推没钱,然平日里吸烟喝酒并不见“吝啬”:办起婚丧嫁娶等事来可花上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让他们去外地参观学习,他们说没时间,可到牌场里一坐就是一个冬天。如果他们能从铺张浪费的钱中拿出一点点订阅科技报刊,把玩牌的时间挤出一点用于学习技术、寻找致富信息上,可能今天已经实现小康友在致富的道路上要主动些,不能等不能靠,切勿…  相似文献   

20.
高层声音     
要确保抓"三农"劲头不减弱、工作不松懈,努力创造农牧业稳定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农村牧区全面进步的新业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