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原罪论     
"原罪"并不存在时间上的含义,而是源于人性中总想通过侵害他人权利以达到无偿占有他人劳动为目的的原始欲望.与"原罪"相对应的基础社会规则就是"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马克思那里叫"反对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所以判定"原罪"的依据不在于是国企还是私企,而在于是否有强迫他人劳动行为的发生或者对他人的合法劳动所得构成了侵害.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民间资本、私营经济并无“原罪”。否定“原罪”概念,有三个理由。第一,马克思借用神学概念提出“原罪”,带有否定资本的意思,认为资本一出生就有罪,这不仅与其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历史上起的进步作用及生产力标准相矛盾,而且从根本上否定了劳动可以进行积累,合法经营可以致富,与实际情况不符。在一个半世纪之后的今天,资本仍有活力,还能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生产关系。第二,“原罪”概念是不确定的,不能成为法律用语。把利润等同于“原罪”,认为利润获得者就有“原罪”,是把“原罪”概念泛化了,使之成为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第三,“原罪”是悬在私营业主头上的一把剑,随时可能掉下来。要使民营经济、私营企业健康发展,就是要改善投资环境,落实宪法中保护私有财产的庄严规定。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剥削 首先要搞清楚剥削的涵义。剥削就是私人或私人集团凭借其私有的生产资料或货币资本,无偿地占有他人或其他集团的劳动成果。通俗地说,就是不劳而获,即自己不劳动而通过雇佣、租佃或强制别人劳动,无偿地攫取别人的劳动果实(产品或价值)。发生剥削行为,...  相似文献   

4.
剥削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剥削还存在吗依据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只有劳动(实际上只是体力劳动)报酬才是正当的,其它的报酬都是对劳动所创造价值的剥削,因而是不道德的,应当取缔和受到谴责。可是按照生产要素创造价值论,土地、资本、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等要素,同一般劳动一样也都有权得到相应的份额,那还有没有剥削了呢?在新历史条件下,对于剥削,需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只要我们承认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多元的,那就得承认只要各种要素得到的份额与其贡献相适应,既没有无偿地占有别人的成果,也没有无偿地被别人所占有,就不能说存在剥削或被剥削。…  相似文献   

5.
王珏 《工商之友》2001,(1):12-12
劳动作为社会经济的主人,不是空洞抽象的,须是看得见摸得着、直接能够享有财产利益的。如果社会主义还维持劳动为无产的地位,那么这个社会主义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劳动个人股份所有制应该成为主要的经济形式,劳动必须成为有产。腐败是生产资料的异化,本质是剩余劳动被无偿占有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湖北省谷城县工商局、监察局、个协、私协联合发文,对以臆常被“三乱”侵害的全县18家个体私营大户实的重点挂牌保护制度。文件规定,坚决制止以不侵犯个体私营经济合法权益的行为:以借用、资助、赞助、捐自、集资等名义无偿硬性向个体私营企业索要钱物;以经费不足,在个体私营企业中报销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电话费、车辆维修费、燃料费等各种费用;以试用、暂用的名义无偿占用个体私营企业的产品、交通工具、音像、空调设备、办公用品及采用以旧换新、以贱换贵的方式,变相占有物资;向个体私营企业索要和低价购买物资、强制…  相似文献   

7.
<正>一、什么是剥削 首先要搞清楚剥削的涵义。剥削就是私人或私人集团凭借其私有的生产资料或货币资本,无偿地占有他人或其他集团的劳动成果。通俗地说,就是不劳而获,即自己不劳动而通过雇佣、租佃或强制别人劳动,无偿地攫取别人的劳动果实(产品或价值)。发生剥削行为,必然有两个条件:一是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私有者以私有的生产资料作为手段来攫取一部分劳动果实;二是存在雇佣劳动(或奴隶劳动,或租佃劳动),私有者凭借其私有的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8.
对于民间资本、私营经济有无“原罪”的问题,最近,我学习了《资本论》中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联系实际形成了一个新的看法:这就是我想从根本上否定“原罪”这个概念。但“原罪”是马克思提出的一个概念。要否定,必须讲清充足的道理才行。下面就谈谈我的理由。“原罪”的  相似文献   

9.
徐迅 《新财富》2003,(7):154-157
寇纪淞以“天大天财”为平台,在中国内地股市筹资6.86亿元,并将“天大天财”所属“数据广播小组”分拆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其“成功”的背后,是“天大天财”长期靠溢价转让子公司股权为生,“中华数据广播”也因连年亏损最终拱手让于他人,且寇氏的退出手段非同一般:一掷数亿金,将之无偿馈赠给美国企业“Apex Digital”及其主人季龙粉。而“Apex Digital”的一些业务,此前曾被国内媒体说成是“诈骗四川长虹数十亿元”。  相似文献   

10.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晓英 《市场周刊》2004,(7):143-144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财政体制不断深化改革,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基本上沿袭“国家统一所有,各级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和使用”的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这些资产被单位长期无偿占有,不流动,不提折旧、不考虑损耗或增值,其弊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日趋突出,因此需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