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凭着"只存不贷、安全可靠"的承诺及细心周到的服务,邮政储蓄在农村一直有着较好的市场。但在各大小城市,邮政储蓄所占的市场份额就不那么乐观了,甚至有一种城市越大、邮储越难搞的倾向。原因并不复杂,除了五家"老牌"银行外,商业、招商、华夏等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的各大主干道"生根发芽",强手如林,竞争激烈,邮政储蓄要发展壮大自然困难重重。对此,笔者认为,邮政储蓄若要打出一番天地,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硬件、软件建设两手抓,两手硬。硬件、软件建设是个老话题了,但这个话题在储蓄服务上有着永恒的意义。城市与乡村不一样,储户非常…  相似文献   

2.
邮政储蓄是我国“七五"期间开办的一项金融业务,6年来,储蓄存款稳定增长,截止1992年4月末,存款余额达376.6亿元。对此,从银行界到邮电部门,议论颇多,褒贬不一。客观、深入地分析邮政储蓄稳定增长的原因,对于统一思想,加强邮政储蓄业务的经营管理,正确决策邮政金融业务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邮政储蓄由手续费收入改为按利差收入后,邮电部门将吸收的储蓄存款转存人民银行,储户存款利息由邮电部门支付。邮电部门获得的转存款利息与支付储蓄利息的差额即利差收入,就是邮政储蓄的经营收入。 由此,邮政储蓄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劳务型转化为经营型。加强邮政储蓄的经营管理,提高邮政储蓄的经济效益已成为邮电部门的新课题。邮政储蓄的经济效益指在邮政储蓄  相似文献   

4.
黄华荣 《邮政研究》2006,22(1):30-32
为防范邮政储蓄金融风险,保障邮政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文章提出加强邮政储蓄内部控制,并分析了邮政储蓄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制约因素,探讨了加强邮政储蓄内部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邮政储蓄是邮政的一项支柱业务。沧州邮政储蓄自1986年开办以来,余额迅速增长,截止到2001年3月底,全市邮政储蓄余额已达29.1亿元,其收入比重占邮政业务总收入的53%左右,其中城市邮政储蓄业务发展为邮政储蓄余额的快速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以沧州邮政局为例,截止到1997年底,城市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在全市邮政储蓄余额中所占比例已达到69.4%。但随着近年来国家实施一系列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央行七次降息,开征利息  相似文献   

6.
谢丁 《邮政研究》2007,23(1):29-31
文章阐述了邮政储蓄计划管理工作的内容和特征,研究了计划管理机制在邮政储蓄资金运用政策变化后要进行的转变,探讨了邮政储蓄计划管理指标体系的设置以及邮政储蓄计划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邮政储蓄业务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化网点的不断增多,邮政储蓄电子化审计问题应逐步列入议事日程。审计是经济监督的一种形式,邮政储蓄审计是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处理邮政储蓄业务时,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检查业务处理是否真实、是否存在差错和违章现象。使用计算机处理邮政储蓄业务后,还需要检查计算机  相似文献   

8.
潘瑞锋 《邮政研究》2008,24(1):30-30
每年第四季度是邮政的黄金季节,邮政储蓄要充分利用邮政现有优势,提高活期比例,壮大邮政储蓄规模,强占邮政储蓄市场,提高经济效益,为邮政储蓄的发展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9.
李亚素 《邮政研究》2007,23(5):16-17
文章辨证地分析了邮政储蓄余额规模的利弊以及邮政储蓄面临的经营形势,探讨了发展邮政储蓄业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邮电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于1989年11月13日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办好邮政储蓄的通知》。通知规定,为有利于邮政储蓄长期稳定发展和加强邮电部门及人民银行的内部核算,将邮政部门办理的邮政储蓄向人民银行缴存存款的业务关系,改变为转存款关系,即邮政储蓄由邮政部门自办。通知就邮政储蓄的资金使用、网点设置、业  相似文献   

11.
周毅明 《邮政研究》2001,17(3):27-28
一、城市邮政储蓄发展的焦点2 0 0 0年以来 ,邮政储蓄业务中的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在业务发展上呈现出巨大的差异 :一方面 ,农村市场邮政储蓄业务发展迅猛 ;另一方面 ,城市市场邮政储蓄业务进展艰难。如具有广大农村市场的山东、江苏、内蒙等省区 ,1~ 8月邮政储蓄余额分别净增长 80 .1亿元、43 .1亿元、1 7.1亿元 ;而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 ,1~ 8月邮政储蓄余额总共只增长 1 2 .9亿元。可见城市邮政储蓄业务发展的艰难 ,其余额发展速度也已降到历史的最低点。面对城市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 ,城市邮政储蓄业务该怎么办 ,还要不要发展 ,如何…  相似文献   

12.
邮政储蓄存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截至1995年1月底,我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这是我国邮政储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邮政储蓄步入了规模发展的新阶段。邮政储蓄自1986年国务院决定恢复开办以来,在国务院、各级政府和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3.
遵照国务院关于积极开办邮政储蓄的指示,并按照邮电部与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办邮政储蓄的协议”,自1986年4月1日起,全国各地邮政机构陆续正式开办了邮政储蓄业务。1986年12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8次会议通过的《邮政法》已把邮政储蓄列为邮政机构经营的主要业务之一。一年多以来,各级邮政储蓄机构严格执行了国家有关的金融方针、政策,以及邮电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办邮政储蓄的协议”精神,认真贯彻了邮电部关于“多办、快办、办好邮政储蓄”的指  相似文献   

14.
发展农村邮政储蓄中间业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正西 《邮政研究》2005,21(6):28-30
文章阐述了农村邮政储蓄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农村邮政储蓄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优势,探讨了农村邮政储蓄中间业务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邮政储蓄会计的“大管家”———邮政储蓄会计电算化系统沈阳邮政通信科研所李顺海目前,邮政储蓄营业窗口已大量采用计算机进行业务处理,但储蓄会计工作基本还是依靠手工进行帐务处理,邮政储蓄会计工作实现电算化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所研制开发了“邮政储蓄会计电...  相似文献   

16.
罗饶 《邮政研究》2007,23(6):12-14
为加大邮政储蓄在商贸市场开展业务的力度和效果,文章分析了邮政储蓄服务商贸市场的优劣势,探讨了邮政储蓄在商贸市场开展业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求得业务发展的主动权,文章提出邮政储蓄导入并应用CIS,确立邮政储蓄的企业形象,是邮政储蓄长远发展之本。并就邮政储蓄CIS的指导思想和设计背景、设计思路及应用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邮政储蓄以本金作利差上缴企业的原因,提出健全邮政储蓄利息核算机制,强化定期利息核算的方法,以促进邮政储蓄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赵昌盛 《邮政研究》2008,24(1):28-29
开拓农村理财市场对邮政储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邮政储蓄拓展农村理财市场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而分析了邮政储蓄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客户和市场定位的战略,探讨了邮政储蓄拓展农村理财市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卢玮 《中国邮政》2002,(10):8-9
邮政储蓄作为世界范围内存在的一种金融形式,各国的定位和发展不一。美国邮政储蓄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城市信用社等都定位为金融中介机构;新加坡邮政储蓄明确定位为银行;日本在经历了与目前我国接近的模式后,也在采取渐进的方式使邮政储蓄逐步走向自负盈亏;法国邮政储蓄也是其国内一支不可忽视的金融力量……为大势所趋,我国对邮政储蓄的机构定位可以说只是迟早的问题。那么邮政储蓄将会有怎样的定位以及邮政应以何种方式运作较为有利,笔者在此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一、邮政储蓄机构定位的现状邮政储蓄是什么?这似乎是个很简单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