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市场股票上市,其疯狂表现引发了人们对我国股票市场IPO抑价问题的再度热议。IPO抑价是指一只股票在首次公开发行后,第一天的收盘价远高于发行价的现象。IPO抑价问题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股票市场,只是抑价程度有所区别。我国股市被认为是世界上IPO抑价程度最高的市场:  相似文献   

2.
周洁心 《中国经贸》2014,(13):79-80
在创业板正式上市的一段时间,IPO高抑价是普遍现象。但2010年5月后,我国创业板市场新股IPO首日跌破发行价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这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股票市场对资金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但接连的破发并不是解决我国创业板市场前期普遍高抑价的有效方法。 鉴于此,本文深入分析我国创业板IPO首日收益率从超高到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指出了创业板应担当起改革试点的重任。  相似文献   

3.
邓小钊 《魅力中国》2010,(26):39-40
在当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市场上,我国股票市场IPO抑价的现象是最突出的,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重要一极,我国创业板IPO抑价有其独特的原因。本文选取创业板已经上市的80支股票作为样本,对影响其IPO抑价的因素及其对抑价影响的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实际发行规模,发行市盈率,中签率,首日换手率,发行前净资产利润率等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抑价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推动IPO抑价理性回归,促进创业板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构建影响我国A股市场新股IPO抑价的多因素模型,对IPO抑价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IPO发行抑价主要与我国新股发行机制不完善、资本市场不够成熟有关。要降低新股的IPO抑价水平.需要提高新股发行的信息披露程度、缩短新股发行日至上市日的时间间隔、增加新股发行的定价效率、规范和培育一批高质量的承销商。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IPO抑价现象在我国很明显。本文旨在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性寻找我国IPO高抑价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减轻IPO抑价程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莉 《科技和产业》2012,12(1):105-107
IPO抑价一直都是金融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但至今IPO抑价现象的成因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选取了2009年1月1日到2010年3月19日期间在深圳成功的IPO的35家公司中的119只股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所有权越分散,抑价率就越低,二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新股发行抑价现象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资本市场。本文以1999年以来沪深A股15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对我国商业银行A股IPO抑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商业银行A股IPO抑价与发行价格和融资总额负相关,与上市首日换手率和每股摊薄市盈率正相关。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提高我国商业银行IPO定价效率。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通过实证研究,探寻影响我国IPO抑价率的因素,进而得出造成我目IPO高抑价现象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的发行规模、中签率指标会影响到创业板新股的IPO抑价率.在经过深入分析后,笔者认为引起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散户投资者追涨杀跌和机构投资者的炒作等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在对国内外IPO定价有效性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基础上,确定IPO抑价程度作为衡量新股定价有效性评价标准,并将其设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另外,选取新股IPO中的募集资金净额、首发市盈率、上市市盈率、上市换手率、发行至上市期间市场回报率等作为解释变量。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模型,样本数据来自于2005年-2016年A股市场IPO企业。实证检验结果表明,IPO抑价率与募集资金净额、发行市盈率和发行至上市期间市场回报率呈负相关关系,与上市市盈率、上市换手率呈正相关关系,揭示出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现象是由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综合影响所致的。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股市IPO抑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雁 《北方经济》2007,(9):20-21
IPO抑价问题普遍存在于全球股票市场,而这一问题在我国尤为明显。国内外的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和分析,本文结合国外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影响我国IPO抑价的各种因素,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股市IPO高抑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文章选取2014~2018年上证A股IPO公司为样本,运用OLS方法,比较不同杠杆率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经营杠杆与IPO抑价率显著正相关,但财务杠杆、联合杠杆和资产负债率与IPO抑价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说明降低经营杠杆是解决IPO高抑价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证券市场上IPO抑价过高,股票价格与价值相背离,造成新股在市场上长期表现不佳、效率低下。我国IPO抑价程度相比较其它国家更为严重,这一问题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因此,只有具体分析出我国存在IPO高抑价的原因,才能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完善我国新股发行定价的政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选取2005—2020年沪深主板市场IPO网下配售数据,以共同获配的方式连接构建机构投资者网络和拟上市公司的认购网络,探索网络结构对IPO定价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认购网络密度对公司IPO抑价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认购网络的平均中心性与偏差中心性均与IPO抑价率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影响机制发现:各机构投资者之间沟通交流越密切,报价的公允性越高,降低了IPO抑价程度;网络的平均中心性对机构投资者群体的议价能力有强解释力,平均中心性越高则议价能力越强,导致IPO抑价水平提升;在信息交流充分的情况下,网络的偏差中心性与响机构投资者内部的合谋压价行为显著正相关,进而对抑价水平产生正向影响。此外,当IPO市场热度较高时,机构投资者合谋压价动机减弱,中心性对IPO抑价的影响机制失去发挥作用的基础;在发行定价管制阶段存在高价剔除比例限制,中心性的机制发生改变;询价对象中QFII的比例越高,网络密度对IPO抑价率的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创业板历经进10年筹建已于2009年10月2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板,同年10月31日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同日上市,这标志着创业板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纵观该板上市股票,股票出现高抑价的现象比较普遍,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在上市之初股价大幅上扬,首日平均涨幅达到106%,其中金亚科技首日涨幅高达209.7%。本文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与IPO发行价格、上市首日换手率呈显著正向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2001-201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20支A股股票的IPO相关数据来验证Booth and Chua(1996)的关于股票的抑价发行和股权结构是否会直接影响其二级市场流动性的假设.并且文章首次运用Shane A.Corwin and Paul Schultz(2011)提出的高低价差(High-low spread)作为衡量市场流动性的其中一个度量指标.分析结果表明IPO抑价和股权结构对二级市场的流动性确实有直接的影响.抑价发行主要是通过作用股票的交易量来影响市场流动性的,同时,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与股东数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大股东持股比例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IPO抑价"为假设前提,分析了我国新股申购制度由"预缴款"变为"后缴款"后,二级市场对一级市场响应机理的内在变化,基于这种变化,文章认为新制度下IPO对二级市场的流动性稀释程度发生了较大规模的缓解。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现有研究理论和中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选取了可能影响IPO抑价的3个解释量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得出我国IPO抑价率较高的结论,分析了导致IPO抑价率较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第一,要进一步完善IPO发行的市场化机制;第二,倡导健康的价值投资,培养理性的市场投资者;最后,坚持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18.
新股定价一直是一个热点研究课题,而我国新股发行普遍存在抑价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二级市场的角度出发,研究二级市场因素对一级市场新股发行抑价的影响,并加入发行制度因素,分析不同发行制度下二级市场对新股抑价的影响。得出二级市场因素对新股发行抑价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并且随着发行制度的越来越市场化,模型更具可信性,二级市场对新股发行抑价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陈资灿 《山东经济》2007,23(1):38-43,57
目前,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股票属于全流通股,可以借用国际估值标准进行测算与出较,同时,还可以通过逆向推理,反思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支付水平的公平与合理间题,及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对价支付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股权分置改革后续措施的纠偏与稳妥,提高股权分置改革的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股定价一直是一个热点研究课题,而我国新股发行普遍存在抑价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二级市场的角度出发,研究二级市场因素对一级市场新股发行抑价的影响,并加入发行制度因素,分析不同发行制度下二级市场对新股抑价的影响.得出二级市场因素对新股发行抑价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并且随着发行制度的越来越市场化,模型更具可信性,二级市场对新股发行抑价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