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把对经济增长的研究带入到了内生经济增长阶段.本文综合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两大主流模型--罗默模型和卢卡斯模型的特点,将罗默模型的中间产品种类扩大的思想转换成一个产品研发(R&D)部门引入卢卡斯模型中,从而建立一个三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在此三部门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运用1978年~2001年的统计数据,对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研发(R&D)投资进行了比较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内生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内生增长理论中,卢卡斯认为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罗默则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本文构建了一个内生增长模型,以解释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内生经济增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立岩  王新丽 《经济学》2004,3(4):905-918
在内生增长理论中,卢卡斯认为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罗默则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本构建了一个内生增长模型,以解释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与内生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已有的内生增长模型忽视物质资本投资对人力资本生产和技术研发影响的现状,文章建立了一个考虑物质资本投资结构和人力资本分配比例的三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模型推导结果表明:均衡经济增长率与分配到教育部门的人力资本比例和物质资本比例成正比,而与分配到物质生产部门的物质资本比例和分配到研发部门的人力资本数量呈反比。  相似文献   

5.
对新增长理论的改进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索洛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是作为外生变量,其缺陷是没有正确反映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罗默的“研发模型”和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模型”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则克服了这一缺点,把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看作为内生为量,然而新增长理论不足之处是它把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当作外生为量,本文在分析经济增长和储蓄率、人口增长率之间的内在变化规律基础上,把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当作内生变量,并分析经济增长遥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积累欲、节俭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正> 一、引言经济增长理论自80年代中期以来在经济学领域获得了新的生机。以罗默(Paul Romer)和卢卡斯(Robert Lucas)为代表的内生经济增长(endogenous economic growth)理论的诞生是传统经济增长模型无法解释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结果。根据传统理论,长期经济增长率将最终取决于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等外在因素,而各国的人均资本、人均产量和人均消费将趋  相似文献   

7.
构建了修正的宇泽—卢卡斯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R&D、能源消耗和开放水平发挥作用的具体机理,选取1994~2011年人力资本水平、R&D水平、能源消耗水平和开放水平数据,建立了VEC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水平、R&D水平、能源消耗水平和开放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水平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开放水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显著但是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能源消耗水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趋于弱化,R&D水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显著,R&D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率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协整理论和Borensztein的模型,文章采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对跨国公司R&D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跨国公司R&D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时效相对较长,并且影响力度逐渐减弱。对考虑人力资本的跨国公司R&D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的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后,本文认为在目前跨国公司的R&D投资过程中,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跨国公司R&D投资的引入对国内投资也不存在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干中学、过度投资和R&D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侵蚀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R&D的过度投资对人力资本积累具有"侵蚀效应"。本文提出了一个同时内生化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的经济增长模型,强调了R&D过程中的两种特征,即R&D过程需要人力资本投入和新技术的研发通过干中学获得,并就R&D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侵蚀效应"所造成的负外部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分散经济均衡和集中经济均衡,本文得出结论:垄断加价及其引致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过度投资与"侵蚀效应"相互交错、共同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力资本的积累率和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10.
赵珍 《经济研究参考》2014,(23):42-45,78
正一、引言经济增长历来就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资本、技术进步、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等。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之后,关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研究逐渐拓展。各国学者分别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对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论证。20世纪80年代后,卢卡斯、罗默将人力资本作为内生的经济发展要素纳入了经济增长模型,建立了新经济增长理论,使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成为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1.
投资体制是支撑国有投资效益的基石.投资审计是促进国有投资效益提高的重要手段.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同时加强投资审计监督,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国有投资的效益水平.  相似文献   

12.
指数投资及其产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兴涛 《资本市场》2001,(11):68-71
<正>鉴于证券市场的效率不断改善,机构投资者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在中国证券市场引入指数投资值得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指数投资(Index Investment)是成熟市场机构投资者广泛采用的投资方式。近年来,随着指数投资产品的不断创新,尤其是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ge trade fund,ETF)的快速发展,中小投资者也越来越多地进行指数投资。鉴于证券市场的效率不断改善,机构投资者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在中国证券市场引人指数投资值得重视并进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9-2017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科技型上市企业相关面板数据,研究私募股权投资、投资者情绪与企业R&D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存在私募股权投资的科技型企业R&D投资强度更大;投资者情绪在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R&D投入之间起中介效应,即存在私募股权投资的科技型企业的投资者情绪更为高涨,高涨的投资者情绪会促使企业加大R&D投入。企业异质性检验发现,不同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投资者情绪在私募股权投资与研发投入中的中介效应更加显著,并且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无论是年轻企业还是成熟企业,投资者情绪的中介效应均不显著。将投资者情绪纳入分析框架,深入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对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企业、政府等进行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在一些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情况,作为工程管理主体之一的监理,在施工现场工作中,必须加强制度建设,除严格执行质量、进度与安全控制程序外,还要加大工作力度,把项目投资控制在批准的设计概算范围内,要积极主动地做好投资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要力争投资目标不突破,特别重视对重大设计变更进行审核签证。要严格按合同进行投资控制,力争控制在施工合同约定的工程造价以内,控制工程变更及材料价格,做好工程计量,将总投资控制在计划投资范围内。结合某商务大楼地下一层地下室工程实例,分析了监理在建筑工程投资控制的作用与措施,可供相关工程投资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Inflation and Invest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nflation curbs investment because depreciations for tax purposes are at historical costs and because it renders firms liquidity constrained by lowering accounting profits of levered firms. Using panel data for the OECD countries, the empirical estimates show that investment in non‐residential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and in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is strongly negatively related to inflation,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low inflation environment in the 1990s has been an important contributor to the high investment activity over the past decade in the OECD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7.
18.
Recent contributions in tourism economics acknowledge that the tourism market is imperfectly competitive and, as such, should be studied from a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perspective. This approach seems especially relevant to shed lights on one issue of importance for tourism destinations: how to achieve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Indeed, it has long been empirically observed that tourism development follows a life cycle. After a period of grow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tic (mountain and seaside) resorts usually stagnate and decline. At least part of the explanation for this pattern is to be found in the evolution of destinations' reputation over time. The present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ncentives for adjacent tourist resorts to invest in quality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ir collective reputation. We propose a dynamic model where (1) several adjacent tourist resorts select their tourist flows and (2) invest in order to remedy to the detrimental effects tourism flows have on local environmental amenities. The overall tourist presence and the sum of investments made by tourist resorts jointly define the quality of the touristic product offered by this tourism destination. We assume that this quality cannot be observed by consumers at the time of purchase. However, in this situation of imperfect information, consumers form expectations about the quality of the touristic product offered at any point of time. These expectations define the collective reputation of tourist resorts, determine the position of the tourist resorts' demand curve and constitute the state variable in the differential game. We characterize and compare equilibrium strategies under a noncooperative and investments coordination regimes.  相似文献   

19.
投资、投资效率与投资制度:文献视角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文献角度对投资相关研究进行了概括性地描述与讨论,将现有的研究概括为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投资环境等几个方面,着重分析了投资计量模型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和以我国为对象的转轨经济投资研究.鉴于目前对投资制度理论研究较少,论文探讨性地分析了利用演进博弈分析转轨投资制度的可能性,并对CES生产函数特征进行了解析,说明了借用其对转轨投资制度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