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的企业破产法律规范主要有 1986年颁布的《企业破产法 (试行 )》 (该法仅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 ) ;1991年颁布的《民事诉讼法》第十九章“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 ,将破产的适用范围从全民所有制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法人 (该法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 ,也包括由全民所有制企业与其他联营的企业 ) ;此外还有最高人民法院 1991年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 [企业破产法 (试行 ) ]若干问题的意见》 (以下简称“贯彻意见”) ;针对企业破产及案件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997年 3月 6日最高人民法院又发布了《关于当前人民法院审理企业…  相似文献   

2.
朱红 《中国金融》2007,(9):24-2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已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06年8月27日通过,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企业破产法》作为我国规范企业破产程序的一项基本性法律,在我国企业立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它的出台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试行)》相比,《企业破产法》有几项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论新《破产法》对破产会计理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1986年12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试行)》),并于1988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破产法(试行)》已不适应企业组织破产的实际情况。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从1994年就开始着手起草新《破产法》,可谓十年磨一剑。目前,虽然在某些细节的制定上还存在争议,但在一些重要的基本问题上已经达成一致。新《破产法》的颁布和实施将对破产会计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一、破产会计主体发生变化破产会计主…  相似文献   

4.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06年8月27日表决通过了新的《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新《破产法》或新法)。这一历时10年起草完成的草案,在经过常委会两年三次审议、修改后,终于成为法律。此前于1986年制定的仅适用于国有企业的《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旧《破产  相似文献   

5.
1987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试行)》,但其适用范围很窄,第二条规定:“本法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按当时的理解,金融机构未列入内。1999年“广信事件”的发生,中国第一个金融机构破产案才在真正意义登上历史舞台。“广信破产案”涉及金额数百亿元人民币的债务,其中80%以上借自包括日本、美国、德国、瑞士、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130多家名银行。“广信破产案”  相似文献   

6.
李刚 《济南金融》2007,(11):40-42
新《企业破产法》已于200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将金融机构的破产纳入调整视野。但金融机构毕竟不是一般的企业法人,破产程序必有其特殊性。新《企业破产法》仅对其破产程序作了一些原则性规定,这些规定如何具体实施,将有赖于一系列具体措施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新《企业破产法》已于200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将金融机构的破产纳入调整视野.但金融机构毕竟不是一般的企业法人,破产程序必有其特殊性.新《企业破产法》仅对其破产程序作了一些原则性规定,这些规定如何具体实施,将有赖于一系列具体措施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汤伟 《金卡工程》2009,13(7):85-85
2006年8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新的破产法把破产范围界定为企业法人和法律规定的部分其他经济组织,对学界呼声较高的自然人破产没有涉及。本文试就自然人破产上述问题做一分析,希冀对统一破产法的制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于1986年出台,继2006年修订通过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新《破产法》不仅规范了破产清算程序,确立了拯救濒临破产企业的重整与和解程序,建立了不同于旧破产法中清算组的破产管理人制度,并于2011年,2012年,2019年先后出台了司法解释(一)、(二)、(三).企业会计信息反映...  相似文献   

10.
周刚 《上海金融》2003,(3):46-47,31
随着我国企业破产案件大量增多,现行的1986年《破产法》及1991年的《民事诉讼法》已难以适用,为了使《破产法》能在司法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32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破产规定》”),并于2002年9月1日实施。鉴于多数破产企业最大的债权人是银行,因此,《破产规定》对破产法的发展和完善及对银行实现债权有实质性影响,本文对此从四个方面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11.
《企业破产法》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法人是商业银行主要的信贷客户群。商业银行通过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与其发生债务关系。作为债务人的企业,其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债权人银行的贷款安全。如果企业破产、退出市场,债权人银行将面临无法收回贷款的厄运。为此,规范市场主体退出的企业破产法与银行利益密切相关。2006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新《破产法》),并将于200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破产法》解决了原《破产法》适用主体单一、程序不统一等诸多问题,更突出了债权人保护,增强了债权人在债务人破产问题上的发言权。从长期来看,新《破产法》对降低银行不良资产比例,改善业务经营,尤其是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的破产立法和其他民商事法律相比,其革新的进程可能稍显缓慢。自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试行)》生效后,直至2007年,我国才颁布实施了第二部破产法,也即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在《破产法(试行)》总则中,将立法目的定位为"为了适应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国家银行协助人民法院依法办案,是它履行监督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1991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新的《民事诉讼法》,与以前颁布的《民事诉讼法(试行)》相比,不仅在保证法院审判的执行方面补充了若干规定,还增加了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等几个方面,这就使银行协助执行的任务更为繁重。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财政部财工字[1996]226号通知发布一、为了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规范企业破产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  相似文献   

15.
张利国 《时代金融》2014,(8Z):50-51
2006年我国企业破产法正式出台,但第2条、第135条规定该法仅仅适用于企业法人,从而明确将自然人破产排除在外。从长远来看,鉴于自然人破产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优势,其在我国的建立是势在必行,否则既影响到了社会和谐,也无以张扬人道精神。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我国企业破产法正式出台,但第2条、第135条规定该法仅仅适用于企业法人,从而明确将自然人破产排除在外。从长远来看,鉴于自然人破产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优势,其在我国的建立是势在必行,否则既影响到了社会和谐,也无以张扬人道精神。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十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草案)》(以下称《草案》),并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004年6月及12月两次审议。该《草案》比1986年颁布的《企业破产法(试行)》有较大的改进.在立足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将实践中的一些操作经验上升为法律规定,并借鉴国外立法体例引进了一些新的制度,  相似文献   

18.
张思明 《财政监督》2006,(10):58-59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06年8月27日表决通过了新的《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新《破产法》或新法)。这一历时10年起草完成的草案,在经过常委会两年三次审议、修改后,终于成为法律。此前于986年制定的仅适用于国有企业的《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旧《破产法》或旧法),将于2007年6月1日新法施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9.
金融机构破产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正式施行。有识之士喜忧参半,喜的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终于有了市场经济第一法;忧的是,《企业破产法》提纲挈领,相关破产条例如何尽快跟进。日前,有消息透露,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已进入立法进程。酝酿金融机构破产条例,《企业破产法》精神是根本,对金融机构特殊性的认识和充分考虑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信用卡》2008,(6):74-75
银监会人士近日透露,与新的《企业破产法》相配套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目前已进入立法进程,该法规条例出台后将更好地规范我国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2007年新的《企业破产法》出台之后,我国金融业的市场退出机制尚未健全,专门适用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的特殊法规仍然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