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概念前提 概念——农业产业化,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市场为导向,龙头骨干企业所带动的产业链为载体,当地优势资源为依托,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衔接起来,通过多种形式和紧密的利益关系,形成一种全新的、工业化的、集约规模化的农业产业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2.
3.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完善农村经济体制的重要时期。在这种新形势下,切实按照十六大的要求,继续“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对农业产业化问题一直高度关注。2000年,九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专题研究了“十五”期间的农业发展问题,并组织专题组,到湖北、辽宁、河北等地就“公司+农户”这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导类型进行了重点调研,…  相似文献   

4.
5.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春文波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处于一个攻坚阶段。经过16年的改革,旧的农村经济体制已被打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然而要建立现代的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村经济体制改...  相似文献   

6.
1月12日,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四次、五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总结去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研究部署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和农村工作。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本文结合绥阳的县情实际,就如何发挥绥阳县农村经济的优势,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谈几点浅见。   一、农业结构调整是绥阳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绥阳县位于贵州北部,总面积 2566平方公里,全县山地多田土少,中低产田比例大,以粮、油、烟、畜、椒为全县主要产业,属典型的内陆山区农业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五”以来,全县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相继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国家农业综合开…  相似文献   

8.
9.
一、中国农民再次合作的背景及理论分析  我国农村现行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由农民创建 ,并得到中央肯定的农村基本的生产经营制度。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将农村经济组织分为两个层次 :一层为集体经济组织的统一经营 ,另一层为家庭分散经营 ,两层之间采用承包的方式联系起来。它在保留集体经济的某些统一经营职能的同时 ,以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 ,即将集体的土地和各项生产任务承包给农户经营 ,使承包农户成为拥有一定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基层经营单位。这种被称为“以家庭承包为基础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施以来 ,在我国的农…  相似文献   

10.
闵行区梅陇镇华二村,原有农民1286户,合作化以来有农龄的4176人(包括已死亡的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和插队知青等),撤村时有权参与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013人.改革开放以来,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快,撤村时拥有账面资产2.17亿元,负债0.57亿元,净资产1.60亿元.华二村地处城郊结合部,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全村耕地已全部被征用开发,到2001年底14个生产队建制已全部撤销,农业户已全部转为非农业户.撤销村民委员会建制,处置集体资产,实行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已被历史地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1.
一、农村经济发展停滞的主要表现1 农民增收困难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 ,农户经营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农产品贸易条件的改善 ,使得农民被压抑多年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的释放 ,农民收入超常增长。 1979— 1984年 ,农民纯收入人均增长 15 %。但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 ,随着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加快 ,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市场约束明显加强 ,农产品的价格连续 4年下跌 ,人均农业收入 1997年比 1996年仅增加 18 6元 ,1998— 2 0 0 0年分别同比减少 16元、4 5元、98元。 2 0 0 0年占全国农户近…  相似文献   

12.
13.
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研究解决农村税费改革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把工作重点放在搞好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上。积极探索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巩固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14.
对农产品加工业的结构调整与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华 《农业经济》2004,(3):62-63
改革开放以来,在诸多的涉农产业中.农产品加工业异军突起,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极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2001年全国食品加工业的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740.55亿元,2002年为10169.68亿元,分别比前一年增长12.77%和16.25%,说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96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首次超过钢铁、纺织工业,成为我国最大的工业门类。200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7800亿元,并以10%以上的年递增率持续、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又一次飞跃的关键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经济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润生 《中国改革》2003,(12):30-32
杜润生在建国之初就担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秘书长,兼国务院农林办公室副主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任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兼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负责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政策研究。杜润生多次受中央委托,主持起草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农村政策文件,特别是中共中央连续五年的“一号文件”的起草工作,为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建立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推进农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为杜润生同志回答几位研究改革史的学者提出的有关农村改革问题的谈话记录。  相似文献   

17.
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首先必须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分重要的是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逐年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居民年纯收入仅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千方百计大幅度地增加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科学实施宏观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宏观调控的实践也表明,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仍未消除,推进改革十分重要和紧迫。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需要加快推进改革。2005年是改革攻坚的关键一年,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把改革放到突出位置上,用更大的力量推进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是重庆市实施“大城市带大农村”战略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因此,促进库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重庆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重庆三峡库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近年来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幅一直徘徊在100元左右,2003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234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0多元。弱图强。四川省各级政府积极引导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走出了一条组织制度创新;促进农村小康建设的新路子。目前,四川省乡村两级共建立各类专业协会26877个,覆盖了全省49%的行政村;协会会员到达125万人,带动了320万农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2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