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固体饮料卫生标准关系到固态饮料类食品的消费安全,与人民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是广大生产固体饮料的企业组织生产和检验产品中卫生指标的依据和准则,也是饮料产品是否合格、合法的尺度。然而,在执行该标准时,却遇到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该标准中对铜的要求不合理 在GB7101-1994《固体饮料卫生标准》中的适用范围中规定“本标准适用于以糖、乳或乳制品、蛋或蛋制品、果汁或和食用植物提取物等  相似文献   

2.
本次共抽查了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0家企业生产的90种固体饮料产品,包括蛋白型固体饮料、普通型固体饮料、可可粉固体饮料3种类型。本次抽查依据《固体饮料卫生标准》GB7101-2003、《可可粉固体饮料卫生标准》GB19642-2005、  相似文献   

3.
《监督与选择》2006,(12):52-52
固体饮料属于软饮料的一类,主要分为蛋白型固体饮料和普通型固体饮料。蛋白型固体饮料是指以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等其他动植物蛋白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制成的、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4%的制品,常见的产品有豆奶粉、核桃粉、麦乳精等;普通型固体饮料是指以果粉或经烘烤的咖啡、茶叶、菊花、茅根等植物提取物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辅料制成的、蛋白质含量低于4%的制品。常见的产品有酸梅粉、橘子粉、菊花精、速溶咖啡、速溶茶粉、茅根精等。选购固体饮料时应注意:▲尽量到大商场或超市选购,最好购买名牌产品,或大企业生产的…  相似文献   

4.
固体饮料属于软饮料的一类,主要分为蛋白型固体饮料和普通型固体饮料。蛋白型固体饮料是指以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制成的、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4%的制品,常见的产品有豆奶粉、核桃粉、麦乳精等;普通型固体饮料是指以果粉或经烘烤的咖啡、茶叶、菊花、茅根等植物提取物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辅料制成的、蛋白质含量低于4%的制品。常见的产品有酸梅粉、  相似文献   

5.
在固体饮料朝着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独特性方向发展的今天,固体饮料质量安全标准的研究应与时代相结合,与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相结合,研究修订固体饮料理化指标的考核标准和不同固体饮料个性特征的评定标准,加强固体饮料卫生、安全性研究,尽快制定和实施婴幼儿固体饮料的生产、检测国家标准,全面提升固体饮料的质量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固体饮料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广东、广西、江苏、浙江、上海、江西、湖北等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0家企业生产的50种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2%。抽查结果表明,一是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型企业质量较好,这些企业拥有先进的喷雾干燥、自动包装成套连续生产线,产品质量一直较为稳定。二是抽查的50种产品微生物指标、重金属指标均合格,防腐剂、甜味剂均未检出,蛋白质含量都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水分超标。强制性国家标准GB7101-2003《固体饮料卫生标准》规定,水分含量应≤5.0g/100…  相似文献   

7.
国家强制性标准《固体饮料卫生标准》GB7101-2003于2003年9月24日发布,并于2004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此标准有几处地方不够合理,提出以下观点供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8.
固体饮料属于软饮料的一类,主要分为蛋白型固体饮料和普通型固体饮料。蛋白型固体饮料是指以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等其他动植物蛋白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制成的、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4%的制品.常见的产品有豆奶粉、核桃粉、麦乳精等;普通型固体饮料是指以果粉或经烘烤的咖啡、茶叶、菊花、茅根等植物提取物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辅料制成的,  相似文献   

9.
固体饮料属于软饮料的一类,主要分为蛋白型固体饮料和普通型固体饮料。蛋白型固体饮料是指以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等其他动植物蛋白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制成的,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4%的制品,常见的产品有豆奶粉、核桃粉、麦乳精等;普通型固体饮料是指以果粉或经烘烤的咖啡、茶叶、菊花、茅根等植物提取物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辅料制成的,蛋白质含量低于4%的制品。常见的产品有酸梅粉、桔子粉、菊花精、速溶咖啡、速溶茶粉、茅根精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技术监督》2008,(12):31-31
固体饮料属于软饮料的一类,主要分为蛋白型固体饮料和普通型固体饮料。蛋白型固体饮料是指以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等其他动植物蛋白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制成的,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4%的制品,常见的产品有豆奶粉、核桃粉、麦乳精等;普通型固体饮料是指以果粉或经烘烤的咖啡、茶叶、菊花、茅根等植物提取物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辅料制成的,蛋白质含量低于4%的制品。常见的产品有酸梅粉、桔子粉、菊花精、速溶咖啡、速溶茶粉、茅根精等。  相似文献   

11.
周婧  范玉杰 《监督与选择》2004,(9):B002-B002
日前,国家标准委发布了酸乳卫生标准(GB19302—2003),该标准规定了酸乳的定义、指标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标识、包装、贮存及运输检验方法。同时指出该标准的适用对象是以牛(羊)乳或复原乳为主原料,经杀菌、发酵、搅拌或不搅拌、添加或不添加其他成分的纯酸乳和风味酸乳。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凡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属强制性标准,其他是推荐性标准。确定强制性标准的范围是:(一)药品标准、食品卫生标准、兽药标准;(二)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标准、劳动安全、卫生标准、运输安全标准;(三)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标准及国家需要控制的其他工程建设标准;(四)环境保护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五)重要的通用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和制图方法;(六)通用的试验,检验  相似文献   

13.
强制性标准是指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强制手段加以实施的标准。根据《标准化法》划分强制性标准的原则,强制性标准包括:l、药品标准、食品卫生标准、兽药标准;2、产品及产品生产、贮运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卫生标准,劳动安全、卫生标准,运输安全标准;3、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卫生标准及国家需要控制的其他工程建设标准;4、环境保护污染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5、重要的通用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制图方法;6、通用的试验、检验方法标准;7、互相配合的标准;8、国家需要控制的重要产品质量标准。强制性…  相似文献   

14.
印杰 《监督与选择》2006,(10):37-37
食用菌产品涉及的标准主要有国家强制性标准《GB7096-2003食用菌卫生标准》、《GB11675-2003银耳卫生标准》、《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1.感官指标感官指标是判定食用菌质量好坏的重要依据之一。正常食用菌应具有其固有的外形、色泽和香味,不得混有非食用菌,产品应无异味,无霉变,无虫蛀。2.理化指标(见下表)(1)水分:该指标主要是针对干制食用菌的,水分过高会引起产品霉变,降低产品质量,缩短产品保质期。造成水分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是食用菌在加工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干燥,另一方面则是不法经营者在干制食用菌中添…  相似文献   

15.
《监督与选择》2004,(9):B011-B011
目前肉干、肉脯的标准有行业推荐性产品标准和国家强制性卫生标准两种,行业推荐性产品标准有SB/T10282-1997《肉干》和SB/T10283-1997《肉脯》:国家强制性卫生标准主要是GBl6327-1996《肉干、肉脯卫生标准》。以上这些标准基本覆盖了肉干、肉脯产品的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16.
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标准是生产优质产品的依据,标准化是企业生产活动的技术基础和共同运行的准则。乡镇企业人员素质差、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方法落后,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根,提高质量,就必须按照国家标准组织生产,要有很强的“标准化意识”。其一,目前仍有不少乡镇企业采用过去的土办法管理,各自为战、粗放经营,产品缺乏起码的质量标准,不按照惯例进行生产。有的忽视产品制造日期、出厂日期、质量等级、检查合格标志等共同遵守的产品标准,致使产品的适应性很差;有的不严格依照安全标准、卫生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行事,对社会造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餐饮业发展概况和食品卫生标准在餐饮业中应用的意义,对餐饮业卫生标准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针对餐饮业适用的食品卫生标准比较广泛、基础卫生标准不完善、产品卫生标准缺失等问题,提出实施餐饮业产品卫生标准化操作的建议,为餐饮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产气强化固体饮料该产品与市售的固体饮料果珍、四线可等不同.在用水冲铁时能产生大量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气泡,是既具一般固体饮料特征,又具新奇性的新型保健固体饮料.该产品可冷热饮,每片109,可冲200mL,并可闻成各种香型.饮后甜酸适度,清凉爽口,具有杀菌力,能恢复和振奋精神。工艺流程为:原料~粉碎~筛分一混配~均比一压片~成型一干规~包装。主要设备:扭碎机、和面机、压片机、端分机、凤平机等。年产量680t,总投资30万元,设备投资10万元,厂房面积100m’,职工人数15人,产品成本1500元八.出厂售价18000元八,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刘少伟 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教授 阮赞林 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教授 本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在对几十种螺旋藻产品的抽查中发现,有几批螺旋藻保健品中发现了铅超标,其中三批为伪劣产品.这里的铅是什么物质?食品中铅含量超标是什么概念?涉及哪些标准?保健品中含有铅,保健品还安全吗? 刘教授:铅是一种重金属,人体摄入后不易代谢,会在体内积累,当达到一定含量会引起一系列疾病.因此,在日常饮食中铅的摄入需要严格控制.GB 16740-19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中规定一般的胶囊铅限量为1.5 mg/kg,以藻类和茶类为原料的固体饮料和胶囊产品铅限量为2 mg/kg.作为螺旋藻胶囊,目前国家将其归于藻类和茶类为原料的固体饮料和胶囊产品.  相似文献   

20.
蛋白质是食品中的重要营养成份,是衡量含乳固体饮料质量优劣的主要指标之一,国标法中所应用的凯氏定氮法需要经过冗长的消化、蒸馏等前处理过程,给日常大量监测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探讨一种简便、快速的分析方法具有实用意义。本试验通过双缩脲比色法与国标方法的比较,证明两种方法测定含乳固体饮料中的蛋白质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且精确度较好,可用于日常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