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造性思维方法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以工程图教学内容为载体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学教学中可通过激发兴趣,以疑诱思;授之以渔,以静代动;欲擒故纵,开拓思路;总结规律,开拓视野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3.
创造性思维在室内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可以打破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枯燥现象,能够更好地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生活和工作质量。创造性思维在室内艺术设计中将成为更为重要的艺术设计思维形式。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发现式教学法、解决问题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校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可行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有效的氛围,采取适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发现式教学法、解决问题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何才能培养有创造性的人才,这取决于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本文试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语教师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有:1、教与思结合。在教学中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敢于质疑问题。2.教与学相长。既要学习专业的东西又要学习非专业的东西。要向同事们学习,向学生学习。3.教与写结合。通过写训练自己的思维、准确表达思想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木版画创作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创造性思维为木版画创作教学研究提供广阔空间,创造性思维能开发学生形象和直觉思维的潜能,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作意识、能力和技法。  相似文献   

10.
创造性思维方法主要有:联想思维法,发散思维法,逆向思维法等,本文就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例,通过渗透创造性思维方法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独创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明确了"学生与数学家的数学创造的区别"后,简要分析创造性思维的规律与心理机制,通过微积分教学的实例阐述应围绕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与想象等特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设计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在现代设计教育中,通过培养学习兴趣,训练发散思维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阐述了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类型及其作用,并指出了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创造性教学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经历创造性解决问题并求得自身发展的过程。创造性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人们完成创造性活动的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研究和倡导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主要目标的创造性教学,已经成为教学领域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5.
以探讨装饰艺术的文化渊源与设计思维之间的关联为切入点,解析不同艺术领域中装饰艺术的美学追求和艺术魅力,论述装饰艺术在绘画、建筑、戏剧脸谱与服饰中所具有的设计思维,给当今的设计思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歌唱艺术的创造性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创造性思维的理论研究出发,结合演唱实践,通过对歌唱创造性思维的四大基本特征的深入分析,找出歌唱创造性思维的理论依据。并以此为基础,总结出一系列培养歌唱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在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高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条件。目前应对体育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大胆改革和探索,抓住体育课堂教学的独特优势,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使其成为未来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8.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要结合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学风,倡导学生发现式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联想意识,让学生主动寻找和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9.
工科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应从人才的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出发,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整体性研究与改革,构建工科院校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法结构和思维结构,开发大学生创造力。  相似文献   

20.
人格因素对人的事业成就具有重要影响。创新人才应当具备相应的创新人格品质,但在学生身上还普遍存有与创新理念不相适应的人格障碍,需要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通过有效途径引导学生突破人格障碍、培养创新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