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房地产开发的"龙头",它指导和制约着城市房地产开发,而城市规划所绘制的城市发展蓝图要依靠房地产开发来实现,二者实现协调发展城市开发建设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是城市建设的不同阶段,两者是计划与实施的关系,只有协调发展、和谐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城市建设保驾护航.首先是长期的滞后,随后出现了短期的过热,即使在经过调整后的今天,仍存在一些不协调的问题.其中,城市规划与房地产业的不协调性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如何采取措施,才能促使形成房地产业这一地域性很强的产业的发展与城市规划发展的良性互动,使房地产业这一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更好地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房地产业的突飞猛进,房地产开发与城市规划之间如何协调,成为了大家的关注焦点,本文正是基于此,详细的分析了与此相关的问题.文章首先阐述了房地产开发与城市规划的关系,然后总结了我国房地产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我国房地产开发与城市规划协调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8,(1)
文章就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的内涵和性质进行了阐述,指明二者之间的存在密切联系,反映在两者宏观与微观、整体与部分、长期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并提出了正确处理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市场在我国已经获得长足发展,但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房地产在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与城市规划侧重点不同,直接导致了与城市规划之间的非协调发展。本文就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非协调发展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提出了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实现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协调发展的路径依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家庭 《生产力研究》2006,(3):62-63,73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如何实现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深入研究了实现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城市规划如何控制房地产开发,一直是各地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探索及关注的焦点。总结国外先进国家房地产开发规划规划控制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房地产开发规划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健全城市规划法律法规,完善城市管理工作,实行多种开发控制方式,强化房地产开发规划控制中公众参与的作用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先是在沿海城市后又在内地城市迅猛发展。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它还远未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这表明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国家还须对房地产业采取发展的方  相似文献   

9.
旅游资源开发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涉及多个利益主体的高度整合的社会、经济系统,利益分配是旅游开发相关利益主体关注的焦点,如何协调各主体间利益成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目前我国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开发商收益过高.收益与保护责任不对等,当地居民收益相对较低,居民与旅游资源开发冲突等问题产生。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风景旅游资源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开发中的绿化施工不同于其他总体工程的施工,其他总体工程的材料是成品的,而绿化施工的材料则是有生命的;其他总体工程的施工季节性并不十分明显,绿化施工的最佳季节大致一年中只有少数的几个月.因开发中受限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绿化施工的工期是有限的,需要综合协调绿化施工与其他总体工程的关系.将各专业部门设计与施工的众多工种,在设计和施工两个阶段,对空间位置以及施工的时间顺序进行统一规划和安排,从而做到相互配合而不致发生矛盾.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群区战略规划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姚士谋  陈振光  吴松  王波 《经济地理》2008,28(4):529-534
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城市群现象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其规划并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并存在着诸如内部结构功能不完善、规划中对环境的重视不够,环境污染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城市群规划的重要意义、规划的原则和目标以及城市群规划的新思维新战略的若干关键问题(核心城市、网络发展、合理开发等),特别是在城市群区内的超大城市、核心城市应当建设一流的现代化城市,环境质量好的清洁型、服务型城市.以期能在规划界引起探讨,从而使城市群规划与城市群的发展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2.
笔者总结现行征地补偿制度的基本特征,分析其制度缺陷,比较三种改革的办法,提出城乡协调发展背景下的征地补偿机制,指出只有将土地出让金平衡地投入到农村和城市两个区域,合理界定归公的土地增值收益比例,保护农民权益,才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使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因为拥有人才、科研和信息等资源优势,在城市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中,越来越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地方高校在城市建设中的突出优势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试从地方高校与城市发展的定位、功能及特征入手,全面分析地方高校在城市发展中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进行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深入分析了“以人为本”规划思想的形成和内涵,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提出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合理进行用地功能分区、科学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把握适度空间尺度、注重地方文脉延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  相似文献   

15.
I.IntroductionThe essence of cities lies in their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agglomeration.The agglomerative economy is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cities.Since Alfred Weber,the fa-ther of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location,regional scientistshave generally emphasized the important role of urbanagglomerative economies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economicactivities in urban regions.Because of the urbanagglomerative economy is resulted from the spatial con-centration of related resources i…  相似文献   

16.
以城市滨水景观为研究对象,在简要介绍LID理念及其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滨水景观低影响开发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基于LID理念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目标和开发策略,并重点阐述了低影响开发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途径和方法,以期为城市水域空间合理开发和水环境整治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7.
山区农村空心化调控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进程中,农村空心化问题日趋严重,尤以城乡差异较大的山区为最。通过对重庆武陵山区进行实地调研,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社会经济相关数据,发现重庆武陵山区农村空心化现象是由于城市化发展迅速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民购买能力增强与现行规划管理调控手段乏力等因素发展不协调引起的。这必然对农村的土地资源、人居环境、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鉴于此,提出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农业开发,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开展农村用地规划,加强政府对农村住宅用地的管理等相关措施,以促使城市与农村在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人口流动等方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城市规划与生态机制--以衡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  张兆干  刘沛林 《经济地理》2002,22(2):184-188
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体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受城市生态机制的调控,城市规划引入生态机制,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形成和良性循环。本文结合衡阳市城市规划工作的实践,论述了城市规划与生态机制的关系,指出了目前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引发的生态危机,提出了21世纪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当前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城乡统筹、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综合性的社会经济命题对土地开发整理的要求,认为,土地开发整理正由单一的补充耕地目标向综合化的土地综合整治转变,其内涵和外延逐步扩展,难度也不断加大,所需资金不断增加,管理需要不断完善,思路需要不断创新,提出城乡统筹的土地开发整理新模式。农村土地整治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助推器",是一项"民心工程",所以必须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现状、问题与重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向东  刘卫东 《经济地理》2012,32(5):7-15,29
在世界各国无不对其空间规划体系进行改革完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对具有特殊复杂性的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的发展与改革进行了系统深入探讨。首先将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分为城乡建设规划、发展规划、国土资源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不同系列规划进行了梳理,然后分析了其存在的种类繁多、发展不均衡、法制化建设落后、协调性差等问题,最后从明确目标、确立基本策略、确定基本框架、调整部门职责和权限、理顺规划层级关系、推进法制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我国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的具体路径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