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自然林业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区域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论述近自然林业的起源、概念、经营方法,阐明将近自然林业经营思想应用于森林经营中的意义及其与林业可持续发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4 生态林业在振兴我国林业中的意义4.1 生态林业有利于把林业纳入科学集约经营的轨道纵观世界林业发展进程,人类与森林的关系大致经历了破坏森林、保护和恢复森林以及发展森林三个阶段。目前,发达国家已进入第三阶段,即集约经营扩大森林再生产的阶段。马克思把扩大再生产分为外延和内涵两种类  相似文献   

3.
森林是地球表层生态系统平衡中的主体,是陆地生态建设中的核心。云南94%是山区、半山区,森林在云南生态环境平衡中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森林的消长直接影响到云南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4.
龚守栋 《发展研究》2009,(11):53-54
福建目前正处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强省跨越时期,发展福建林业主要任务是抓住机遇,优化林业资源结构,提升林业资源质量与效益,确立福建林业强省地位。把大力发展珍稀用材林,作为福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来抓,用两个五年计划或更长一点的时间,达到一千万亩,使福建省珍稀用材林占森林面积的10%,把本省建成我国东南沿海珍稀用材林基地。让山林增财富,让农民增利益,形成福建新的经济增长点,让福建的山更美、水更清、天更蓝,福建的生态环境更优。  相似文献   

5.
一、世界森林资源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测,全世界现有森林面积为34.42亿公顷,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7%人均占有林地为0.64公顷(对森林的定义为树冠郁闭度不低于10%),除森林外,还有17亿公顷有林地,地面上的木质生物量于重为440.5亿吨,其中70%在热带地区。巴西(占16%)、加拿大(占7%)、美国(占6%)和前苏联(占22%)的森林面积占全球森林面积的51%。  相似文献   

6.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明是福建省的重点林区,全市现有森林面积2645.5万亩,森林覆盖率76.8%;活立木蓄积量1.15亿立方米,竹林储量3.88亿株。森林资源总量占全省的1/3左右,活立木蓄积量是全国少数几个超过1亿立方米的设区市之一。全市主要林产品产量占全省的1/3以上,林业产业产值约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1/5,是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早在1998年4月,国务院就将三明集体林区列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序列;2004年4月确定为全国集体林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唯一试点;2005年6月,经批准设立全国唯一的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  相似文献   

7.
近自然林业经营是一种能改善人工林的林分质量,提高林分的生产力与生态效益的有效途径。目前人工林在我国的森林中占有重要地位.怎样提高我国人工林的质量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简要探讨人工林的近自然林经营。  相似文献   

8.
林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覆盖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各项林业工作不断深入。林业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产业,既有不可代替的生态效益,又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森林在全球生态安全和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日益突出,林业作为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得以确认,我们要运用法律手段,维系社会经济秩序,优化资源配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规范权力、维护权利,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创造财富,为林业建设服务,使林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达到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经济效益双增长的目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阿城区林业现状阿城区地处长白山系张广才岭余脉,是一个人口达58万的林业大区,幅员面积2500平方公里,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称谓。林业资源90%主要分布在山区,是林业工作的重点所在。近年来,我区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和退耕还林工程为依托,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思路,在积极开展生态建设的同时,结合林业自身特点,充分发挥资源、区位、政策优势,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加快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林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森林资源稳步增加,林业实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1.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林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是林业发展的真正要素,林业的发展就是依赖于森林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日本森林覆盖率高达60%,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3.9%,我国是森林资源极为贫乏的国家,水土流失,生态平衡严重遭到破坏。但令人感到高兴的是,福建省则是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之一已实现生态基本平衡,林业已成为福建省的支柱,产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福建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属于全国中等收入水平,山区农民收入水平仍较低,但为什么森林资源仍保护得较好,  相似文献   

13.
石程远 《城市建设》2010,(3):306-306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森林的存在,同样,森林的保护与发展也离不开社会,特别是当地社区的广泛参与。社区林业近年来在广西得到了较好的实践和发展.本文简略地叙述了社区林业产生的背景,分析了当前社区林业在广西的发展形势和机遇,对广西林业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理论总结,将新的林业科学技术,新技能,新信息,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即使传授给广大林业生产者,以改进林业生产手段,提高林业生产者的素质,发展林业经济,改善广大林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正是林业技术推广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广大林业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林业技术推广在林业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掌握林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技能。本文重点论述林业站在林业技术推广中的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是一场世界性的能源变革,林业在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了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主要作用,并为林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林业产业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产业,又是公益事业,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在町持续发展中,林业负有重要的地位。林业是生态环境建没的主体,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深化林业产业体制改革,对于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邸斌珍 《经济师》2000,(2):84-84,58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的东部,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是全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省份之一。建国初期,全省的森林面积仅有36.7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2.4%。50年来,经过全省人民的不懈努力,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方足以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大力进行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目前全省森林面积达到18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1.72%,为改善山西的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全国来讲,山西仍然是一个少林省份,林业基础薄弱,重造轻管,经营粗放,经济危困,在全省219个国营林场中有148个属于贫困林场。实施天然林保护之后,省直林…  相似文献   

18.
蔡亚林 《经济》2007,(12):110-111
“川原五十里,修竹半其间。”用这句话来形容安吉的万顷竹海并不为过。目前,安吉植被覆盖率75%,森林覆盖率71%,现竹林面积105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的51%。这里是天然的绿色世界。  相似文献   

19.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所以实施天然林保护,保证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林业的低碳经济是一种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控制目标相结合的三维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林业经济活动的过程中的林业低碳经济是指,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增大森林吸收碳,减少森林排放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的林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