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2000年,是国企管理年,也是国企实现三年脱困的最后一年。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堵塞各种漏洞,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近年来,笔者通过对一些国有企业的调查,发现有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借改革之名,行谋私利之实,致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本文拟就国有企业不良经营的表现形式、根源,谈如何防治之见。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国企在更新用人观念、建立内部人才竞争机制、改革平均主义的工资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从总体上看,还没有完全突破传统的框架,在用人问题上的一些根本弊端仍然没有破除,阻碍着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员工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这是目前国有企业难以遏制人才流失现象、摆脱不了“免费人才培训基地”的根本原因。对国企的用人,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年龄是个宝,学历不可少,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国企领导人员的管理,是摆在各级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以及组织人事部门面前一项紧迫和现实的课题。笔者根据从事多年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的实践,就新形势下国企领导人员的管理体制、选拔、任用、考核、激励、监督及其后备人才等问题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张艳  谢辉 《武钢政工》2007,(7):26-28
企业经营的实质是对人、财、物的有效管理,但"财"与"物"只是企业的眼前利益,"人"才是企业发展之本。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时常出现人才匮乏的现象,这也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是我们企业没有人才?不是。就笔者看来,人才结构的配置和优化既是影响人才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产生社会效应的重要因素。因此,国有企业要努力塑造一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造就人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与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相比,国企骨干员工的流失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管理、技术人员流失严重,不少国有企业成为外企、民企的“培训基地”。因此,如何转变用人理念、改善用人措施、留住人才,是需要我们用心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一段时期以来,社会各界对国企改革、国有经济发展较为关注,争论持续不断,观点众说纷纭。国外一些政界、学界和企业界人士以西方新自由主义为标准,攻击我国国有企业,鼓吹私有化,指责我们搞国家资本主义;国内一些信奉新自由主义的学者,也大肆攻击国有企业,提出所谓的“国进民退”等论调,认为国有企业是未来中国成长的障碍,只有国企私有化,中国的经济才能搞好。国内外遥相呼应,形成了一股来势汹汹的“倒国企”、“反国企”浪潮。我们要正确认识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实质,更加认清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切实履行好我们作为国有骨干企业所承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的竞争即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人才匮乏的企业是不可能获得长远发展的,反观每个成功的企业,它的背后都有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在支撑。翻开报纸,我们随处可见高薪招聘的告示,社会上也在逐渐兴起一些专门从事人才流动的“猎头公司”,这些都表现出一种企业界对人才求贤若渴的状态。然而,国有企业优秀人才却呈现出大量流失的态势,这无疑对企业当前的人事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目前相对宽松的人才流动制度下,企业如何合理配置与使用人才,稳定人才队伍,已成为人事部门一个十分重要具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人才的竞争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展开。国有企业由于其长期的机制上的原因和自身体制上的种种缺陷,必然在与从跨国公司到私营企业的所有非国有企业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扭转这一被动状况,已成为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保持健康发展态势的当务之急。一、当前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及主要原因人才聚集曾经是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的一大传统优势。然而自80年代后期以来这种优势已日渐丧失,各类优秀人才在许多国有企业呈逆向流动的趋势愈演愈烈。从国企人才的流出方…  相似文献   

9.
10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种种原因,诸多国企还处于困难之中,有的甚至还濒临倒闭或者已经破产。国企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城镇居民就业的主渠道,若再不对广大国企进行脱胎换骨地改革,恐怕还会有更多国企在未来的日子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10.
于蜜 《中国石化》2008,(4):28-29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有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其焦点在科技,关键在人才。国有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把培养大批有专长的技术人才作为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国有企业在技术人才的培养体制和机制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还比较深。在一些企业,对技术人才的作用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官本位”思想严重,培养方式单一,致使个人发展途径狭窄.挫伤了技术人才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正国有企业青年产业工人队伍是中国青年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工作是国企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检验国企党建工作成效的关键所在。柳州市国有企业有数十万的产业工人,其中青年占半数以上,一些企业甚至近90%的员工是40岁以下的青年。本文以自治区、柳州市所属的部分国有企业如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2.
<正>党管人才,体现的是执政党的政治责任,体现的是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随着经济水平的高速增长,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国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尤为重要。针对国企人才管理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必须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习近平主席强调:"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随着经济水平的高速增长,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国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尤为重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兴国的重要方略,是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是国有企业人才管理工作有效推进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
EricOrts 《董事会》2005,(1):100-100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同其滞后、低效的国有企业制度作斗争的过程。国有企业占据各行业的半壁江山,在中国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支持者认为,国企问题可以通过中国企业家组建新体制的企业,或西方公司注资成立三资企业来解决。然而.西方评论家却坚持.国企无疑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如果国企不改革.必然扼杀中国已取得的经济成就。  相似文献   

14.
王辉 《中国电业》2014,(2):84-85
企业文化作为国有企业管理中的战略性资源和品牌软实力,蕴含着持续、稳定的“文化红利”。国企发展历程中积淀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在文化管理中进一步挖掘梳理和整合,增强文化自信、打造文化品牌.有利于企业文化红利的有效释放。特别是当前国企实施转型升级战略中,随着人才、  相似文献   

15.
董轼 《董事会》2010,(3):66-69
实践表明,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的有效性源于外派,在于监事会与被监督企业无利益关系。国企监事会制度如能持续完善,将是完善国企监督机制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6.
要搞好国有企业,就要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既是当前国企改革急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又是不能一踟而就不断探索的难题。本文分析了国企经营者任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建立健全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必要性。认为目前搞活国有企业需要一大批优秀的企业经营者,但也有一些国企经营者缺乏进取精神,在市场竞争中力不从心有的甚至滑向了犯罪的深渊,于是有了“59岁现象”和“穷庙富方丈”之说,而  相似文献   

17.
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国家对国有企业的保护政策逐步与市场相融,国有企业加大改革步伐成为必然,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已成为国企的共识,确实为国企减轻了“行囊”,增添了生机和活力。然而,在国企改革脱困、效益回升、经济增长的背后,产生了一些困难职工群众。他们正处在一个生活相对困难、思想矛盾、情绪波动的时期,有的甚至成为影响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如何消除隐患,理顺情绪,有效帮助和引导困难职工群众走出困境,笔者认为要抓紧抓好“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8.
当前无论是国企、民企还是外企,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才资源后备不足的状况。不少外企都已采用人才储备制度,国企和民企的人才储备却备受冷落。要知道现在是经济全球一体化,而不少企业的管理者却将眼球粘在企业人才评估、绩效考核、招聘用人等等方面的时候,很少有人将目光投向储备人才体制上。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职工下岗是我国为了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目标而出现的。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目标,减员增效,转岗分流,解决国企的冗员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同样是国有企业,同样的市场环境,有的企业在竞争中成功了,有的则失败了。企业成败的因素很多,但领导班子往往是一个重要因素,而决定有无好领导班子的关键,又在于有无一批懂经营、善管理、高素质的企业家。因此,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家形成机制,使那些具备企业家素质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们在探究经济增长的原因时,逐渐发现人力资本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随着现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人力资本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