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梦境     
张苹 《西藏旅游》2014,(6):17-17
(一) 那只羊从街的拐角转出了身影,一只成年的温顺的绵羊,挂在脖子上一只铜铃随着脚步轻轻摇晃。在它上台前,像是一声叹息。哎,空气微微颤抖,由远及近“当——当……”声音预告梦的来临。那是极简的节奏,稳定地由远处传来,一声一声轻叩厚重的睡眠,敲开远方的蓝宝石天空,那静寂深邃的安眠气质覆盖着黑色的山峦在最远的地方慢慢开启一丝亮光。  相似文献   

2.
刘光琦  沙丁 《中国储运》2008,(10):74-79
时隔三年再到武汉,是在一个细雨蒙蒙的凌晨。整个城市都在熟睡,街灯散射在汉口解放大道上,显出一片清冷,记者很难将眼前的景象同记忆里的火热武汉联系在一起,直到四个小时后,在汉口分公司的会议室里见到了孙荣。一如三年前的爽朗笑容和快人快语,一如三年前的飒爽英姿和精明干练,让记者备感亲切,温暖。接下来一天时间的采访倏忽而过,没有紧张和疲惫,没有沮丧和失望,只有感叹和振奋让人记忆犹新,只有经典和惊艳让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3.
《空运商务》2009,(24):12-15
2009年,在全球经济危机继续蔓延,甲型H1N1流感疫情肆虐,油价起伏不定,国际航空需求疲软等诸多因素影响下,中国民航又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民航在荆棘密布的道路上前行,经过全体民航人的不懈努力和扎实工作,这一年,在世界民航业界中,风景仍属中国最美。  相似文献   

4.
秦艺菡 《西藏旅游》2010,(12):14-15
在北京、重庆、成都……古香古色的茶楼中品上一壶功夫茶,看茶博士耍上一段花式,并不稀罕。但如若在拉萨,喜茶的怀念起家乡的一杯香气,一段红袖,恐怕唯有拉萨饭店四季茶楼可以满足你了。  相似文献   

5.
西藏,这是一片生动而神奇的土地。千百年来,无数生命和灵魂在这里轮回,花开花落。对于世人来说,西藏,有太多的不解,在最不适合行走的地方,却有无数人用最艰难的行走方式,一步一叩丈量土地;在最不适宜生存的地方,却盛开着最美的花朵:在最封闭的高原,却生活着四十余个不同的民族。  相似文献   

6.
《西藏旅游》2012,(8):20-27
原来离拉萨市不远,有一片硕大的油菜花海:原来出拉萨,往尼木县吞巴乡,有一条水磨长廊:原来在山南的某个草原上.有一个“牧民广交会”正在上演;原来在昌都然乌湖边,有一座原始的村落:原来在日喀则边境处,有一个”挂”在半坡上的夏尔巴人聚居地:原来在阿里科加村.有十个世纪的文化碎片……当人们为景区的人头攒动而心烦,当无数个丽江翻版日益泛滥,这时,发现一处鲜为人知美景,发现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都会有一种无法诉说的喜悦。这种喜悦充斥了本刊记者寻找这期主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西藏旅游》2009,(8):1-1
国宝为何成其为国宝?稀世之珍,并不是唯一的理由。真正的国宝,都是折腾出来的。一粒普普通通的种子,长出一棵稀松平常的苗子,淹没在莽莽丛林,一任光阴流转,寒来暑往,春去秋来,许多年月,若干日子,直到有人慧眼识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它位倒,历尽千辛万苦将它拖出深山,辗转运抵万里之遥的北京。在乾隆皇帝眼里,这已经不再是一段普通的巨型白檀木。在他的能工巧匠手里,这段白檀木经过一番斧凿打磨之后,变成了一尊十数米高的弥勒佛像。再经过贴金彩绘等种种工艺,  相似文献   

8.
家乡的小路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离城区约10多公里。连接城区我家的那条布满坑洼的小路上,记载了我成长的足迹,留下了许多酸甜苦辣的往事。我依稀记得10岁那年,时值盛夏的一天,我得了急性痢疾,村上的赤脚医生让我父母赶快送我到城里的大医院抢救,可是,那时村里除了少有的几辆自行车外,连一辆破旧的拖拉机都没有,唯一的运输工具就是架子车。就在那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年近50岁的父母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那条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小路上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走,把我送到了医院。一进门,医生大声责怪到:“咋才来,再迟就没命了。”幸运地把我从死神那里抢救回来。那时因为生活和交通条件太差,就在那几天,我村的一名小男孩得了急性痢疾,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夭折了。如果当时路途平坦车多,我想现在那个小男孩已经长大成人了。  相似文献   

9.
“车技” 一天,王某驾驶桑塔纳轿车在北京市南四环辅路正常行驶,突然感到自己车后“咚”地一声巨响,随即他的车被一种力量撞得腾空而起,吓得失魂落魄的他随着车的落地往后一看,却什么也没看到。他正莫名其妙地坐在车里发愣,几位目击了全过程的过路群众告诉他一辆马自达轿车追尾他的车,“桑塔纳”被挑起,车轱辘离地在空中转了个圈,一瞬间,“马自达”奇迹般地从“桑塔纳”车底钻了过去,一头撞断护栏冲向绿地。  相似文献   

10.
冯学钢瘦了,一开口,嗓子也是哑的。就在前一天,他在庙子坪大桥工地与工人们一起连续守了24个小时,一夜都没合眼……  相似文献   

11.
《西藏旅游》2012,(7):146-151
炎炎夏日,是蜗居在家,一日又一日地看着阳光发白,还是勇敢地走出去,到清凉之地旅游度假?去一处绿荫森森的山谷,掬一捧冰凉沁骨的山泉;或是碧波荡漾的湖边,微风徐来,凉爽到底。给自己来一次没有负担的旅行,驱走暑热。放松心灵。褪去忙碌生活的疲惫,在美景中任由时间流逝。外出游玩前,除了其他准备工作,还要选一套时尚又舒适的服饰。穿一套靓丽的衣裤。才能过一个清凉的夏天!  相似文献   

12.
这里是一片绿色星球,茂密的森林遮天蔽日,干净的空气甚至是甜甜的,蓝天白云、阳光雨露、昼夜更替,自然而然。这里的土著人,以一种异常原始的方式生活着,他们不穿鞋却能在丛林中奔跑劳作,啃着没洗的地瓜却如同在享受一顿大餐。  相似文献   

13.
快意骑行:盛夏,记者来到杭州市,在西湖边的公交自行车服务点,持身份证缴纳300元现金(其中200元为押金),办理了一张IC卡。走近停车处,将IC卡在锁止器界面一放,只听“嗡”一声,锁开,一辆干净漂亮的小红车就属于我的骑行时段,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中国储运》2011,(1):120-120
编者之语:岁月荏苒,我们又迎来新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我们物流人历经春花秋月、夏溽冬寒,光阴的花瓣在手指间飘落,但收获了斑斓如海的灿烂,在经济企稳回升的2010年,物流业创造了不凡的业绩。这一年里一路走来,《中国储运》始终陪伴着物流业界的朋友,我们与读者唱着同一首歌,虽然前路漫漫真如铁,但我们以激情催生了物流业的蓬勃活力。新的一年,《中国储运》带着读者的期望,带着对前方路的憧憬,以新的面貌背起更大的行囊走上新征途,在焚膏继晷的长夜,为顽强奋斗的物流业界朋友挂一盏暖心的明灯。  相似文献   

15.
故乡的桥     
我的故乡在湘西麻阳的一个小山村,这里山多、泉多、涓流多,一条汇聚了众涓泉的溪流从我们村中潺湲而过。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故乡的人就在村中的溪流上架设了桥,洪峰袭来时给毁了。人们一次次架桥,洪峰一次次地毁桥。后来,有位好心的神仙闻讯来到我们村,看到溪流两旁的村民常年涉水过往,就打算在溪流上架一座坚固的石拱桥。  相似文献   

16.
《西藏旅游》2014,(8):108-117
我从梦中惊醒,一条全新的进藏路线在梦中萦绕,梦里那个一身泥巴历尽艰辛的男子,骑着一辆摩托车,从南方而至,翻越贡嘎山,出现在川藏线重镇——新都桥。  相似文献   

17.
杭州景美,美在西湖;杭州人美,美在吴斌。杭州市长运公司驾驶员吴斌,在突发事故面前,放弃呼救的第一时间,苫撑76秒,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诠释了一名司机的责任,保证24名乘客无一受伤。近一段时间,全国都在为一位营运客车驾驶员的英雄事迹感动着,交通运输部授予吴斌“爱岗敬业驾驶员楷模”荣誉称号,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吴斌为“革命烈士”、追授浙江省劳模,长运公司称赞吴斌是“乘客卫士、长运楷模”。在百姓心中.他是“最美司机”!  相似文献   

18.
苍穹·光影     
西藏,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当阳光穿过云朵,在大地、湖泊、山川上游走,光影变幻,明暗交替。光影是清晨阳光投射在念青唐古拉山主峰的一抹金色,是正午浮云投影在波心的一丝温柔,是傍晚扎达土林山雨来兮云飞扬.每一线浮光掠影都是缓缓流动的时间.让亘古沉默的高原,岁月轻换。去西藏,赴一场光影的约会。  相似文献   

19.
日历上的2010翻到了最后一页。站在岁末年初,我们不禁思绪万千:这一年我们收获了什么?也许最不假思索的答案是:平安和正义。我们已经无数次审视过平安和正义的内涵,然而,在日新月异的环境下,究竟要付出多少,可以获得?也许是一种思域,也许是一种追求,也许是一种比其他职业更多的坚守……  相似文献   

20.
在黑龙江省东部,有一条穆棱河,穆棱河畔有一座鸡冠山。鸡冠山下美丽的“十朵金花”众人皆知——坐落在鸡冠山下的鸡密公路收费所有一个女子收费班,她们气质出众,业务精干,服务优良,是黑龙江省收费系统的一支《明星队伍,并成为了鸡西市在鸡密公路上的形象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