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深化金融改革促进江苏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金融表现经历2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江苏经济已具相当规模,1978~2002年GDP年均增长12.3%,2002年达10636亿元,总量居全国第二;人均GDP年均增长11.1%,2002年达14397元,人民生活总体水平明显提高。经济发展为金融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金融的发展则为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2年江苏全省金融机构总资产(本外币合计)达13267.06亿元,是GDP的1.28倍;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为12657.73亿元、8627.27亿元,占全国的6.95%和6.27%;2002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达13719.72亿元,是当年GDP的1.29倍。然而,历…  相似文献   

2.
谢光华  张雅婷 《浙江金融》2007,(8):15-15,14
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刺激投资需求,促使我国自2003年以来连续3年超过9%的经济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经济运行在宏观层面上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财政赤字迅速增加,财政赤字从1986年的82.9亿元增加到了2005年的2280亿元;(2)货币供给量增长持续上升,我国广义货币的增长始终在GDP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上,m2对GDP的比率已达到180%。本文研究我国财政赤字增加与货币供给增加的关系以及长期以来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对我国货币供给总量的影响,旨在说明赤字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也面临财政赤字货币化,货币量超额供给以及由此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  相似文献   

3.
彭双  邹剑 《时代金融》2012,(29):9-11,13
关于货币中性、非中性就主要是研究货币对经济的影响,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争论已经延续了一个多世纪,不同经济学派在各自的假设条件下所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本文以现代西方货币理论中关于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判断方法为理论依据,选取1991年到2011年最新宏观数据,对我国货币供给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出了我国货币非中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从1984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独立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我国开始施行真正意义的货币政策。对于货币供给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我国1999~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和货币供应量的季度数据为研究背景,运用Eviews6.0分析软件,通过对近年来GDP和货币供给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来探究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赵硕 《金卡工程》2010,14(11):290-290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实现的。建国60年来,我国GDP增长了l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美国、德国、法国、印度等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一般在20%左右,而我国在很多年份都超过40%。虽然我国政府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积极倡导和推进企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但是,多年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甚至损害国家和民众利益的情况-直没有较大改观。这与我们没有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增长方式密切相关。因此,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1992年至2010年的M2与GDP、CPI的长期趋势分析,发现货币在我国既对价格产生影响,同时又对实际经济变量产生影响,货币兼具中性和非中性的特征。通过最优联动模型,得出M2与GDP、M2与CPI之间的变动关系,发现货币供给增长率的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对物价影响。因此,应该正视我国货币供给的强内生性特征,加强对汇率、利率价格型工具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发行的信用基础是什么?2012年,中国M2也就是广义货币发行量突破100万亿,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货币。而当年的GDP4i过51.7几亿。货币发行量/GDP接近2一一也就是我们创造1元的财富就发行了2元的钞票。  相似文献   

8.
高鸿 《金融与市场》2009,(12):11-12,15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所以搞清楚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的关系就十分必要。通过计量分析可以得出:货币供应量M1增长是推动GDP增长的主要因素,财政支出增长不是推动GDP增长的因素,但是不能否定其在反经济危机中的巨大作用: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是推动CPI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制定货币供应量政策时.既要考虑到推动GDP增长的目的,也要受到CPI上涨的制约,需要在二者之间权衡;在制定利率政策时要研究均衡的利率,实际利率要向均衡利率靠近,并且要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以达到最大的资本积累量,保证我国的长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国际财经     
正德法经济增长优于预期踏上复苏之路德国联邦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显示,德国第四季度GDP季增0.4%、年增0.3%,优于德国政府原预期的增长0.25%,但符合经济学家所预期的增长0.3%。法国则在第三季度的停滞之后,第四季度看到GDP增长0.3%,优于经济学家预期的增长0.2%。随着德法数据报喜,欧元也呈现走强。欧元区其他国家方面,第三大经济体的意大利,2013年第四季度GDP增长0.1%,是两年半来首度扩张;但在首相Enrico Letta辞职的风暴下,政治面的不确定性也会对经济造成影响。西班牙第四季度GDP为年增0.3%、月升0.1%。荷兰第四季度经济增长则为年增0.7%,比稍早经济学家预测的高一倍。法国在失业问题未有  相似文献   

10.
洪昊 《浙江金融》2012,(6):51-54,57
一、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可能形式加入欧元区前,由于希腊贸易赤字庞大,通胀持续高企,货币德拉克马(Drachma)一直疲弱,货币贬值变相降低劳动力成本以及出口价格,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希腊竞争力不足的劣势。加入欧元区后,希腊自主调节货币政策的能力完全丧失,不能再通过货币贬值换取经济增长,2001-2010年间,希腊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比重翻了一倍,劳动力成本上升了52.5%,比欧元区平均水平高出20个百分点。希腊GDP持续萎缩,特别是近5年来实际GDP下降幅度达到18%,远高于欧元区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利率市场化推进时机趋近成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利率管制有违公平和市场原则银行业利润达到工业企业利润30%在过去的八年中,我国GDP增长了1.49倍,39个工业大类的工业企业利润仅增长了3.8倍,上市银行业净利润增长了26.9倍,相比之下银行业利润占工业企业利润的比重增加了6倍。2003年国有银行改革以来,银行业资产规模快速扩张,保护性息差维持在较高水平,银行业的净利润在2003年的时候仅为工业企业利润的4%,至2010年这一比例已经达到23%,预计2011年将接近30%(见图1)。  相似文献   

12.
陶士贵 《新金融》1998,(12):13-16
在国家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同 时,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消费信贷已悄悄走进我们的生活,成为近期大家提及的热门话题,其出现必将改变我国民众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同时也是对商业银行经营方式的一种挑战和革命。 一、当前发展消费信贷的必要性 发展消费信贷有利于8%目标的实现。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东南亚各国货币大幅度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相对提高,不利于我国商品的出口,这从今年出口增幅下降中可以看出,因而保证8%的增长目标只能依赖消费与投资。90年代以来,消费需求相对于投资、出口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逐步增强。据有关部门测算,1978年至1996年我国GDP每年平均增长1360亿元,其中,消费需求的贡献率为61.7%,投资的贡献率为34.7%。也就说消费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能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以上,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不到0.4个百分点。可以说,  相似文献   

13.
今年第一季度 ,我国经济运行表现出良好势头 ,1~ 3月份工业增长保持平稳 ,市场销售继续回升 ,对外贸易增长强劲。与此同时 ,金融形势也保持了健康平稳发展。货币供应量增长平稳 ,春节前投放的现金已全部回笼 ,贷款增长加快 ,支持了企业生产和重点建设对资金的需求 ,因证券市场活跃和销售额回升 ,居民储蓄增长进一步减缓。(一 )广义货币增长略有回落 ,狭义货币增长加快据统计 ,第一季度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 12 2 5 81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13% ,增幅比去年底低 1 7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M1 余额为 45 15 8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 18 7% ,增幅比去…  相似文献   

14.
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新年伊始,我国延续了2012年年底跨境资金大幅净流入的发展势头。2013年1月份,银行结售汇顺差380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结售汇(即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结售汇)顺差达926亿美元,同比增长3.8倍,环比增长70%,顺差规模创历史新高。同期,银行代客涉外收付顺差554亿美元,同比增长1.1倍,环比增长75%,也创历史新高(见图1)。在主要发达国家纷纷货币放水的情况下,似乎热钱来势汹汹。为何资金大量流入?未来如何发展?中国又该如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通过货币供求均衡分析探讨我国高M2/GDP比率的原因。从货币需求的角度看,由于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深化阶段,随着经济货币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产品的货币化基本结束,但企业资产、土地、房地产和其他一些生产要素的货币化仍在进行之中,导致货币需求不断增长,在长期内引起M2/GDP水平的持续上升。从货币供给的角度看,我国基础货币的供应具有较强的被动性质,基础货币投放快速增长,货币乘数也大幅提高,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快速上升。货币供求相互作用,使得在货币存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6.
《上海金融》2007,(4):1-1
一季度,我国经济金融形势总体良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GDP预计增长11%左右。外贸出口继续增长,但不平衡状态加剧,经常项目顺差居高不下。货币信贷投放较多。一季度,货币供应量M1增长19.81%,同比提高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和文献进行了回顾.在我国1978-2010年的GDP和M2年度序列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文章结论:经济增长率和货币供给增长率是平稳的;lnM2与]n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货币供给变动是经济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则不成立.这表明,在我国,货币是非中性的.  相似文献   

18.
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一直是金融理论与实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近两年来,我国货币政策频繁运用,货币供应量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为确保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快速发展,有必要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特别是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1978年至199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增加9.7%,零售物价年均增加6.2%,广义货币(M2)年均增长23.6%,广义货币年均增长比经济增长与物价增长之和高出7.7个百分点.我国广义货币量(M2)对国内生产总值现价(GDP)的比值呈连续上升趋势,与世界上一些国家相比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20.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收入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达到37636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收)。1994-2006年间,税收收入增加了6倍多,而同期GDP增加了3.9倍。伴随着税收高速增长,税收超GDP增长的原因成为热点话题。文章拟从主要税种收入的高速增长、统计口径不一致、税收征收管理水平的提高、税制设计中的重复征税等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