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超过万亿美元的现状,分析了高额外汇储备引发流动性过剩及资金利用效率问题,提出了积极有效利用外汇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且针对现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利用高额外汇储备的一些对策及建议,包括建立国家投资公司、外汇持有主体多元化及投资风险控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外汇储备投资效率考核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屡创新高,关于储备合理规模的讨论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然而鉴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较为僵化的外汇储备形成机制,储备规模的调整并非指日可待,当务之急是必须提高我国外汇储备的投资效率。构建外汇储备投资效率考核体系将有助于建立现代化的储备投资管理框架,促进储备投资效率的提高。本文在对外汇投资效率考核问题探讨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外汇储备投资效率考核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多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持有量第一大国,在国际金融市场风云突变的今天,持有的外汇储备越多,承担的外汇风险也就越大。稍有不慎,持有巨额的外汇就会面临风险,不仅不会带来收益,还可能遭受损失。各国均有很多专家对本国的外汇储备进行研究,以求其增值、保值。本文就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多元化是我国外汇保值、增值的根本途径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4.
美元资产在我国巨额外汇储备中占据主要比例,然而过多持有美元会使我国外汇储备无形中被美元"绑架",面临着诸如外部政策冲击、军事冲突等非常态下潜在的外汇资产损失风险。本文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人民币国际化;当前,我国应构建起非常态下抵制外汇储备外部制裁的应急机制,并从外汇储备的来源与运用两个方面改进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极端非常态事件对我国外汇资产造成的损失并维护我国的外汇储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杨岚 《西安金融》2006,(6):23-25
本文介绍了香港《外汇基金条例》以及外汇基金的设立、运作、投资策略等内容,并结合我国使用外汇储备注资国有商业银行的有关情况,提出应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的相关法律、规则,将外汇储备经营纳入法制轨道,提高央行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持有量第一大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风云突变的今天,持有的外汇越多,承担的汇率风险也就越大。稍有不慎,持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就会面临风险,不仅不会带来收益,还可能遭受损失。因此,合理的组合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对于外汇储备保值及增值的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资产组合模型对中国外汇储备最优币种结构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外汇储备最优币种结构谈谈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外刊扫描     
《证券导刊》2010,(32):9-10
中国上半年增持韩国国债一倍以上近几个月来,中国直接持有的韩国国债数额增加了一倍多。这说明它正转向地区市场来投资外汇储备,以求把本国2.45万亿美元外汇  相似文献   

8.
全球外汇储备规模急剧扩大,已经远远超过传统储备充足率要求.而持有超额储备的潜在成本加大,促使国际储备资产投资管理策略发生新的转变,追求更高的资本回报、风险控制管理技术的创新、更加透明化的储备资产运作信息披露,成为新的趋势.中国同样面临严重的储备"过多"难题,适当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管理目标,增加外汇储备资产配置的多元化程度,适度的市场化运作以及信息披露,是中国外汇储备资产投资管理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中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运用现代货币理论中讨论个人持有货币余额的需求动机,来界定货币当局持有外汇储备的需求动机,即交易性、预防性和盈利性三类。并结合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外汇储备动机还应包括发展性需求。在讨论中国目前持有外汇储备需求的实际情况后,提出对中国外汇储备进行多层次管理,外汇资产组合构建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日巨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及运作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翁雪琴 《新金融》2006,(9):33-35
文章对中国和日本巨额外汇储备的成因和运作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日本是在资本过剩情况下,大量增加外汇储备的,是在大量资本输出情况下购买美国国债的,日本巨额外汇储备不仅没有给日本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反而带来较好的投资回报。而中国是在资本不足、大量资本输入的情况下用大量储备外汇来对外间接投资的,对国家的整体福利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并承担了对外资产价格和汇率变动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