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化资本约束与中小银行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监管标准对资本充足的要求更加严格,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发展迈入强资本约束时代巴塞尔协议Ⅲ的发布,确立了全球银行业的监管新标准。以此为基点,中国银监会推出了被称为"中国版巴Ⅲ"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
巴塞尔协议Ⅲ在全球银行业的推行将对各国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总结了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提出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但对其引入时应辩证思考。巴塞尔协议Ⅲ既有可以借鉴的优点,也有不适用于中国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巴塞尔协议Ⅲ>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各类商业银行所面临的资本金和资本结构约束.研究表明,中国银行业面临的资本约束同欧美银行业存在明显差异,我国商业银行应在遵守新资本协议的基础上丰富核心资本,规范利用附属资本,优化资本金结构.  相似文献   

4.
魏鹏 《金融会计》2013,(4):9-18
巴塞尔协议所提出的监管要求和监管方法,体现了银行监管中的先进理念,对它的跟进式研究长期以来是中国银行业监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在回顾巴塞尔协议发展演进的基础上,考察了巴塞尔协议Ⅲ的核心内容和新变化,分析了巴塞尔协议Ⅲ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政策框架内容,基于中国上市银行20092011年资本充足性状况分析,解读了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监管新框架构成的影响,阐述了中国实施巴塞尔协议Ⅲ应注意的问题。最后就构建稳健银行体系监管框架,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融》2012,(16):18+21+49+66
《巴塞尔资本协议III研究》作者:巴曙松等定价:68.00元从巴塞尔Ⅰ到巴塞尔Ⅲ,国际银行业的资本监管日趋完善,监管要求日趋严格。从长期看,这些监管要求的变革必将推动银行业尤其是中国银行业的经营转型。本书在剖析巴塞尔Ⅲ指标内涵的基础上,运用量化模型和手段分析预测了在中国实施巴塞尔Ⅲ可能带来的资本压力、市场影响以及宏观经济影响,以期从定量分析的角度为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从巴塞尔协议Ⅲ看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新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塞尔协议Ⅲ是当前最受瞩目的金融监管改革.基于巴塞尔Ⅲ,中国银监会和央行也推出了一系列监管措施.本文在分析巴塞尔IIJ实施背景和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结合境内银行业的特征,分别考察了主要监管措施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适用性.本文认为,当前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措施主要是顺应国际监管趋势的结果,而在境内银行业特殊性的考量方面尚存一定局限性.本文基于分析提出建议,"规则监管"应向"原则监管"过渡,使监管措施做到因地制宜,更符合中国银行业的需要,从而为提升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服务.  相似文献   

7.
黄姝 《云南金融》2012,(5Z):77-78
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针对银行机构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监管问题,出台了《巴塞尔协议Ⅲ》,以提高资本充足率、建立逆周期缓冲资本、系统重要性银行额外资本等方式加强对银行机构的资本监管。巴塞尔协议Ⅲ的提出使中国银行业面临更高的资本要求,对中国的商业银行甚至是银行系统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论述了巴塞尔协议Ⅲ的核心内容,分析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产生的影响,并以巴塞尔协议Ⅲ为基础对中国银行机构资本监管做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姝 《时代金融》2012,(14):77-78
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针对银行机构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监管问题,出台了《巴塞尔协议Ⅲ》,以提高资本充足率、建立逆周期缓冲资本、系统重要性银行额外资本等方式加强对银行机构的资本监管。巴塞尔协议Ⅲ的提出使中国银行业面临更高的资本要求,对中国的商业银行甚至是银行系统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论述了巴塞尔协议Ⅲ的核心内容,分析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产生的影响,并以巴塞尔协议Ⅲ为基础对中国银行机构资本监管做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袁天昂 《时代金融》2013,(14):147-149,154
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巴塞尔委员会最新出台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将提高资本的质量、扩大风险覆盖面,并建立逆周期缓冲资本等方式克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加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特别是2013年中国银行业将实施新监管标准,同时实施《巴塞尔协议II》和《巴塞尔协议III》。这将使中国银行业面临更高的资本要求,银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可能会下降,对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着重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金融监管和商业银行市场约束三个方面分析《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中国银行业形成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巴塞尔委员会深刻吸取危机带来的教训,于2010年12月发布了《巴塞尔协议Ⅲ》,为了进一步深化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征程,便于国际间银行的竞争与交流,维护银行业的稳健经营,中国银监会在《巴塞尔协议Ⅲ》的基础上出台了专门针对国内银行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新资本管理办法》)也称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并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主要是介绍中国实施《新资本管理办法》的背景和一些相较于国际标准的中国特色之处。  相似文献   

11.
宋毅 《中国外资》2013,(24):42-42
本文针对《巴塞尔协议Ⅲ》与我国上市银行的行业监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中围绕《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与构建中国银行业监管机制进行了论述。本文采用由点到面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以上内容,并提出了在《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的我国上市银行监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王炯  吕智浩 《银行家》2012,(1):55-56
正2011年,中国银行业监管处在向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并重的时期,国际上已于2010年末正式推出"巴塞尔协议Ⅲ",中国银监会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成果,结合国内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实际,也于2011年4月末推出了《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新监管标准》);同时,"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越来越深化,同业  相似文献   

13.
巴塞尔协议Ⅲ的初衷是要抑制银行的过度套利行为,减缓资本约束造成的顺周期效应,但我们不能指望巴塞尔协议Ⅲ就能避免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而且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还会引起资本调整成本等新问题。中国不存在庞杂的金融衍生交易市场,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处于较好的水平,《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法办(试行)》这一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实施的时机比较成熟,但对我国银行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复杂的经济金融体系之下,有效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实施巴塞尔Ⅲ?中国银行业不仅面临全方位监管改革的挑战,更亟待风险管理的转型和全面升级。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监管组织针对危机中所暴露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被认为是国际银行业监管实践标杆的巴塞尔资本协议面对质疑也提出了全面的完善和修订措施,最终形成了加强全球银行体系资本要求的改革方案巴塞尔Ⅲ,  相似文献   

15.
2010年9月12日,27国中央银行代表一致通过巴塞尔协议Ⅲ。2010年12月12日,巴塞尔委员会网站公布了《巴塞尔第三版协议:更加稳健的银行和银行体系的全球监管框架》和《巴塞尔第三版协议: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等文件。这是巴塞尔委员会针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而亡羊补牢出台的全球银行业资本新规。其在各国金融业接连掀起波澜。巴塞尔协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资本监管的角度介绍了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及其改进之处,比较我国拟实施的监管资本标准与巴塞尔协议Ⅲ的异同,从短期、长期及逆周期阶段分析该协议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并从建立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拓宽银行的资本补充渠道、建立合理的杠杆率评判标准、完善银行有效风险管理机制、建立银行高质量的数据体系5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提升中国银行业资本要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体现了《巴塞尔协议Ⅱ》和《巴塞尔协议Ⅲ》的核心内容,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结合中国银行业的现状,将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的统一起来.该办法的实施对引导商业银行发展方式的转变、维护金融稳定及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具体讨论了新办法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银行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业界资讯     
《中国金融电脑》2012,(8):91-96
中国银行业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专家指导委员会在京成立7月18日,银监会在京召开银行业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专家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银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尚福林出席并为应邀专家颁发聘书,银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周慕冰主持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9.
2012年: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开始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5月初,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即中国版的巴塞尔协议Ⅲ,以下简称中国版巴Ⅲ),并于8月底又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作为其重要的的补充,由此确定了自2012年起,我国银行业实施巴塞  相似文献   

20.
在2010年出台的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中国银监会适时推出新监管工具组合箱,即资本充足率、动态拨备率、杠杆率、流动性比率,对新时期构建银行业体系的稳健性进行了有效探索。现阶段,中国银行业采用新四大监管工具,既具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也必将面临来自外部的机会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