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保持新生人民政权的纯洁性,1951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为防止党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腐化变质而进行的反腐败斗争.本文总结了党在这次运动中积累的经验,提出我党要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执政党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反腐倡廉必须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惩治腐败要敢于碰硬,要敢于查处大案要案;坚持党的领导,依靠群众,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等几点来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搞好,建设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1951年12月至1952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为防止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腐化变质而进行的反腐败斗争。这次运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搞好当前的反腐败斗争有三点启示:惩治腐败要严明法纪,在“拍苍蝇”的同时要敢于“打老虎”;要走群众路线,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有机结合起来;要全党的高度重视和统一行动,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执政党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反思历史,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理论视角,对始于1958年的"三面红旗"作了一个简要的回顾和反思,相信伴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人们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会更加包容和理性。  相似文献   

4.
忻才良 《上海改革》1997,(12):45-45,43
报载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最近在省委扩大会议上,结合学习和贯彻竞的十五大精神,回顾了“苏南模式”的历史和经验,指出“苏南模式”的缺陷与不足,需自找差距,置于突破,加以改造,以利发展。  相似文献   

5.
“世界历史”作为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特指资本主义建立大工业以来,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进入全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状态,使世界整体化以来的历史。它对“类”意识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它打破了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地域界限,从而清除了当代“类”意识生成的地域性障碍;二是它突出了人类文化精神中的整体精神,促进了个人本位向“类”本位的复归。  相似文献   

6.
"四清"运动又称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1963年至1966年在我国广大城乡地区开展的一场以"反修防修"为宗旨的政治运动。这场运动前承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后接"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是党史、国史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探寻"四清"运动的起源,是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农业学大寨"运动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过复杂而深远的影响。甘肃省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受全国大气候的影响,开展得轰轰烈烈,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农业机械、实行技术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甘肃农民的贫困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9.
从本地区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及与邻近地区的比较研究中,探求箕所特有的内涵与外延,实事求是地总结出历史上黑龙江地区和黑龙江人的如下“特色”:资源丰富,地灵人杰;入主中原,君临全国;反抗压迫,抵御外侮;不断进取,锐意争先;开放包容,和谐交融;顾全大局,默默奉献。  相似文献   

10.
过去人担心“心里堵”,现在人担心“街里堵”。强化“无车日”要义,无疑成为执政紧迫。可是,我国“无车日”基本还是“行为艺术”,从2007年施行以来一直“波澜不惊”,“无车效果”忽略不计。不少领导干部只倡导民众少开车,自己却在车里永坐,民众当然不买“无车日”的帐。点亮“无车日”,关键在领导,领导要求公众做到,自己必须率先做到;“无车日”多了领导干部无车的风景,就会照耀社会无车面放大。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部城市化发展历史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曼 《改革与战略》2011,27(3):128-131
文章对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两个历史发展阶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西部地区城市化滞后性、差异性和封闭性现状进行了描述和剖析,从而进一步阐明西部地区城市化可持续协调发展所面临两个层次的挑战:自然环境条件恶劣、自然生态环境脆弱、交通通信基础设备落后等浅层次挑战;城市化动力机制不明晰、生态环境承受压力大、生态环境质量低等深层次挑战。  相似文献   

12.
近现代以来,争取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两大根本任务.这两大历史任务,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鲜明主题之中.五四运动的爆发,是中华民族命运的转折点,是民族走向复兴的崭新起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命运发生根本改变的标志性事件,是民族走向复兴的第一个里程碑;改革开放作为“第二次革命”,它的实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立于世界民族强林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近现代史上的这三次历史巨变,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引领民族复兴梦的进程,推动了民族复兴一步步地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13.
刘军 《乡镇经济》2011,(4):19-23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政治面临全面转型。为了应对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加强党的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努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切实改善民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为我们今天在新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4.
1941年以整顿党风、文风和学风为主要内容的延安整风运动是一场全党范围内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它最终促成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2013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是要在全党牢固确立党的群众路线。虽然这两个教育实践活动的背景、内容、方法及旨归都不尽相同,但延安整风运动仍可以为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三大神器"的功效寻根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大神器”神奇功效的根源来自相互对应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其外在环境——20世纪中叶以来的后工业生产状态,对“人际间”自主的呼唤与需求;另一方面是其自身——“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与“企业工会制”,塑造了“人际间”自主状态。而且,“三大神器”功效根源的分析中,所揭示出的对“人际间”自主的呼唤与塑造,还超越了当前困扰企业理论的效率困境,并为当代提升效率的企业制度重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加速开发西伯利亚是在美苏“冷战”的国际背景下进行的,具有很强的军事目的;开发西伯利亚的国内原因是要通过调整生产力布局,以增强经济实力,为称霸世界做准备。苏联政府十分重视西伯利亚在实现全苏经济战略总目标中的作用,把加速开发西伯利亚看作是实现全苏经济战略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三个差距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研究社会经济现实问题的重要方面,他们从不平等的性质、经济发展阶段、权利关系、欠发达问题、社会发展目标等方面界定了三个差距的本质,提出了循环积累因果理论、库兹涅茨倒U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人力资本差异学说、制度与增长差异理论、效率与公平关系、比较优势差异等一系列关于三个差距的形成理论,并提出了解决三个差距的经济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但是,在他们的理论和实践中已蕴含着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并且他们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了前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成果,同时又加以创新,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系统化、理论化、成熟化。  相似文献   

19.
蔡杭军  潘利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1):74-77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事关全局,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又是息息相关的.文章探析了当前县域经济发展和"三农"问题之间存在的问题,并从政治体制、城镇偏向制度安排等视角探讨了形成当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发展县域经济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丽珍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1):71-73
近年来,管理学界着眼于企业本身个案式的实证研究已广泛展开,而联系历史背景对企业进行动态的深层次的历史实证研究尚未引起充分注意。历史实证方法力图按照发展的顺序和历史事实来说明历史,注重组织和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把企业发展或国家经济的真实历史事件作为研究背景,根据管理学理论对企业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历史实证研究方法从动态的、多维的历史角度对企业成长及管理进行剖析,使管理学研究突破静态分析方法的限制,与当前管理学的主流研究方法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