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下,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区域公共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区域公共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文章就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快速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管理面临重重困扰和危机,制度和机制的创新势在必然:在新公共管理视野下,从政府管理到区域公共治理,实现区域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通过长株潭城市群的合作城市经营与合作城市营销,打造"中部崛起战略"的新引擎,赢得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与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动了建立在地区经济合作基础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推进以“珠三角”为龙头的区域经济合作,尽快消除各种不利区域经济合作的障碍,建立健全“泛珠三角”地区内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走区域经济一体化道路,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作为区域公共管理主体的区域政府间的行为备受关注。本文从区域政府间竞争的涵义与基本形式入手,论述了区域政府竞争走向合作的必然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区域政府合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作为区域公共管理主体的区域政府间的行为备受关注.本文从区域政府间竞争的涵义与基本形式入手,论述了区域政府竞争走向合作的必然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区域政府合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亚丰 《科技和产业》2005,5(10):35-37,41
21世纪是世界各个经济区域进行合作的一个良好开端,因为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已趋于走向成熟,随之而来的区域经济合作更富有时代特征,并对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产生了强烈影响。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相对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本文将从世界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开发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东北亚区域经济经贸合作的内容和形式,认为这个地区未来在资源开发与合作、工业及加工贸易合作、资金、劳务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中原经济区成立17年以来,各成员市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联合与协作这一主题,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发展、共创繁荣”的原则,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同舟共济,密切合作,与时俱进,区内协作不断加强,区域优势不断增长,打响了“中原”牌,促进了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现结合我市实际,就如何加强区域经济合作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是大势所趋 中原经济区17年的发展证明,区域经济合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优化配置资源的有效形式,是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区域经济合作也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共同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是经济金融全球化、经济金融一体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产物。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问题的酝酿和提出,表明东亚乃至整个亚洲地区走向全面合作的愿望。中国-东盟开展金融合作也是区域内外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反映,走向合作将使双方实现共赢,也符合和平发展的主流。鉴于中国与东盟地区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决定其合作架构有别于其他区域合作组织形式。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将极大地推动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9.
区域公共治理是一种新范式,跨越了行政区行政与区域公共管理,通过对区域公共事务的治理,实现区域内公共目标的实现,其主张开展参与主体之间的平等协商,使区域内的主体能够增进共识,解决区域公共问题.闭合式的行政区行政以及传统的区域公共管理难以破解参与主体之间的平等与协商的需求.随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基于多元协作和目标共商的区域公共治理应运而生,对于区域公共治理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传统区域主义学派、公共选择选派、新区域主义学派.在中国现实情境下区域公共治理应拓展区域治理网络下的多元治理主体参与范围,畅通区域治理主体之间的沟通渠道,完善信息公开和政府回应性制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介绍了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后京津冀地区产业体系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后金融危机时期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趋势。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河北省参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1.
The formation of new or geographically expanded regional trading arrangements is one of the dominant trends in the world econom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hanging nature of regional trading arrangements. In the 1980s and 1990s a new generation of arrangements has gone much beyond the removal of border-trade barriers to the harmonization of non-border instruments such as national subsidies and commodity taxes, standards, business law regulations and competition policy. They also, in some cases, cover service trade and factor trade. These extensions beyond the scope of traditional customs unions and free trade areas pose new questions about the meaning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definition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terms of price convergence and looks at the extent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相似文献   

12.
The formation of new or geographically expanded regional trading arrangements is one of the dominant trends in the world econom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hanging nature of regional trading arrangements. In the 1980s and 1990s a new generation of arrangements has gone much beyond the removal of border-trade barriers to the harmonization of non-border instruments such as national subsidies and commodity taxes, standards, business law regulations and competition policy. They also, in some cases, cover service trade and factor trade. These extensions beyond the scope of traditional customs unions and free trade areas pose new questions about the meaning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definition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terms of price convergence and looks at the extent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相似文献   

13.
区域劳动力品牌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亦名 《乡镇经济》2009,25(6):78-82
区域劳动力品牌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作为劳动力市场中一种特殊的统计性歧视和声誉机制,它能实现企业、劳动力、地方政府与培训机构等多方受益的格局,因而区域劳动力品牌在欠发达地区得到较快的发展。劳动力品牌对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均有较明显的效应。短期内,劳动力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区收入差异,但是,如果区域劳动力品牌不能与本地产业的培植相联系,区域劳动力的就业将是不可持续的,其经济极有可能陷入“打工经济陷阱”。一旦区域劳动力品牌与本地产业的培植和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联系起来,将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实现较为彻底的就业转移。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报告论述了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在全国的意义 ;西北地区经济增长与国家区域改革的关系 ;我国的区域格局与区域经济政策走向 ;西部大开发与西北区域经济的发展等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加快西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经济集聚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获得动态效率,有利于一国经济的长期繁荣。通过国际比较发现,中国各行业的空间集中程度不高,城市规模普遍偏小且"均等化"现象明显,因而从政策上限制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是没有必要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差距的持续扩大不应归咎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一些制度性的障碍应该在更大程度上为中国持续扩大的地区差距负责。因此,中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不应是控制经济集聚以达到总量意义上的地区平衡,而应把重心放在推进产品和要素市场的一体化、完善落后地区的教育和医疗制度等方面,以实现人均意义上的地区平衡。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与区域化并行发展的今天,国际社会的组织化趋势日益明显,其中区域组织化表现出更为强劲的发展势头。本文论述了区域化、区域组织化和区域一体化这三个基本概念的区别,并就区域组织化对国家发展的意义进行了论述。结合中国近年来参与区域组织化的实践,本文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收集1985—2006年中国28个省市数据验证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条件β收敛和绝对β收敛,然后运用Blinder—Oaxaca分解方法来分析造成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原因。实证结果显示,我国自1985年来区域经济增长没有表现出收敛性。当我们将全国划分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后,我们发现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收敛,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不收敛。Blinder—Oaxaca分解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最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实物资本投资不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商直接投资和开放程度在地区差距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教育和地理位置的优惠政策的作用则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8.
学习与创新指什么?很多跨国公司的投资往往选择那些能够更好地与价值链相接的地方,包括技术创新、基础条件等等,这种垂直和水平的链接组合,构成了最具活力的专业群.当然会从中分出很多具体内容,注入很多科技含量,增加知识密集型的服务、多媒体、金融服务、综合支持等,这在未来会更明显、更重要.在中国区域,包括上海,IBM、微软在做更多的研发和生产,人才已经成了经济发展的同义词,教育以及新的开发会变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9.
区域联动是区域发展战略的创新,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通过区域联动基本涵义的诠释,对其产生的经济效应、基本特征和发生条件等进行了阐述与分析,进而构建了区域联动发展的"五维"模型,即产业联动、空间联动、市场联动、生态联动和行政联动。其中产业联动是核心,市场联动是媒介,空间联动是载体,生态联动是条件,行政联动是保障。区域联动就是各维联动相互促进的"五维一体"过程。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ossibility of building regional interindustry balances from Russian input-output tables. The study relies 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 Russian symmetric input-output table and a corresponding regional table derived from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the breakdown of costs of produc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