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经济信息》2002,(6):21-21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江苏"十五"纳米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日前在江苏泰州通过了由中国工程院张懿院士任组长的专家组的评审.为此,记者采访了该研究报告的主笔人、东南大学集团经济与产业组织研究中心主任胡汉辉教授.  相似文献   

2.
<正> "要抓住产业发展的机遇,利用已有的产业优势,加速推进泰州医药城建设,为全省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新的产业平台。"8月19日,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在泰州举行的医药城建设座谈会上,对此提出了  相似文献   

3.
《江苏科技信息》2005,(9):F0002-F0002,i0001
<正> 2005年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两次亲临泰州调研,指出,"医药产业是泰州的优势产业,要集中力量发展。要在泰州设立医药产业园,引进医药群 ,建设中国医药城。"要抓住产业发展的机遇,利用已有的产业优势,加速推进泰州医药城建设,为全省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新的产业平台。" 泰州医药产业在江苏省处于领跑地位,泰州市的企业中,有4家企业年利税超亿元。2004年,  相似文献   

4.
<正> 港城的跨越发展,不仅需要资金的支持,更需要智力的支撑。2007年5月25日在连云港市举行的"振兴港城"院士座谈会上,这些站在国内相关行业科技最前沿的院士们,从新能源产业、硅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连云港市高科技人才的培养等多个方面,为港城的崛起与振兴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5.
3月21日.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举行仪式.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实验血液学专家吴祖泽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生物学家刘新垣为中国医药城科技顾问。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3月18日至19日,省委书记梁保华赴泰州调研,并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医药城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梁保华强调,泰州中国医药城要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定位发展,努力打造"中国第一、世界有名"  相似文献   

7.
<正> 2007年5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和连云港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07‘科学与中国’院士连云港行"活动拉开了帷幕。此次院士行活动主题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与发展",时间为5月23日~25日。活动期间有36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硅材料方面的专家在连云港举办以"硅材料及其应用技术"为主题的技术科学论坛、"科学与中国"院士巡讲团报  相似文献   

8.
3月17日,首届"核心科技与国家产业形象——中国创造院士论坛"在京举行。论坛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院士工作局、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科学时报社、格力电器以及金蝶软件共同发起,来自国家相关部委的专家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及相关媒体代表共10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围绕打造"核心科技"和提升"国家产业形象"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江苏科技信息》2007,(10):F0003-F0003
<正> 2006年11月26日,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与美国QB3正式签订协议,合作共建"美国加州-中国医药城纳米生命医学研究院",这是世界"医药研发航母"首次落户泰州。同年12月4日,"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授牌大会在北京举行,泰州生物医药被国家商务部、科技部认定为首批18个出口创新基地之一,成为江苏省唯一入选城市。  相似文献   

10.
2011年9月21日,七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百余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2400余名科研、生产、教学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以及港澳台和海外的专家学者等齐聚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参加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共商"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年会开幕式并作重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泰州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胡锦涛总书记"把泰州建设得更加美好"的嘱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思路,开拓进取,开放创新、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效,经济运行质态不断提高。文章从三个方面总结了泰州市的做法:立足泰州所处的发展阶段,确立开放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医药城,积极探索创新型经济与泰州产业实际相结合的转型升级之路;坚持开放式创新和自主创新并举,构筑泰州产业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2.
泰州医药高新区是目前国内惟一的国家医药高新区,经过六年多的建设与发展,如今渐成规模.2012年10月,江苏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推进泰州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中提出,泰州要经过今后五年的建设与发展,基本确立泰州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发展的全国领先地位,建成"中国第一、世界有名"的医药城;把医药高新区建成江苏省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核心区、综合改革试验区、转型升级先导区.泰州医药高新区迎来了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进入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产业集聚的新阶段.泰州医药高新区人必须立足新的目标定位,加快置入新元素,不断丰富新内涵,着力提升发展水平,提高发展效益,打造科学发展品牌.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6月20-21日,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与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美国可持续发展社区协会(ISC)在泰州共同组织召开"中国低碳园区发展合作项目"中期交流会。来自泰州医药高新开发区、天津泰达工业园区、江苏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广东小榄镇低碳发展促进中心、德国国际合作机构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4.
正地处江苏省中部的泰州市,既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1928年5月1日,中共党员沈毅在泰州发动农民起义,附近群众积极响应,起义队伍高潮时达到2万多人。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这次农民运动,200多名参加暴动起义的农民遇害,100多名群众被捕。"五一起义"拉开了泰州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序幕。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1月12日,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黎念之与浙江"千人计划"余姚产业园、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姚力军签订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黎念之成为落户余姚市的首名外籍院士。而促成这次合作的"功臣",就是姚力军这位"引才大使"。十余年间,姚力军累计为余姚引进了91名高层次人才,其中国家、省级"千人计划"人才20余名,占余姚"千人计划"人才的三分之一。他为什么能吸引到那么多高层次人才?因为他自己就是手握核心技术的人才。2004年,受余姚市委、市政府邀请,姚力军到余姚参加塑博会,并实地考察创业投资环境。"当时余姚  相似文献   

16.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人才。绍兴被称作"鉴湖越台名士乡",当代两院院士中,绍兴籍院士共有64名,名列全国同级城市第三位。两院院士作为中国最顶尖的科学家,对产业或行业的培育与发展有着极强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第九届中国泰州科技经贸洽谈会于2013年9月2425日在泰州降重召开。本届洽谈会是在泰州市委四届五次全会提出"推进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实现全面小康融入苏南"的大背景下举办的一次科技经贸盛会,是实施融合发展战略、推进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会议期间,来自51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69个创新团队的近200名专家、教授来泰参展洽谈等。这些专家团队主要来自中科院系统、国防科工系统和高校系统。有近5000人次参观了泰州市高新技术产品展。  相似文献   

18.
"第五届海峡两岸光电子学术研讨会"于 4月 1日~ 4日在厦门大学举行。来自祖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 130多名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此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具体承办。半导体所所长、科学院院士郑厚植教授、科学院院士王启明教授、工程院院士陈良惠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王玉堂教授、台湾交通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张俊彦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林耕华博士和蔡振水教授、成功大学苏炎坤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陈锦泰教授到会。会议特别邀请美国光学学会前会长、 AT& T高级研究员厉鼎毅博士,普林斯顿大学顾问、原贝尔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天培博士,  相似文献   

19.
张晓  李平  尚明 《走向世界》2012,(4):46-48
2011年12月8日,中国工程院公布建院以来第10次院士增选结果,9个学部共选举产生54名新院士。继而,山东又增加了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于金明教授首次提出的"精确放疗"概念,开拓了一条全新的肿瘤治疗路径。携医学一路走来  相似文献   

20.
<正> 当前,泰州市已经进入实现富民强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实现"五年总量翻番,八年全面小康"目标,把泰州建成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富裕、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大市,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因此,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