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第一个针对农民的社会保险制度,它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通过部分地方的试点逐步推广建立起来了。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国原有的以计划经济为依托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制度转型和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重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建立50周年,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自3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和问题  相似文献   

4.
西方公共服务制度安排对中国农村公共服务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基本情况1 .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徐小青 (2 0 0 2 )、王小林 (2 0 0 2 )对中国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从政府举办的农村公共服务机构与非政府农村公共服务机构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研究表明 ,家庭承包制实施以来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发生了变化 ,制度本身的变化是从原来的人民公社时期的强制性制度安排 ,发展到现在的强制性制度安排和诱致性制度安排并存 ,其基本特征是供给主体不再局限于农村基层政府 ,在部分发达地区出现了农民协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的非政府供给主体 ,非政府供给主体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变化和发展,依赖于农村社会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同时受制于整个经济、政治制度等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论述了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历史的必然,接着对当今农村社会保障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构想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试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由于国家政策、农民的收入水平、参保意识、农保支付标准及农村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农村普及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一定的困难。笔者在借鉴国内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深化土地制度改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城镇化过程就是农村人口、资金、技术、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的空间聚集和使用方向的转变,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因此,要提高农村城镇化的水平,就必须强化产业结构聚集效应,设法使农村区域的产业,尤其是二、三产业发展聚集起来,更好地分工合作和获取信息,建立配套服务业,最终形成农村区域内的中小城镇,推动  相似文献   

9.
我国总人口中 80 %在农村 ,其社会保障如何 ,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规模与水平 ,并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一、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1 .是农村经济体制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 ,它打散了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保障。随着农村向商品经济的过渡 ,农民在成为自由劳动力的同时 ,也决定了他们在遭受各种风险时从土地上获得生活保障越来越少。同时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 ,更使农民面临着自然灾害和…  相似文献   

10.
制度创新是构建我国农村和谐社会的突破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充分阐述了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并认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群众富足、农业生产力进步是构建我国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既是一个庞大繁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崇高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因此,只要认准突破口,就能在构建我国农村和谐社会进程中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而这个突破口就是农村制度创新;只有充分认识我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将农村制度创新作为第一要务,才能实现党中央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理想。  相似文献   

11.
杜润生文集———《中国农村制度变迁》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于日前出版。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文集 ,是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见证。杜润生同志是一位学者型的领导干部 ,长期从事农村工作。收入本书的是作者从 1 980年至2 0 0 2年的 53篇讲话和文章。在这 2 0余年中 ,前 1 0余年作者处于农村工作的领导岗位 ,其论述主要是回答农村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 ,为中央、国务院提供有关的决策咨询 ;后 1 0余年作者离开了领导工作岗位 ,其研究和论述的重点 ,更多是从国民经济的全局上、从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套的基点上 ,…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及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翠迎 《农业经济》2001,(10):11-13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它是伴随新中国的成立而产生和发展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度建设则更加滞后。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80%的国家,农村的稳定与发展,是整个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但在一个农民如汪洋大海的国家,农民收入不高,如何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难题。本文欲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演变过程来探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总体评…  相似文献   

13.
农村法律援助是实现依法治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手段,是社会救助在司法领域的重要体现,是维护农民权益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因此深入分析农村法律援助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加以改进和完善,保证农村法律援助的有效进行,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已势在必行,如何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走上规范化道路,当务之急便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本文在论及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进—步探讨了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构建的可行性以及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特别是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 ,浙江省绍兴市农村科技型企业的规模和实力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到 1 999年底 ,全市已有科技型企业 450余家 ,培育了电子信息、医药与化工、机电一体化、节能与环保等优势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 1 95亿元 ,已初步形成了“一带多园”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格局 ,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也取得显著成效。为了进一步研究绍兴市农村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有关问题 ,笔者在绍兴市科委的支持下 ,于 2 0 0 1年 1~ 5月 ,对全市科技型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 1 3 1份 ,回收率为94…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养老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相对的稳定 ,经济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使人类寿命大大延长 ,这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然而 ,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人口的老龄化也将随之而来。我国已于 2 0 0 0年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 ,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农村却表现的更为突出。这是因为我国人口中近 80 %为农村人口 ,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的 75 %以上。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我国政府对城镇居民已普遍实行养老保险制度 ,而农村老年人则以家庭养老为主 ,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建立农村养老制度 ,妥善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已成为当务之急。一、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农村…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历史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括分析了中国古代、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特征.古代农村公共品供给成本基本上由农民承担,民国时期农村公共品供给处于乡村自理状态.新中国建国初期政府采取以劳动力替代资本的方式保证农村公共品基本供给;改革以来至税费改革之前,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承继人民公社制度基本架构,但缺乏人民公社体制的强制性能力,未能适应农民主体利益诉求;税费改革后政府增加了农村公共品供给,而提高供给效率成为制度改进的关健.  相似文献   

18.
由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和华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新世纪农村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于 2 0 0 2年 1 1月 2 2— 2 4日在广州召开。参加此次论坛的有来自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国家计委、农业部、广东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山大学、广东温氏集团、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等 50多个部门的1 0 0多位领导和学者以及企业界人士。本次论坛共进行了 2 0多场专题报告 ,较全面和较深刻地探讨了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逐年上升。自 1 978年以来 ,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两个特点 :一是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数量由 1 978年的 2 82 7万增至 2 0 0 0年的 1 70 78万人 ,二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改革以来累计 60 0 0多万人至 1亿人之间 ,仅 2 0 0 2年底 ,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已达 940 0万 ,按照我国制定的发展方略 ,到 2 0 2 0年至少将有 3亿的农村人口进城。十六大指出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1、农村劳动…  相似文献   

20.
《农业经济问题》2008,(3):F0002
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暨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英文简称“CARD”)是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与建设,并受其指导的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是直属浙江大学的一个跨学科、开放性的研究机构。该基地也是国家985工程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