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现实网络化环境背景下,立足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的环境压力和自身发展需要,结合动态能力理论,将网络能力定义为企业识别外部网络价值与机会、并通过建立和优化内外网络关系开发网络价值和机会的动态能力.同时在归纳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组织内外管理视角将网络能力划分为网络愿景能力、网络构建能力、关系优化能力和内部协作能力四个维度,其中,网络愿景能力和内部协作能力可归为企业内部管理能力,网络构建能力与关系优化能力可归为企业外部管理能力.并通过量表设计和数据收集,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实证检验了本文对企业网络能力的理论划分,从而为指导企业全方位、多角度提升网络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3.
网络组织是目前被企业广泛采用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它一直是国内外学者进行研究的一个热点。对国内外网络组织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把现有的研究成果分为内涵和类型比较、网络组织的特性、形成和运行机制、网络治理4个方面,并分别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升级和普及应用,企业的营销方式也在不断创新,网络口碑营销就是其中之一。网络不仅为网络口碑提供了传播的环境,也为管理网络口碑传播提供了技术工具。以网络对网络口碑的影响为引线,在分析总结网络口碑特征与作用基础之上,结合关系营销理论,分别从理性人、社会人和系统人的角度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口碑营销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造就的网络媒体,已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意识,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冲击着传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网络自身所具有的两面性,给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强网络建设,净化网络环境,创设一个适应网络发展需要的网络德育体系,已成为促进社会道德风尚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6.
网络道德: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社会一方面为人类展示了美好的“数字化生存”前景,另一方面又导致了大量非技术网络道德问题的突显。网络犯罪、网络色情、网络黑客、网络沉迷是其典型形式。与现实社会相比较,网络道德问题具有全球性、高技术性、文化差异性、控制弱化性等特点。网络道德问题的解决,必须合全社会之力,诉诸政治、法律、道德、教育等手段。  相似文献   

7.
网络在贸易领域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网络与贸易研究框架的构建,本文从正式网络和非正式网络两个视角全面梳理和归纳网络与贸易的国外研究进展。在正式网络方面,本文聚焦于货币联盟网络、商业网络和国际政治联盟网络;在非正式网络方面,本文重点关注生产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和社会网络。通过对两类网络与贸易关系的系统梳理与归纳,本文进一步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进行展望。未来研究应从三个方面着力:理论机制研究、社会网络分析法运用、基于企业微观数据的网络与我国贸易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正逐步跨入网络信息时代,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人类搭建了一个奇特的、虚幻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大学生成为赛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研究大学生网络行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笔者围绕大学生网络行为这一问题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进行了一次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指出了在大学生中存在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并剖析了各种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存在的原因,从教育、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塑造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战略网络不仅是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更是一种全新的竞合战略思想,它深刻影响着企业的行为和绩效。文章将战略管理和社会资本两个领域的相关研究相结合,采用网络分析方法,从结构、关系和文化等三个网络嵌入维度研究战略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同时将网络知识资源引入模型,探讨网络通过影响网络知识资源的转移进而对企业绩效发挥作用的影响路径。  相似文献   

10.
论文通过翔实的数据对全球和中国网络招聘产业的规模与潜力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网络招聘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进行了解读,中国网络招聘产业即将迎来其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参与其中的众多网络招聘企业可以借此大势,努力营造自身发展的契机.并且分析了新环境下网络招聘企业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并给出了理念与模式、策略两个层面的解决方隶,特别是社会性网络在网络招聘领域的应用,并提出了人才网站新生态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网络同科技一样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生产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也给现代人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网络成瘾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群众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少部分成人也受到了网络成瘾的毒害,导致婚姻、家庭的破裂,事业无成。本文从网络成瘾症的主要表现与类型出发,分析网络成瘾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网络效应与网络外部性:概念的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网络外部性研究中,我们发现,大量的研究在使用网络外部性概念的同时,并没有对这一概念进行严格的检验,经常把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混同于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如果研究者不谨慎地使用网络外部性这一概念,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和错误的公共政策建议。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分析清楚网络效应的类型、发生的范围,网络效应和网络外部性的区别,如何内化网络外部性,为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丁春琴 《时代经贸》2007,(3Z):17-18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网络越来越具有文化的功能网络文化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网络文化全方K位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塑造着大学生新的精神生活,逐步改变着学生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4.
钱大可  宋福根 《技术经济》2011,30(6):100-105,124
通过分析网络团购拍卖机制下的竞标者等待达到拍卖保留价格现象,提出网络团购拍卖过程中存在竞标者队列,并揭示了竞标者队列的性质及其对网络团购拍卖机制设计的影响。研究指出:网络团购拍卖存在较大数量的成功竞标者,这些成功竞标者因需等待拍卖最终成交而形成竞标者队列;拍卖方对竞标者队列进行的服务与成批服务的排队系统相似,但也存在差异;拍卖方可优化网络团购拍卖机制,以保证获得拍卖收益,并减少在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队列拥塞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严仍昱 《生产率系统》2002,(3):72-74,76
网络素质是个体对网络及其特点、价值的认识和获得、利用、开发网络等方面能力。大学生网络素质的培养应包括网络知识、网络能力、网络意识和网络道德等。应通过设置网络技术方面的专门课程、在学科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在学校管理中采用网络技术、加大大学生上网的引导与教育、建立相应的网络法律法规、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指在提高大学生网络素质的活动等途径,来培养大学生的网络素质。  相似文献   

16.
CPM网络计划中,机动时间是网络计划管理的一个核心概念.计算和利用机动时间是网络计划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为计划进度的安排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同时为求得计划安排和资源分配提供合理方案.通过对机动时间的研究,引入了总时差、安全时差、自由时差、干扰时差、节点时差等各种网络时差的概念.某一工序对机动时间的使用可能会对其它工序的各类时差产生影响,使网络各类时差的总量发生变化.单工序对网络时差的敏感性分析就是量化该影响效果.针对该问题,提出特征值参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利用该参量分别分析了单工序对网络总时差、网络安全时差、网络自由时差和网络节点时差的敏感性,列出了单工序机动时间使用量和网络各时差所受影响程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分析了其正确性.最后,结合应用举例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7.
刘德文  鲁若愚 《技术经济》2009,28(12):12-16
针对基于多主体参与的服务创新网络,本文对部分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回顾、现象描述和逻辑推理,认为对服务创新网络应该从认知网络、价值网络、社会资本网络和市场网络等多个视角进行分析与说明,并认为服务创新网络是无边界的动态混合网络。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监督"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它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应当时网络舆论监督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并且不断地进行规范和正确引导,使其规范和完善,使"互联网"成为实现政治民主、建设政治文明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9.
企业间网络组织及创新机制的形成新探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韦福祥 《现代财经》2001,21(1):50-53
网络组织是适应知识经济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本文以网络组织相关概念的探讨为切入点,界定了网络、网络关系和网络组织及相到关系,并对网络组织的生成及创新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作为网络时代伴生物的"人肉搜索",不过是这个时代的一个表征。人们既能从中获益,也深受其害。"人肉搜索"虽是借助网络技术而生,但却不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演变为技术伦理、社会道德与法律制度的问题。在网络时代里,"人肉搜索"掺杂着诸多因素:既有网络侠客的正义精神,又有网络看客的窥私癖与猎奇心理;既有借网络技术进行维权,又有乘网络法制漏洞为恶,甚至犯罪;既有行善之举,也有恶搞之行;网络良民与网络暴民同在一网,鱼龙混杂。在这样善恶参半,是非难辨的情形之下,如何解救"人肉搜索"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只有多方通力合作,摘除其侠客、看客和暴民面具,使其成为一只无形的维护公民权益的正义之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