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1999—2017年中部六省的碳排放效率,分别计算了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和高级化指数,利用耦合协调模型考察了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耦合协调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六省碳排放效率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耦合协调度较低,处在中度失调和中度协调之间,碳排放效率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耦合协调度处在中度失调和中度协调之间,但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人力资本、财政支出对中部六省碳排放效率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协调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环境规制、能源结构产生了抑制的作用。人力资本对碳排放效率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耦合协调度有正向作用,而外商投资、人均资本、制度质量和能源结构产生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阐述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本文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度”理论对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区2003-2011年的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之间的匹配协调性进行了测度,并分析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匹配协调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又略高于西部地区;就全国及中部地区而言,这种匹配协调性对经济效率并无显著影响,但对东、西部地区影响却很显著,呈现出对东部地区的正向作用及西部地区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了1986—2012年广西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结果表明,1986—2012年广西产业结构演进-经济增长系统跨越了低度耦合协调与中度耦合协调两个阶段,并以2008年为临界。目前,广西经济增长仍属于粗放型增长,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相伴随,产业结构仍然不够合理,因而需要大力发展现代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同时需要结合调结构与稳增长,实现二者的协同,促进广西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推动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既是解决学科结构不合理和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的关键措施,更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文章基于系统耦合理论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0—2021年安徽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学科结构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发展水平总体上均呈现提升态势,但两者尚未实现同步发展;安徽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升,整体上经历了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的发展历程。应重视学科结构顶层设计,依据产业人才需求推动安徽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阐述就业结构偏离度及度量的基础上进行了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的系统论内涵出发,分别从城镇化通过作用于资源要素供给结构优化、消费需求总量增大与消费结构高级化、地理空间集聚与扩散效应最大化拉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演进通过生产要素的部门和空间转移影响城镇化,以及产业结构内部与城镇化的作用机理三个方面探究了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机理.  相似文献   

7.
吴定玉  唐聃  张治觉 《经济地理》2020,40(10):32-40
通过建立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指标体系,测度人口结构指数和产业结构指数,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依赖性与协调性,从"二孩政策"的视角,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二孩政策"对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00—2017年我国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水平地区差异较大,北京、上海、和天津的整体水平较高,其他地区还处在偏低的水平。②2000—2017年,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处于中等协调阶段,中部和西部地区处于初级协调阶段,西部地区的协调程度比中部地区低。③2000—2015年东中西部耦合协调度缓慢上升,但从2016年开始有所下降,区域差异较大,2017年贵州和广西处于濒临协调状态,有20个省域属于勉强协调状态。④"二孩政策"对中国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在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都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即降低了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但西部地区受到的影响最小。⑤可因地制宜调整生育政策以改善区域人口结构,注重区域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均衡发展。促进生育政策与产业政策配套衔接有利于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同时,考虑是否实施"全面三胎政策"...  相似文献   

8.
丁利春 《经济师》2022,(5):123-125+129
山西省作为我国的煤炭大省,在工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山西耦合协调发展的测度对山西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分析山西省的基本发展情况,简要介绍城市化和城区生态环境的现状,计算不同权重后分别建立不同综合度的评价指标模型、耦合度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文章得到以下结论:社会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是推动山西城市化的主要原因;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但生态环境整体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响应是推动生态环境发展的主要原因。山西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11年间都在拮抗发展,山西城市化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生态环境不良则制约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以广西域内14市为评价单位,采用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对广西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水平进行全面评价,并测度它们之间的耦合协调状态。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水平提升均十分显著,但其协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2)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有较大提高。2010年广西14市均处于拮抗阶段,而2020年则有9个城市处于协调阶段,有5个城市处于磨合阶段。(3)广西生态文明建设总体上滞后于城市化。2010年广西12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超前于城市化,只有2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滞后于城市化。而到了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滞后的城市就达到了8个,仅剩1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超前。(4)2010—2020年广西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发生了巨大变化,由2010年的大量Ⅲ型、少量Ⅰ型,演变成2020年的5种类型即Ⅳ、Ⅴ、Ⅶ、Ⅷ、Ⅸ。  相似文献   

11.
12.
在分析“三化”协调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三化”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进而探索1996-2010年中国省际“三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变化差异,并检验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考察期内中国“三化”耦合协调度差异不明显,仍处于初级协调状态,而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中国各省份耦合协调度存在一定差异,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各地区变异系数变化不大,且存在收敛之势.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R&D经费投入对耦合协调度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而农村金融支持和经济发展水平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全国、云南省及滇中城市经济圈近20年三次产业的产值及就业比重的变化趋势、结构偏离度的考察和分析,以此来研究滇中城市经济圈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问题。研究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滇中城市经济圈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基本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但是,其就业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就业问题逐渐成为滇中城市经济圈要面对的突出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通过梳理珠三角外来迁移人口的特征,发现长期以来,珠三角都是我国承接迁移人口最多的区域,并且增长速度快,就业结构高级化,空间分布比较集中.通过Granger检验发现,外来迁移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先进性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外来迁移人口数量与珠三角多数城市经济结构之间存在很高的耦合协调关系,与少数城市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较高的耦合协调关系,与多数城市的社会结构之间耦合协调关系较弱.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经济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在探析建筑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机理的理论基础上,借鉴物理学耦合度函数构建了建筑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使用我国2008年省级层面数据,对建筑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各省区建筑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度均处于较高水平,耦合度最低的西藏自治区也达到0.9139;为了避免耦合度指标存在的缺陷而构建的耦合协调度指标则证实,我国各省区建筑业与区域经济增长耦合协调程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可分为良好协调、中级协调、初级协调和勉强协调四种类型,且大部分省区处于初级协调或勉强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5-2015年海南省城镇化水平和生态环境发展的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海南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状态的演变过程,结果显示:海南省城镇化水平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变化却出现波动,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快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海南省由城镇化滞后型转变为生态环境滞后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从中度失调发展到初级协调发展阶段.海南今后的发展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使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建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综合指标体系,基于2010—2018年全国31个省(市)的相关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及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我国东、中、西三个区域的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发展进程.文章研究发现,我国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优于技术创新发展水平.从耦合度来看,区域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的耦合度水平呈逐年波动上升态势且...  相似文献   

19.
崔新蕾  王丹丹  吴丽娜 《技术经济》2020,39(10):119-127
土地出让与城镇化质量作为城镇化的主要依托和核心追求,二者的关系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长江经济带为例,构建土地出让与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对二者耦合协调的时空差异做出实证研究,并利用ArcGIS将其空间显化。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土地出让与城镇化质量的协调度呈现先增后减再增趋势;二者的协调度自西向东逐步增加,耦合度无明显分布规律,总体呈高水平耦合状态;土地出让与城镇化质量的协调度在城市群间的差异显著,但城市群内部的差异逐步减小。从土地出让与城镇化质量的耦合协调发展的视角,为实现城市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