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知识生产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地区工业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中国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随机前沿知识生产函数模型,研究了自主研发、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引进对知识生产的影响,并分析了知识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自主研发和国内外技术引进对知识生产有积极影响,其中自主研发在知识生产中起主导作用,国内外技术引进在知识生产中起辅助作用。在知识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中,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人力资本和非国有化表现出显著正效应,而且人力资本和非国有化通过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溢出间接提高了知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张家峰  陶吉  杜芸  杨青 《科技和产业》2023,23(19):20-26
基于2016—2020年江苏省国家高新区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Malmquist指数对江苏省国家高新区的静态和动态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面板Tobit模型,探索影响江苏省国家高新区科创效率的原因。结果表明:江苏省国家高新区整体科创效率水平不高,规模效率低于纯技术效率,技术因素起到主要作用;全要素生产率总体稳定,大多高新区的技术进步指数提升但规模效率下降;地区开放程度对江苏省高新区科创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据此,可以从提升创新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完善,从而有效提高江苏省国家高新区科创效率。  相似文献   

3.
知识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能够推动效率变革,从而促进生产要素的集约利用,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同时也将对技术创新效率的随机变动产生差异化影响。文章采用马尔可夫链模型研究了技术创新效率的内生性与随机波动效应,讨论了知识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对技术创新效率变动趋势的差异化影响与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知识资本投入中技术创新效率具有内生性且随机变动效应明显,知识积累对技术进步产生负向冲击效应,加剧技术创新效率不确定性变化和随机波动;人力资本投入能够缓和阶段性技术进步对技术创新效率的负面冲击,使技术创新效率随机变动趋向平缓;知识资本投入比人力资本投入为技术创新效率变动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技术创新效率不确定性和非线性趋势主要是由知识资本投入与技术进步不同步引起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量化分析了技术创新效率的变动趋势和随机波动效应,检验了技术创新效率随机变动不确定程度、技术创新效率的内生性和非线性变动趋势。建立和健全知识资本等创新要素的市场配置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保护知识产权,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取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以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技术差距和技术研发强度为吸收因素构建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研究并检验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技术差距和技术研发强度阀值转换条件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平滑转换机制效应;在参数异质性假设条件下,中国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在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上具有显著的非均衡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助CSCD数据库相关统计数据实证分析跨国文献引用技术知识扩散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国际文献引用发生的技术知识扩散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显著为正,其总效应与国际贸易和国际人力资本流动相当,显著高于FDI,但低于国际专利申请;比较其不同作用机制得出,国际文献引用技术知识扩散对中国技术创新的直接促进效应和人力资本增值效应显著高于R&D效率提升效应;较之企业,公共研发机构利用国际文献引用技术知识扩散的创新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对广西1996-2015年的知识型人力资本、价值链低端生产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运用回归分析法研究知识型人力资本、价值链低端生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广西全要素生产率呈“两阶段”跃升特征。知识型人力资本呈 “两阶梯”增长态势,并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价值链低端生产呈 “U”型走势,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倒“U”型。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东盟自贸区对广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推动作用,但不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研发投入与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依据1985~2008年我国对11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测算了通过OFDI渠道溢出的外国研发资本存量,并对我国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从吸收能力的角度考察了人力资本和国内研发对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促进程度受人力资本和国内研发吸收能力因素的制约,其中研发投入的不足造成的技术吸收的阻碍更大。  相似文献   

8.
对外开放、人力姿本与区域技术进步(1996~200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考虑人力资本对劳动力投入质量的影响下,运用DEA方法测算了中国及各区域的技术进步指数,并将对外开放和人力资本放入统一的研究框架内分析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发现,对外开放对我国技术进步起显著的推动作用,但从各区域细分研究来看,这种推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人力资本作为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虽然在当期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显著为负,但在滞后一期不论是从全国还是分区域来看,都明显地促进了技术进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对外开放、人力资本与区域技术进步(1996~2005)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在考虑人力资本对劳动力投入质量的影响下,运用DEA方法测算了中国及各区域的技术进步指数,并将对外开放和人力资本放入统一的研究框架内分析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发现,对外开放对我国技术进步起显著的推动作用,但从各区域细分研究来看,这种推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人力资本作为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虽然在当期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显著为负,但在滞后一期不论是从全国还是分区域来看,都明显地促进了技术进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技术差距、创新环境与企业自主研发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内生技术进步增长模型中引入同时包含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研发投入的知识生产函数,以探讨后发国家企业自主研发强度的决定机制,并利用1996~2008年省级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结构数据检验国内外技术差距、技术吸收能力、创新环境和研发能力等因素对中国企业研发强度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对企业研发强度的单独作用不显著,主要通过与开放程度、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企业研发决策;近年来技术引进效率的相对下降不利于总体研发强度提升却有利于促进企业自主研发;研发环境因素中企业研发密度对自主研发强度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地区经济规模、大企业比重和政府研发投入比重却有一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创新型人力资本是“人口红利”逐渐褪去背景下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基于2008—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创新型人力资本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创新型人力资本能显著提升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其中,政府科技支持度和政策关注度起正向调节作用,自主研发、知识吸收、知识溢出起中介作用;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东部地区产业链现代化的驱动作用更强;异质性分析发现,当前阶段基础研究类和应用研究类创新型人力资本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运用了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对中国各省市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然后在控制市场化程度、人力资本的情况下,检验了服务业FDI和制造业FDI对各省市技术效率的长短期效应,并分析了其区域间差异。本文发现:(1)在短期,服务业FDI会促进我国各省市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而制造业FDI则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从长期看,制造业FDI会产生明显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而服务业FDI则会抑制我国技术效率的提高。(2)两类FDI影响技术效率的长短期效应在不同地区和全国的情况并无差异,不过,东部地区的外资对技术效率的短期效应和长期累积效应都要比中西部地区明显一些。(3)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各省市技术效率。对外开放程度、金融市场化程度以及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也会对各省市的技术效率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许培源 《科技和产业》2008,8(9):29-34,41
贸易开放带采的技术溢出是发展中国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渠道,技术溢出的效果与贸易结构相关,并且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相结合。本文运用DEA方法测算1980—2006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然后通过基于ECM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分析贸易结构和人力资本联合指标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于中低技术品,高技术品进口的技术溢出效果更明显,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相对于人力资本的结构和分布,人力资本水平更直接地影响技术溢出的吸收效果,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因此,调整贸易结构和增加教育投资是强化贸易开放的全要素生产率效应的两个必然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4.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因此有必要围绕数实融合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同时考虑数字技术的要素属性和技术属性的基础上,将数字型资本、一般型资本、技能型劳动和非技能型劳动均视为中间投入,构建生产部门和技术研发部门的两部门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数实融合的两种方式即“要素型融入”和“技术型融入”对实体经济发展以及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要素型融入和技术型融入均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技术型融入表现出边际作用递减的趋势;异质性分析表明,“要素型融入”对地理条件优势地区、低人力资源地区、高市场化地区与市场分割程度较低的地区实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明显,“技术型融入”对地理条件劣势地区、低人力资源地区、低市场化地区与市场分割程度较高的地区实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实融合将导致数字型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和技能型劳动偏向性技术进步。因此公共部门应鼓励实体经济扩大数字技术“要素型融入”和“技术型融入”的范围;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及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以应对技术进步偏向性变化所导致的相关要素需求的上涨。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本文分析了不同研发资本及人力资本对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动态效应,并运用中国1985~2006年的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本国研发投入;FDI溢出的国外研发时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并有上升趋势。进口贸易和国外专利申请却对我国的自主创新起到阻碍作用,但这种阻障作用近年来有所缓和;人力资本尚未跨越FDI溢出渠道所需东道国知识水平能达到的最低"门槛"。  相似文献   

16.
在将知识资本划分为研发资本、人力资本和专利资本的基础上,文章使用1981~2010年的跨国面板数据,测算了115个经济体的国内知识资本指数以及通过进口和FDI渠道溢出的国外知识资本指数,并利用扩展的国际研发溢出回归框架实证分析了国内外知识资本投入对东道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内知识资本投入是全球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FDI渠道是知识资本跨国溢出的主要渠道,进口渠道还未成为影响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知识资本对不同类型经济体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进口溢出效应呈现发达经济体显著而转型和发展经济体不显著的特点,FDI溢出效应呈现发展经济体大于转型和发达经济体的特点,国内知识资本促进效果呈现转型经济体大于发达和发展经济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将知识资本划分为研发资本、人力资本和专利资本的基础上,文章使用1981~2010年的跨国面板数据,测算了115个经济体的国内知识资本指数以及通过进口和FDI渠道溢出的国外知识资本指数,并利用扩展的国际研发溢出回归框架实证分析了国内外知识资本投入对东道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内知识资本投入是全球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FDI渠道是知识资本跨国溢出的主要渠道,进口渠道还未成为影响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知识资本对不同类型经济体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进口溢出效应呈现发达经济体显著而转型和发展经济体不显著的特点,FDI溢出效应呈现发展经济体大于转型和发达经济体的特点,国内知识资本促进效果呈现转型经济体大于发达和发展经济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保持装备制造业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如何有效的提高行业效率,已成为制造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性问题。本文将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纳入一个完整的理论-实证分析框架,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状况进行了测算,并把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构成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两个部分,并对影响因素采用面板模型进行GLS回归。研究结果发现,2000—2010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1%,从分行业的角度来看,平均增长最快的是通用设备制造业。通过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对TFP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是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存量。TFP影响系数最显著的地区为沿海地区,其次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行业技术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行业开放程度的回归系数为正,人力资本存量的回归系数为负。最后,对提高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谷彬 《珠江经济》2008,(10):65-84
本文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基于国家统计局根据第一次经济普查修订后的历史数据,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TFP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改进、配置效率改进和规模效率改进四个方面,并对转型背景下中国服务业的效率演进进行系统性研究,发现其演进过程存在普遍的阶段性特征,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阶段性现实表现出很好的吻合性。在服务业TFP增长的构成中,技术效率改进是主导TFP变化的核心因素。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对服务业技术效率有促进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引进外资比对外贸易发挥更大的效率提升作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对服务业效率有负面影响。工业化对服务业效率的影响强度较弱。  相似文献   

20.
梁俊 《上海经济研究》2012,(3):36-46,55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将中国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变化的源泉分解成技术效率、技术进步、资本深化和人力资本积累四个部分,分析了它们对劳动生产率及其差异的影响。2000-2009年间17个高技术产业的实证分析表明:(1)中国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其中技术效率改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深化则阻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异缩小了,其中技术效率变化、资本深化是劳动生产率差距缩小的主要原因,而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则阻碍了劳动生产率差距的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