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macroeconomic effects of fiscal policy in a setting in which private agents receive noisy signals about future shocks to government expenditures. We show how to empirically identify the relative weight of news and noise shocks to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compute the level of noise for Canada, the UK and the US. We then investigate the quantitative implications of imperfect fiscal policy information using a medium-scale DSGE model. We find that when the government seeks to implement a persistent change in expected public spending, the existence of noise (as estimated using actual data) implies a sizable difference in fiscal multipliers compared to the perfect fiscal foresight case.  相似文献   

2.
依据2002年中国家庭收入项目(CHIP)数据,本文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估计了城镇居民的就业方程和工作时间方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个体就业概率不断增加;随着家庭其他收入的增加,个体就业倾向逐渐降低,工作时间逐渐减少;随着家庭人口数的增加,就业个体的工作时间逐渐增加。低收入群体女性和男性工作时间的工资弹性分别为-0.3237和-0.3167,而女性中高收入群体工作时间的工资弹性为0.1429,说明倒S型劳动供给曲线在2002年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是存在的。因此,政府部门应结合经济发展水平适时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加大对低收入群体教育和培训投入力度,促进低收入群体社会福利水平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内生增长、政府生产性支出与中国居民消费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中国财政支出的较大一部分用于生产建设,中国居民消费与政府生产性支出表现出稳健的正相关关系,这一事实与从标准的新古典和新凯恩斯模型得出的挤出效应截然不同。本文构建了包含存量和流量两部分政府生产性支出的内生增长模型,研究表明,政府支出增加在提高税负、挤出居民消费的同时,也通过其生产性增加收入、挤入居民消费;政府支出增加究竟挤入还是挤出居民消费取决于两种效应的比较以及政府的生产性支出比重和税负水平。政府生产性支出的最优结构等于其相对生产性之比,政府支出的最优规模等于政府支出的生产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的原因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行政垄断行业分割与劳动收入比重之间互为因果。我国劳动力市场行政垄断行业分割会使行政垄断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下降,行政垄断行业和竞争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劳动收入比重下降,进而会使资本实际价格下降,增强行政垄断企业的市场力量,加剧劳动力市场行政垄断行业分割程度。因此,减弱劳动力市场行政垄断行业分割是稳定劳动收入比重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工资决定机制考察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邢春冰 《经济研究》2005,40(6):16-26
本文通过1989—1997年教育回报率在不同所有制间的差异及其变化来考察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利用CHNS数据分别估计国有企业、大型集体企业、小型集体企业以及私营企业的工资方程,结果表明教育回报率在民营部门增加得较为明显,在其他部门则没有增加的迹象。1997年,民营部门教育回报率明显高于其他部门,样本选择只能解释其中一部分差异,这表明民营经济工资决定机制与其他部门不同。  相似文献   

6.
增长失衡与政府责任——基于社会性支出角度的分析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50  
当前中国的发展出现了以国富与民生关系失衡为本质特征的增长失衡。本文从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与民生有关的政府责任切入,指出当前中国与民生状况直接相关的政府社会性支出的不足,是导致增长失衡的重要原因。为此,政府应在提供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承担起基本的责任,加快财政支出结构转型,增加社会性支出的比重,改善民生状况,纠正增长失衡;并通过社会性支出的增加,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推动增长路径的转变,实现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吸收内生增长理论的思想 ,修正外生农业技术进步的假设 ,本文提出了一个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 ,并以此对倍受瞩目也颇多争议的“东亚奇迹”及中国经济 ,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 ,“东亚奇迹”是传统农业劳动力不断转向现代非农业部门的结果 ;是现代部门以资本反哺传统部门 ,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促进劳动力转移的结果 ;也是现代部门均衡发展 ,吸纳剩余劳动力 ,加速结构转换的结果。因此 ,虽然非农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不够显著 ,但劳动力结构转换仍然推动经济实现了持久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一个含有两类不同产出能力的公共商品的内生增长模型,通过数理分析得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优公共支出结构的依据是公共商品各自的产出弹性.进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3个发达国家1972~2009年的公共支出实践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经常性(资本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正(负)效应.该研究结论为平衡预算下的公共支出结构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One important question in the DSGE literature is whether we should detrend data when estimating the parameters of a DSGE model using the moment method. It has been common in the literature to detrend data in the same way the model is detrended. Doing so works relatively well with linear models, in part because in such cases the information that disappears from the data is usually related to the parameters that also disappear from the detrended model. Unfortunately, in heavy non‐linear DSGE models, parameters rarely disappear from detrended models, but information does disappear from the detrended data. Using a simple real business cycle model, we show that both the moment method estimators of parameters and the estimated responses of endogenous variables to a technological shock can be seriously inaccurate when detrended data are used in the estimation process. Using a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and U.S. data, we show that detrending the data before estimating the parameters may result in a seriously misleading response of endogenous variables to monetary shocks. We suggest building the moment conditions using raw data, irrespective of the trend observed in the data.  相似文献   

10.
政府公共资本投资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   总被引:50,自引:3,他引:50  
本文首先建立一个包含政府公共资本投资的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并把公共资本投资分为政府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对公共资本投资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结论是,两种形式的公共资本投资对长期经济增长都可能具有正效应也可能具有负效应,取决于民间经济主体消费跨时替代弹性大小。其次,我们利用向量自回归分析框架,对我国1978—2004年间公共资本投资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实证分析。结论是,我国两种形式的公共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其中政府公共物质资本投资对长期经济增长的正影响更为显著,而政府公共人力资本投资对长期经济增长的正影响较小,且在短期内不利于经济增长。这一结论对我国今后科学制定财政政策和选择公共投资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永久移民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中国的户口制度阻碍了农村居民向城市的迁移。然而,农村居民仍能通过接受较好的教育、提干或参军等方式获得城市户口。利用2002年的大样本调查,我们发现永久移民的数量大约为1亿,约占现今城市居民的20%。与留在农村的农民相比,永久移民的经济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成为永久移民的概率与父母教育水平、汉族身份、父母党员身份等正相关。永久移民的经济状况与获得户口时的年龄有关。较年轻时就获得户口的永久移民的收入要高于城市原住民,较晚获得户口的永久移民的收入则要低于城市原住民。尽管大部分永久移民成功地融入了城市生活,但那些通过非职业途径获得户口的永久移民,却远非如此。  相似文献   

12.
融资成本、寻租行为和企业内部资本配置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本文构造了一个两层次委托代理模型,强调了外部资本市场和内部资本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表明,资本配置扭曲和资本使用效率低下的关键是外部资本市场运作不完善对企业内部管理者的寻租行为的影响。本文的分析表明,融资成本偏低的外部资本市场不仅会促使企业CEO过分扩大融资规模,而且会加剧企业内部管理者的寻租行为,导致资本配置不当、投资缺乏效率的不良后果。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必须改变融资成本偏低的现状,并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建设,才能解决我国企业融资过热、资本使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3.
非农就业、母亲照料与儿童健康——来自中国乡村的证据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靖 《经济研究》2008,43(9):136-149
中国农村女性参与非农就业的比例显著提高,对于增进家庭收入、减少贫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女性在家庭中的双重身份——挣取收入者和照看孩子的主要人员出发,其劳动模式和供给行为的改变对于下一代福利的影响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所起到的作用却是不确定的。本文通过将农村地区妇女的劳动供给状况进行区分,就其劳动参与行为对孩童健康状况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母亲额外单位的劳动时间的增加对孩子的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同样的母亲非农劳动时间的增加对于孩童健康的负面影响大于农业劳动时间增加的影响程度,而母亲收入增加对孩子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边际效果分析表明母亲收入增加对孩子健康的正向影响难以抵销劳动时间增加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孩子性别不同所受到的影响亦不同,女童相对而言处于健康的劣势地位。虽然母亲的劳动供给有助于缩小孩子营养状况的性别差距,但却是以所有儿童的健康状况下降为代价的。研究结果预期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时变参数(TVP)模型考查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三十年来,我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一直都存在着促进效应,但影响水平却经历了一个倒V型的变化;对城市居民消费的促进效应强于对农村消费的促进效应,且在两者之间的差距还在不断扩大;用于基本建设方面的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有一定的促进效应,政府行政与事业经费支出对消费具有挤出效应,而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对消费一直都保持着较高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5.
在对湖北省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的微观结构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指出在一个全国性的资本市场体系中,湖北省利用资本市场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首先在于建立一个有效的三板市场和活跃的产权交易市场;其次在于构建一个高效率的风险投资体系;最后还要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营造一个包括技术创业氛围在内的良好的高新技术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labor market behavior. An attempt is made to clarify, from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the meaning of culture; to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labor market; and to outline the major theoretical issu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adopting a cultural perspective on economic behavior in the labor market.  相似文献   

17.
风险投资支持环境的比较分析及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照并借鉴美国成功的经验,从人才环境、资本市场、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等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促进风险投资发展所需的支持环境,结合实际讨论了我国现阶段风险投资环境建设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Government Social Spending (GSS) is made up of a very heterogeneous range of variables, monetary transfers for retirement or illness, unemployment benefits, family services, active labour market policies and health expenditure. We believe that each of these components is of enormous importance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As has often been affirmed, however, GSS is one of the economic aggregates most sensitive to the ups and downs of economic growth. In moments of crisis, sharp cuts are almost immediate, and these may or may not be recovered when times are good. In this article, we examine the sensitivity of GSS to the evolution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in order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劳动力需求分析中的替代效应与产出效应模型,对长期和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归纳了对该问题研究的现有成果并指出其存在的多个问题:或潜在假设相互矛盾,或没有严格遵循利润最大化假设,或没有从个体选择的视角看问题,或没有遵循劳动力需求曲线长短期的传统定义等。其次,通过采用比较静态分析,坚持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假设和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需求曲线,分析劳动力工资变化后,企业从资本数量不变到变化的最优产量决策。最后,根据企业的产量调整过程,对替代效应和产出效应提出了一个新的解释。然而,在结论上,文章的研究却不能肯定劳动力的长期需求曲线一定会比短期需求曲线更有弹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政府和市场的权衡从一般原理和作用机制的视角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相关分析进行了模型化.政府有政府的优势和长处,市场有市场的优势和长处,所以就需要在政府和市场之间进行权衡.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跟一个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会比发达国家的政府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