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怎样才能打破徘徊,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廊坊市(原廊坊地区)的实践证明,实行农业区域化经营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一 农业实行大包干初始阶段,靠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我市农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1979年到1984年粮食总产量增长了25%,达到了12.5亿公斤;农业总产值翻了一番,达到了10亿元。但是从1984年开始出现了徘徊。此后三年,农业产值由前四年年递增18.9%降至三年  相似文献   

2.
发端于70年代末期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并以举世瞩目的成就,谱写了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但是,从1985年起我国农村改革,虽然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以及发育农村市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出现了农业特别是粮棉生产连续四年停滞、徘徊的局面。这就向人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现农业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3.
现代粮食物流园区建设是身为"粮食人"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它是否符合四川实际? 是否成为四川粮食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机遇?怎样才能实现这一宏伟蓝图?笔者试图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以粮棉等种植业生产四年徘徊的局面而陷入困境,农业问题深深地困扰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究竟应该怎么办?近期怎样走出徘徊?从长远看农业的根本出路何在?这一系列问题成为农经理论界和实际业务工作部门几年来一直在深入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最近,邓小平同志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意味深长地指出,农业问题要研究,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他还提醒人们: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视科学.小平同志的这一讲话,为解决陷入困境中的农业问题指明了方向,指出了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所在.这一科学论断也极大地鼓舞和激励着广大农业科研工作者.为了深入领会、贯彻小平同志的讲话精神,研究如何更好地发展农业科研,以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本刊编辑部于7月12日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部分著名学者专家进行座谈.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本刊主编刘志澄主持了座谈会.座谈会以学习邓小平同志讲话为主线,围绕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与会同志提出了许多开阔思路、富有见地的意见.现将发言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愿与关心我国农业问题的广大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5.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站在10年改革的基础上,讨论如何促使90年代农业再上新台阶问题时,农业不再只是一个单一的“吃饭”产业,而是一个内涵丰富、层次复杂、要求甚高的社会化综合生产领域。我国未来农业发展要能支撑起国民经济大厦,必须从根本上改变长期执行的国民经济重工业倾斜战略,积极培养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因此,努力探索突破农业徘徊,加强研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徘徊的实质,具有现实的紧迫性。首先从理论上科学地揭示出农业综合  相似文献   

6.
要不要积极发展我国农业中的商品经济?怎样才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加速我国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是改进农业经济管理、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所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本文就此谈三点看法: 一、发展我国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农业问题的症结何在? 从1985年起,我国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连续四年下降或徘徊,农村经济中仅乡镇企业一枝独秀,仍以30%的速度递增,对于农村经济形势和农业徘徊的原因看法不一,分歧很大。 对农村经济形势,有人说:这是继高速增长后的常规增长——他们把乡镇企业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相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由依附产业转向独立完整乃至成为战略性产业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农业生产性服务不仅要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也要为农村居民生活提供服务。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要重点聚焦四个问题:解决为谁服务问题,瞄准需要服务的关键问题,着眼于新产业、新业态,助推乡村建设。从我国的国情农情出发,需要构建形成"主体多元、功能完备、融合规范、共享共生"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借鉴国际经验和国内成功实践,推动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强化从发展战略到政策举措一系列行为导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历史,按照起步期、徘徊期、发展期、成熟期四个阶段分别介绍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产业增长特点、技术发展水平和政策环境,梳理了海水养殖"四次浪潮"中典型品种的发展脉络,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广西的冬季,是非常繁忙的季节,利用冬闲田发展秋冬种。发展有南方特色的冬种马铃薯,将马铃薯作为一季产业来打造,是广西农业人十几年来梦寐以求的目标。十几年来,广西的马铃薯产业年年抓示范,但让人感觉偏偏就是发展不起来,或者说发展步子非常缓慢。为什么想要看一个示范点,却不得不跑到老远的两三百公里外去看?为什么每年的马铃薯亩产测产总在一两千斤徘徊,拼命也上不去?为什么很多种了马铃薯的农民总反映市场不好,没人收购,个别年份甚至宁愿马铃薯烂地里也不愿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农业投入少,农业后劲不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农业投入?怎样才能推动农业投入的增加,已成为一个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过于分散,而这种状况产生的主要原因,又在于政府没能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变化,有效地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因而,强化政府责任是当前增加农业投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在农业连续出现四年徘徊的情况下,增加对农业投入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目前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论点是,"增加农业投入应坚持国家支援为辅,农业自我积累为主".对此,笔者持有异议,现略陈管见,并求教于识者.一,投入"主体论"的提法不符合我国的国情.首先,我国东西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一般地说,经济发达地区非农产业比较发达,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民收入水平较高,农业有一定的自我积累能力.在经济欠发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广义农业由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五大产业构成.其中,"副业"作为农业特定的产业术语,对建设我国农业经济学有过积极作用.但是笔者认为,继续将"副业"作为农业的一个产业术语,且与其它四业并列于一个层次,弊端日渐明显,甚至于已经到了有必要请"副业"这一产业术语退山农业产业部门的时候.其理由是:  相似文献   

14.
一、前提——农业问题实质是农民问题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但长期以来,农业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中奏出的曲调始终是缓慢而低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一页,1979年,农业从长期徘徊中苏醒进入超常规发展时期.1984年,全国粮食产量达40731万吨,棉花产量达625.80万吨,长时间令人头痛的农业第一次出现了可喜的局面.然而,好景不长,继1984年的农业发展高峰之后,连续几年农业滑坡,1987年虽有一定好转,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随着"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日益凸显,吸引了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进军"三农"领域,由此催生了一批对"三农"事业发展有热情、有理想的新农人,他们来自社会各行各业,有文化、有胆识、有抱负,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注入了鲜活的力量,日渐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什么吸引了这批新农人积极投身农业?新农人能够在未来农业发展中淘到金子吗?怎样才能成为现代农业的  相似文献   

16.
困扰国人的我国粮食问题由于当前全国上下对农业的重视,特别是1989年粮食的增产达到1984年的历史最高水平而给人们带来喜悦。欣慰之时,农业生产有了“转机”的舆论也开始见诸于报端,但有的同志对此却产生异议。那么,究竟应怎样认识今天的农业形势?从当前及今后看,怎样才能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前不久,出席农业部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第  相似文献   

17.
2003~2014年,中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与此同时,中国农业也面临着诸如水土资源短缺、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生产效率仍然不高等突出制约。传统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路必须更新,必须从一个全新的、更广的角度重新思考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之策。本丈提出,应从整个食物系统来重新定位粮食安全,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本质上是饲料粮的安全问题,说到底是畜产品的充足供应和质量安全问题。中国农业结构基本上每隔20年左右调整一次,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改革开放前是"以粮为纲"的单一结构,从1978年到1992年期间是"粮+经"的二元种植结构,从1992年到目前阶段是"粮+经+饲"的三元种植结构。目前中国农业结构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调整"窗口期"。当前的"粮+经+饲"种植结构中,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占比实际上已达20%以上,但牧草种植面积占比一直徘徊在1%左右,牧草产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必须将牧草产业引入农业生产系统中,推进实施"粮+经+饲+草"的四元种植结构,从而达到直接或间接增加粮食产量,直接或间接降低对粮食的消耗,最终实现多元途径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八五"时期,我国农业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采取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的发展战略。在外部环境趋紧、内部困难较多、自然灾害频仍的情况下,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保障供给,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历史的经验表明,投入是发展农业的基础,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农业的投入与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仍然偏低,结构失衡的问题呈逐步扩大态势因此,增加农业投入,已经成为全党重视、各行各业关心、广大农民关注的问题。怎样才能尽可能多地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1、国家和地方政府是农业投入的主导力量,是保证农业投入总量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民族山区农业怎样才能突破徘徊,实现大的飞跃?广西一个集老、少、边、山、穷、库(库区)于一身的少数民族山区县——东兰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995年与1991年相比,全县农业总产值增长34.0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倍,全县解决7.4万人的温饱问题,贫困人口下降了2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自1985年起,我国粮食产量几年徘徊,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缓慢,农业缺乏后劲的状况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全面认识,并从根本上解决发展农业的后劲问题,是今天继续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