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兆 《中国石化》2007,(4):44-45
中俄双方继去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之后,今年又在俄罗斯举办了“中国年”。3月26日,莫斯科隆重举行了“中国年”的开幕式,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了开幕式,表示要把两国的友好合作进一步推向前进。经济贸易是这次“中国年”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活动期间举办了国家级大型活动4项、各部门专题活动27项。在作为国家级大型活动之一的中国国家展上,中国石化等能源企业引起了俄罗斯人的关注。通过“中国年”的论坛、研讨和推介会等多种形式,中俄双方在能源领域展开了积极的交流和合作。一批合作项目签约,成果令人鼓舞。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出口国的俄罗斯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的中国,其间的石油贸易和能源合作成为人们关切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田兆 《中国石化》2007,(4):44-46
中俄双方继去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之后,今年又在俄罗斯举办了“中国年”。3月26日,莫斯科隆重举行了“中国年”的开幕式,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了开幕式,表示要把两国的友好合作  相似文献   

3.
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式访华、中俄签署15个文件、"俄罗斯年"在中国隆重开幕、胡锦涛主席与普京总统共同出席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这一件件大事为中俄关系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舆论界在高度关注中俄关系新发展的同时,普遍将目光投向了两国油气合作.  相似文献   

4.
“尤科斯事件”不仅成为俄罗斯国内的焦点,也成为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的重要诱因。俄政府最近决定拍卖尤科斯核心资产和主要采油企业——子公司“尤甘斯克油气公司”,以偿还尤科斯偷逃的税款,其真正目的是先以低价在内部拍卖尤科斯的核心资产,以防资产流失;进而重挫尤科斯股指,迫其市值缩水;最终以低价全盘接管尤科斯,对其实现“逆私有化”。“尤科斯事件”展现了普京对“能源大政治”的总体思路,是普京控制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一步。俄罗斯不仅可以因此提高自己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地位,还可以迫使美国与其进行能源合作,从而增加美国对俄罗斯的投资。从近期看,尤科斯破产将使中国暂时失去现有的重要合作伙伴,但从长远看,“尤科斯事件”不会对中俄能源合作构成根本影响。普京对俄罗斯油气产业进行重组为的是牢牢掌握战略资源的控制权。俄罗斯不会盲目中止与外国的能源合作,但合作对象必须是臣服于俄政府的企业,必须遵守普京制订的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5.
徐海云 《中国纺织》2009,(11):57-60
10月13日,在访华的俄罗斯总理普京见证下,两国海关总署签署了《关于规范通关监管秩序的合作备忘录》。这标志着中俄海关合作正式启动,“灰色清关”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灰关已经走向末路,白关也在登场,但是灰关的阴影会就此消失吗?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8年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访华时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达成的共识,以2008年7月26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与俄罗斯副总理谢钦举行会谈为起点,中俄副总理级能源谈判机制正式启动,这标志着两国能源合作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尤科斯事件"与中俄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产业是俄罗斯的主要财政支柱和实现经济复兴的“发动机”,私营公司对俄罗斯能源行业的控制、垄断或者出售,将对俄罗斯的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构成重要的挑战。“尤科斯事件”体现了普京对俄罗斯“石油大棋局”的深刻战略考虑,这种考虑将对俄罗斯能源产业发展、能源外交以及中俄能源合作产生重要影响。加强对油气战略资源的国家控制将成为未来俄发展能源产业和开展对外能源合作的重要原则,具体包括:(1)避免私营公司过度扩张、尾大不掉;(2)决不允许外资在俄能源领域占主导地位;(5)尽管俄要增加石油出口量,但最终决定权要掌握在国家而非私营公司手里。(4)油气管线的控制权要控制在国家手中。在这种大背景下,俄罗斯对外能源合作的游戏规则也将发生相应的改变。中国宜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对俄能源合作放在两国能源战略的大棋局中加以衡量。  相似文献   

8.
宋洁 《中国石化》2007,(4):46-46
1991年12月27日,中国承认俄罗斯联邦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中俄关系的破冰之旅就此展开。随后几年.通过多次亲密接触,中俄在许多国际政治问题上和国家发展战略上达成共识,关系开始渐入佳境。2001年7月.中俄两国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俄之间的友好关系不断加深。2004年l0月普京总统访华时,两国元首批准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2005年7月1日,胡锦涛主席访俄期间,两国元首正式宣布,为全面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双方决定互办“国家年”活动。中俄蜜月行动的帷幕再次拉开。  相似文献   

9.
刘旭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7):47-54,111
2000年普京首次成为总统后实施的油气政策可以概括为:设置专门机构、扶植国有企业,强化油气资源的政府管理;修改资源性法律、改革税制,确保国家收入;开拓新兴亚太市场,确保油气出口的最大利益.2012年普京第三次当选总统后,俄罗斯能源政策的决策重心由政府转移至总统府.由于以梅德韦杰夫为首的俄政府仍希望保留在能源决策过程中的一定权限,因此两者间的利益协调将是俄罗斯能源政策决策的关键.为了确保油气产量的稳定增长,俄罗斯将不得不修改已有的税收政策和资源利用政策,但修改的力度仍然取决于决策层内部的利益协调程度.俄罗斯今后将越来越重视亚太市场,这给中俄在油气领域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中俄油气合作在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值得反思和总结的地方.从对俄罗斯今后几年的政策预期来看,中俄间的油气合作还有非常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0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俄罗斯总理普京在北京举行中俄总理第14次定期会晤。这次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两国总理在友好务实的气氛中,回顾了中俄建交60年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就各领域交流合作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就进一步加强中俄合作达成七项共识。双方共同签署了13项双边合作文件,其中有5项涉及能源领域合作。  相似文献   

11.
2021年10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11月,俄总理批准了《俄罗斯到205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低排放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为俄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确立了顶层规划。俄罗斯油气出口贸易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短期内最大油气出口目标市场仍在欧洲,随着北极航道进一步打开,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将成为俄罗斯油气出口的重要目标地区。为保持在能源贸易领域的领先地位,俄罗斯将氢能和北极油气出口作为其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未来中俄关于氢能产业的双边合作有望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链领域进一步升级。《2035前俄罗斯联邦北极地区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与中国的东北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高度契合。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向新时代,俄罗斯低碳转型对中国利大于弊。中国可加强与俄罗斯在氢能和在远东地区的战略性合作,不断增强基础设施“硬联通”,深化新时代下中俄能源合作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2.
3月14日,普京在俄罗斯大选中再次当选总统。普京一心要重振俄罗斯大国雄风,其连任之后的政治、经济政策、尤其是能源政策的取向将直接关系到其宏伟目标的实现,并且将对未来世界的能源格局和我国能源安全的外部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普京在第二个总统任期内将如何推进俄罗斯的经济改革和能源战略的实施?在走能源强国之路方面将采取什么方针?中俄能源合作尤其是油气合作的前景如何?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几位业内外的专家。相信专家们的真知灼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能塬对外依存度的不断上升,中国正在实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与俄罗斯的合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俄罗斯是中国最安全的能源进口来源地。但中俄能源合作的外部环境却十分复杂。文章就中俄能源合作的有利条件和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中俄能源合作的4条建议。同时认为两国油气合作能否顺利开展。对于保障中国经济安全、降低因政治因素给能源安全带来的风险,意义尤其重大。  相似文献   

14.
普京发展经济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伟大邻邦的友好合作关系,在两国领导人的积极推动下,正在政治、经济、能源等各个领域得到稳步的发展。9月24日温家宝总理在访俄期间,与俄罗斯总理弗拉德科夫举行了中俄总理第九次定期会晤,双方就两国之间各个领域的交往与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并共同向新闻界宣布,中俄将坚定不移地加强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在这一领域已确定未来几年的合作目标并达成了四项共识,普京总统10月14—16日对中国进行访问,将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了使读者加深对俄罗斯经济和能源发展思路的了解,本刊特刊出专稿——  相似文献   

15.
未来中俄能源合作突破瓶颈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源合作是中俄目前及未来最为关键的领域,其中修建输油管道与输气管道是双方稳定能源贸易和提升能源合作水平的核心。文章就中俄双方能源合作的关键和困难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突破双方能源合作瓶颈的6条途径:在国家层面应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中俄能源合作长期战略规划;建立中俄能源战略对话机制;鼓励和协调多种主体参与俄罗斯能源开发并避免内部竞争;防止中日较量白热化;以组合拳形式推进合作方式多样化.以多元化国际能源合作战略应对俄罗斯多元化能源外交手段,尽最大努力争取全面提升与俄罗斯的能源战略协作。  相似文献   

16.
1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境内段“西伯利亚力量”的开工仪式.张高丽在开工仪式上表示,东线天然气管道是中俄之间第二条陆上能源运输大通道,是联结两国传统友谊和友好合作新的重要纽带,是中俄关系在新阶段结出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7.
国内要闻中俄签署《2010~2012年中俄航天合作大纲》2009年10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俄罗斯总理普京在北京举行中俄总理第14次定期会晤。期间  相似文献   

18.
2014年5月21日,博弈超过10年的中俄天然气谈判终于取得了决定性成果,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共同见证下,中俄两国政府在上海签署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俄气”)签署了东线管道供气购销合同.  相似文献   

19.
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俄罗斯与美欧等西方国家展开了激烈博弈,欧亚地缘政治以及全球能源版图发生巨大变化.乌克兰危机导致的一系列连锁博弈反应,对中国与俄罗斯以及中亚各国能源合作产生了一定影响.为应对西线攻势,俄罗斯一方面加快了“向东看”的战略步伐,中俄天然气合作取得重大突破,但应清醒认识俄罗斯不会把所有希望和利益集中在某一国家,其“向东看”不意味着“向中看”.另一方面俄罗斯凭借传统政治及地缘优势,悄然渗透中亚各国能源、金融、机械制造、军工等行业,加强对中亚五国经济的影响,以抵御欧洲在中亚地区的能源战略布局.欧俄瞄准中亚,激烈博弈,挤压了中国战略空间.但中亚国家对俄离心力加强,坚定地奉行多元平衡的外交与能源合作战略,中国必将成为其合作战略的重要一极.中国应重新认识中亚—俄罗斯战略地位,加大资源投入;统筹考虑中亚与中俄能源战略,兼顾亚太消费区;密切关注中亚—俄罗斯政治局势,广交朋友.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俄罗斯强势复兴,中国加速崛起,两者并行不悖、相得益彰。而“俄罗斯年”在中国的成功举办则成为促进中俄战略协作进一步提升、推动双方经济人文合作持续深化的重要举措。2006年,中俄能源合作在相互投资、组建合资企业、共同勘探开发、油气管线建设、下游加工销售等环节全面取得突破,正进入多层次、全方位、大纵深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