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该灵活地运用比较优势来进行西部地区的产业选择,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西部产业结构提升的切入口,真正地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发挥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促进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地区作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排头兵”,在制定本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时,应充分考虑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加强与中亚各国的对外经济关系,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缩小东西差距,以保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西部地区在发展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分工方面比东部地区更有潜力。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本文从对分工优势的分析入手,重新解释了西部对外贸易发展滞后的真正原因在于西部地区的内部分工不足和专业化水平低下,进而提出了西部发展对外贸易应该以分工优势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西部地区过去依托的资源比较优势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明显减弱,而竞争优势的培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竞争优势的培育是新形势下实现西部经济崛起的重要途径.增强西部区域竞争优势的基本思路应是1.依托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培育区域竞争力;2.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提高西部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在比较优势下的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主线。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在实践与理论上都有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其理论的结合点即是比较优势分析的思想。国际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理论可能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国际经济学家在一般均衡模式中加进越来越多的要素禀赋有关的因素, 并由此而衍生出一个比较优势理论。由于随着要素禀赋的增加,模型将会变得非常复杂。因此短期内不会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在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现和验证更多的影响国际直接投资流向的因素,并将它们整理分类,最后上升到理论高度。笔认为第二种选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劳动力比较优势及其瓶颈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劳动力比较优势的特点就在于其力成本上的弱优势与劳动生产率上的强劣势,这是造成西部地区贸易不发达、出口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而西部地区在劳动生产率上的强劣势又源自于投资的不足与教育的落后,这是西部地区劳动力潜在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重要瓶颈。  相似文献   

7.
比较优势与比较优势陷阱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优势原则是主流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主线。比较优势原则在备受关注的同时受到责难,比较优势陷阱论便是其一。本文从理论本身、贸易条件和贸易结构三方面分析了比较优势陷阱论的局限性,从实证角度论证我国自实行比较优势战略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从而得出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仍是我国必然选择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投资的区际比较及其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环境是影响地区投资的根本因素,而在构成投资环境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中,投资软环境又是关键所在。因此。针对构成投资软环境的化、人才与科技教育、政策、体制和法律等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旨在通过加强西部地区投资软环境建设促进外资西进,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优势原理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个国家内部各区的生产要素禀武和产业结构态势、市场化程度、历史发展状况及社会人条件的差异,集中表现为区域比较优势的差异,要想在地区之间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就需要通过地区经济的比较研究,分析各地区的优势及其动态变化,科学地调节区域间的经济分工中,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整体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服务业地区比较优势与国际化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低下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难以形式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的优势,因此须根据各个地区的资源丰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特色产业状况来制定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将国际间分工的“比较优势”理论运用于国内各地区的服务业发展协同战略中,采用SPSS聚类分析方法找出具有共同服务业构成及优势的地区,提出相应的服务业发展路径和提升模式。  相似文献   

11.
西方投资理论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以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革命为标志;第二阶段,以20世纪60年代第一、二次华尔街革命为标志;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的近几十年,关于投资的理论在微观领域内迅疾发展,"行为心理学"、"博弈论"的思想被移植到投资研究的领域内,使以往经典的"完全市场"和"理性人"的假设被颠覆,投资理论的研究自此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资本积累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突破口,而以西部经济实力的现状无法依靠自身积累来满足资金要求,因此,引进外部资金就格外重要。投资环境已经成为影响西部地区引进外部资金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在构成投资环境的投资硬环境和投资软环境中,投资软环境又是关键所在,我们旨在对影响西部地区投资软环境的文化、人才科技与教育、体制、政策和法律五个方面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再造西部投资软环境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通过总结台湾企业在我国东部直接投资的特点,探讨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引进台资的过程中应借鉴的经验,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民营资本参股银行业的利益和银行业务相关监管规定中的缺陷,提出:商业银行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十的规定中,如单户企业为集团公司,则应明确规定包括母公司及所有控股子公司。各股东必须将自已的投资及受控情况如实告知入股银行及银行监督管理机构,否则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商业银行不得向客户提供由关联企业和关系人作为保证人的担保贷款。银监委在履行对银行业监管职能时,应重视银行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制定投融资战略,首先必须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否则,违反了生产力标准,降低了效率,“公平”也实现不了,其次必须冷静,全面地分析西部地区配置资源的优势所在,特别是通过西部地区实行显的制度创新,再造俦,从而高效率地吸引巨额投资资金,只有在与上述两个重大问题的观点相适应的基础上,才能对西部大开发投融资战略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风险投资是开发高新技术,促进西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我国西部风险投资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并具有可行性。西部风险投资在建立多层次、多要素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多渠道筹集风险资本,增强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等方面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对2000年~2007年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区域投资、消费、出口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的统计分析表明,西部地区是最为典型的投资驱动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而这种模式因为西部地区特殊的区情而必然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持续下去。继续加大资本投入仍然是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现实选择。与人们普遍的主观判断不同,实证分析显示,西部地区虽然在整体投资收益方面较东部地区低,但在许多具体的产业运行效益方面,西部地区则有着显著的比较优势,然而这些产业仍然面临着资本瓶颈制约的难题,形成了与传统资本流动规律的悖论。在实证数量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从拓展资本投入来源、优化投资方式、建设投资长效机制、创立投资瞄准机制、创新投资收益回报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系统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投资对西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但由于西部地区的投资转移成本过高,阻碍了外部资金流向西部,本文从投资的空间流动理论,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投资转移成本(主要是投资交易成本)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对西部而言,树立“制度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6—2011年中西部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模型对中西部地区要素成本与招商引资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和内资招商规模正相关,与外资招商规模负相关,而土地成本和内、外资引资规模的关系均不显著。分区域回归后发现,中部地区内资招商对劳动力成本提升的作用更大、更显著,而西部地区引进外资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程度要远高于中部地区,土地成本和引资规模的关系仍不显著。中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大力引进外资产业;利用产业集聚自我强化效应的作用机制,积极促进本地产业集聚;政府应加大转变职能的力度,努力提高政府运作效率以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来吸引国内外投资者。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政府投融资体制,让市场机制在西部社会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条件。近年来,西部各级政府改革投融资体制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相对滞后,存在投融资超范围、融资渠道狭窄、民间投资不足、宏观调控职能弱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退出纯竞争性项目、竞争性基础性项目,加大非竞争性基础项目和公益项目的投资,构建全社会投资宏观调控机制,以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