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允光 《理论观察》2014,(11):57-58
近年来,产业项目建设竞争日益成为城市竞争的焦点。而产业项目建设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产业项目建设环境的竞争。本文就产业项目建设环境的概念、主要内涵以及各类环境要素对产业项目建设的影响、制约作用等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地方政府创优产业项目建设环境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参考。文章着重指出,改进与优化产业项目建设的"硬环境"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所以,产业项目建设的竞争,关键要向"软环境"去挖潜,看谁的战略更高、思路更科学、政策措施更有效。  相似文献   

2.
<正>要从省域层面加深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要求、重大关系、战略部署等的理解把握,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问题,整体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为建设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今年以来,党中央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已被摆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将我国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加大诸暨旅游业在大城市建设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的贡献度,需要站在"6+2"现代产业体系和大城市建设的高度,形成全市一盘棋的大旅游发展格局旅游业是绿色产业、形象产业、朝阳产业,行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随着旅游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载体、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产业。加大诸暨旅游业在大城市建设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的贡献度,提高旅游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4.
正国内外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表明,区域产业技术平台建设十分重要。近年来天津市产业技术平台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研究平台的公共性难以发挥、层次较低、政府投入不足和人才短缺。针对这些问题,需采取整合现有平台、完善运行机制、增加政府投入和加强人才建设等措施。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是产业技术创新,而产业技术创新需要一个运行良好的产业技术研究平台。目前天津市的产业技术资源比较分散,需在政府指导下进行整合,建设高效的产业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5.
傅晓  李哲 《宁波通讯》2014,(19):44-45
<正>新城建设是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相互促进,以城市建设支撑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建设的区域开发方式,对于提升城市品质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东部新城开发建设和产业培育成效初现自2003年东部新城开发建设启动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东部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和江东区、鄞州区共同努力,完善规划体系、创新招商机制、加快产业培育,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6.
从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创新载体建设、科技金融服务、产业人才队伍、知识产权战略6个维度深入分析江苏南通市"十二五"期间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成效,探究目前南通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不足,产业技术创新资源相对缺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适应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文章研究并提出了"十三五"加快南通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建议,包括加快产业技术突破、发展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能力、优化产业技术创新环境和加大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力度等七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外部环境以及我国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目标指向,从先进性看,要着眼于“高”;从完整性看,要着眼于“全”;从安全性看,要着眼于“稳”。与发达国家水平和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相比,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仍面临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先进性不强、产业体系的动态调整及时性不强等诸多掣肘。要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针对产业增长、要素驱动、产业创新、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政策等产业发展内容,结合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统筹安排各个方面的推进举措,最终形成体现中国特色、符合时代背景和产业发展阶段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我国五十年来在经济建设、生产建设和产业技术建设的经验与问题,得出了一个“3A+3B”的公式。认为产业技术建设,尤其是产业技术学习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论生态城市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建设离不开生态城市产业的发展,生态城市产业的发展也必将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产业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生态旅游业等。实现产业生态化的基本措施包括将产业生态化纳入生态城市发展战略、依靠科学技术椎动生态产业的发展、完善生态产业管理以及建立有利于生态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等。  相似文献   

10.
<正>一、前言乡村产业建设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必由之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从乡村产业建设主体、保障体系和环境建设三个维度助推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乡村振兴是我国新时代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规划。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该战略,并确定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关键之一在于产业振兴,产业振兴依托乡村产业建设与发展。树立新发展理念,打造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1.
李成实 《科技和产业》2020,20(2):121-125
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湘南湘西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实践的研究表明,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依然存在区域联动发展不足、重复建设、生态环境压力大等问题。要建设好示范区,需进一步在突出产业承接重点、优化产业承接布局,提升产业承接能力、推进产业创新升级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郭强 《北方经济》2012,(16):75-77
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对促进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中,既面临着由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决定的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在实践中取得了许多重要经验。本文通过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经验的分析总结,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在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现代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内涵,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支撑.在新发展阶段,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瞄准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产业结构协调优化、产业集群优势突出等目标,发挥我国产业发展的制度优势、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市场优势、先发优势等,着力推进产业基础再造、产业链锻长补短、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现代产业集群建设.  相似文献   

14.
旅游产业集群品牌虽能提升产业竞争力,但是作为公共物品,容易导致区域内旅游企业品牌寄生现象,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给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建设带来负面影响。通过经济学角度的分析,确认在粤北构建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存在此类风险,要规避粤北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建设中的这类风险,需要政府、旅游企业和行业组织等各方面齐心协力,通过申请注册旅游集群商标、建设旅游集群商标使用资格认定与监管体系、设计与传播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形象等多渠道开展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活动。  相似文献   

15.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21世纪世界沿海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探讨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对天津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水平进行测算与评价,提出科技引领升级、优势产业带动、新兴产业培养、循环持续发展战略和制定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战略规划、提高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以新兴产业推进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加强区域间海洋产业发展合作、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海洋产业持续发展以及完善现代海洋产业环境支撑系统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产业技术研究院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梳理国内外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连云港市科技创新发展现状,从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功能定位、组织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适合连云港市市情和需求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模式,为连云港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王巧 《辽宁经济》2023,(3):28-32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国际物流中心的建设对县域物流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反过来,县域物流产业的发展又对国际物流中心的建设具有支撑作用。庄河地处东北亚地区的核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是大连市作为东北亚航运物流中心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点。本文以庄河市为例,从国际物流中心对县域物流产生的影响、庄河市物流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大连国际物流建设过程中庄河市物流产业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产业园区日益成为全球范围内产业发展主要载体,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均通过产业园区的开发带动相关产业板块的成长。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模式成为热门研究领域,产业园的开发建设模式主要受到政府和市场两方面力量的影响,随着体制机制创新,园区开发模式更加灵活、多样。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产业园开发建设模式的系统研究,以期为产业园开发建设模式选的择提供有宜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宁波经济》2010,(3):28-29
宁波轨道交通建设带动制造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在确保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本地涉轨产业配套宁波轨道交通建设的能力;加快涉轨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全面提升宁波轨道装备产业的组织化、高端化水平,逐步提高本地涉轨产业拓展国内市场的能力。其核心是通过提高宁波轨道交通建设的“本地化配套”率来实现涉轨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广西经济》2010,(4):7-7
4月15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园区建设会议在北海市举行,会议就如何推进经济区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向重点产业园区集聚发展作了深入探讨,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陈武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